“幸福力”主题绘本在小学心育课堂中的应用

2021-11-22 14:20李瑾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小学生

【摘 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幸福力是一种可以学习和培养的能力。以契合幸福力主题的绘本为媒介,进行绘本教学探索,挖掘小学生幸福力因子,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心育课堂中感知幸福力、觉察幸福力、体验幸福力、领悟幸福力、提升幸福力。

【关键词】绘本教学;幸福力;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6-0040-02

【作者简介】李瑾,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小学(福建厦门,361026)教师,一级教师。

一、绘本教学提升小学生幸福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可以学习和培养的能力。2010年,中国心理学家王薇华博士率先提出“幸福力”这一概念。她指出,幸福力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软实力。[1]石雨等人在2016年提出了“青少年幸福力模型”,他认为幸福力包含情感力、意志力、德行力、抗挫力和认知力。[2]笔者尝试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挖掘小学生幸福力因子,帮助他们在心育课堂中感知幸福力、觉察幸福力、体验幸福力、领悟幸福力、提升幸福力。

选择绘本作为提升小学生幸福力的载体是因为绘本生动有趣、主题丰富,其主题涉及人际关系、日常生活、家庭与亲情、性教育、生命教育、美德教育等,为挖掘幸福力因子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精心筛选幸福力主题绘本

绘本的内容丰富多样,但并非所有绘本都适用于提升小学生幸福力的教学。因此,在实施绘本教学之前,需要先选定适宜的绘本。

1.挑选主题契合度高的绘本。

在挑选绘本时,要注意涵盖幸福力中的情感力、意志力、德行力、抗挫力和认知力五因子,每一个因子相对应的绘本可以涉及该因子的几个方面。比如情感力这一因子,我们可以选择与情感力因子几个方面有关的绘本,包括生气情绪、焦虑情绪等。要满足以上条件,就必须充分并准确地理解幸福力五因子的内涵,同时還要大量阅读绘本,前期做好绘本筛查工作。

2.符合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在选择幸福力主题绘本时要注意符合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如在选择情感力这一因子相关的绘本时,与生气情绪有关的绘本有《生气汤》(明天出版社2007年出版)、《生气的亚瑟》(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但是《生气汤》涉及的内容更成熟,更适合高年级学生;而《生气的亚瑟》的内容则相对易懂,更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既要避免学科重复,又要挖掘学科特性。

绘本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使用比较频繁,因此,心理健康教师要尽量避开同年级语文教师已经讲授过的绘本。另外,要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性,更多地关注“投入、认同、投射、净化、领悟、运用”这六个阶段。

三、实施幸福力主题绘本教学

在实施幸福力主题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投入、认同、投射、净化、领悟、运用”绘本阅读六阶段进行教学。下文以适用于情感力教学的绘本《生气的亚瑟》为例,具体阐述绘本教学模式在提升小学生幸福力中的运用。

1.在绘本阅读中投入课堂学习,感知幸福力。

投入阶段是指借助绘本帮助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并沉浸于绘本故事的情节中。在这一环节,教师用电子白板播放《生气的亚瑟》这一绘本,然后请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绘本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叫亚瑟的小男孩想要在晚上10点后继续看电视,但妈妈觉得太晚了,要求他去睡觉。于是,他就生气了。这是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情感状态,感知自己的情感力,进而感知幸福力。

2.在思考交流中产生认同,觉察幸福力。

认同阶段是指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等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社会背景进行认知加工,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会问学生:“你觉得亚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是因为妈妈没有满足亚瑟的要求。接着,教师追问:“你们觉得亚瑟妈妈提出的要求合理吗?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大部分学生也能理解妈妈要求亚瑟在该睡觉的时间去睡觉是合理的。

在这一环节,学生认同了亚瑟妈妈的行为,对亚瑟的无理、生气表示不认同,开始对自己平时因为无理要求不被满足而生气、愤怒的行为进行反思,获得觉察情绪、情感的能力,由此获得觉察幸福的能力。

3.在角色扮演中投射净化,体验幸福力。

净化阶段是指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移情,放下自己的角色,走进故事的情节发展,站在故事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倾听、思考和感受,觉察故事人物的情绪、情感对人物关系的影响。在这一环节,教师请学生分别扮演绘本故事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亚瑟的气”,并提问:“‘亚瑟的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一种怎样的变化?”学生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亚瑟家人的无奈,以及“亚瑟的气”从“乌云”到“旋风”,再到“台风”到“地球颤抖”,最后到“宇宙大爆炸”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将自己投射其中,感受到如果放任自己生气、愤怒的情绪不管,它将会对自己及他人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伤害。由此,学生意识到:生气、愤怒的情绪是需要调节的,进而体验控制情绪的能力,体验幸福力。

4.在续编绘本中收获,领悟幸福力。

领悟阶段是指学生将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比,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和观念,并产生新的观念。在这一环节,教师会为学生设置一个假设:“亚瑟坐在火星的碎片上陷入沉思,因为自己的气,所有的一切都遭到无辜的破坏,他感到非常懊悔。他想,要是当初我能控制住自己就好了……”“如果你是亚瑟,你在最初生气的时候会怎么做?”学生在这个环节会思考调节生气情绪的方法,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并且帮助学生总结调节生气情绪的方法——将生气说出来:表达事实—表达感受—表达请求。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领悟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领悟幸福力。

5.在绘本结局中启发运用,提升幸福力。

启发运用阶段是指学生在产生新的观念后,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塑造新的形象,构建自己的生活场景和行为态度,在真实情景中探索行动,将自己的领悟应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个环节,教师会设计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将生活中容易让自己生气的事情列出来,形成一个“生气清单”;然后选择“生气清单”中最让自己生气的一件事,与同桌进行“将生气说出来”的练习。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方法训练,真正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提升幸福力。

【参考文献】

[1]王薇华.幸福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3.

[2]石雨,张艳红,刘莉,等.青少年幸福力模型建构及问卷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9):1337-1341.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