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娜 李保严
摘 要:随着10kV配电网建设力度呈上升趋势,许多技术问题变得日益明显,因此,如何正确分析10kV配电网建设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内容。本文简要阐述10kV配电网建设中的设计偏差、外界因素、闪络现象和过电压方面的技术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完善准备环节、控制线路走向、注重污染保护、增强防雷性能实现有效解决10kV配电网建设的技术问题,以期为促进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网建设;技术问题;运行维护;防污处理
引言:
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促使人们对电力能源供应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然而,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该需求,10kV配电网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许多技术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仅会降低工程建设效率,也无法为电力用户持续输送电能。由此可见,重视10kV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解决10kV配电网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也成为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一、10kV配电网建设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一)设计偏差
设计偏差是10kV配电网建设中的首要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工程设计人员未能对建设区域进行全面了解,导致10kV配电网设计与建设环节存在较大偏差,也就是实际施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仅会增加10kV配电网建设资源投入量,也会因差异化的施工给建设区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降低电力输送的效率与质量[1]。
(二)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能够对10kV配电网建设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施工区域内经常出现大风、雨雪等天气时,会给10kV配电网建设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为了保证建设质量,许多单位通常会选择暂停施工,如此极易产生延长施工周期的情况,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这类情况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或者在10kV配电网建设过程中,由于遭受外力,导致已经建设完毕的配电网被不同程度破坏,例如,建设高层建筑时,施工单位未能做好规划,施工作业过程中因触碰而损坏输电线路或绝缘设备。
(三)闪络现象
闪络是10kV配电网建设过程中极为常见的故障问题,主要源于固定绝缘子被液体或气体污染,并在遭受雷击后于表面产生放电现象。出现此类情况时,固体绝缘子表面温度会因雷击而持续升高,加速自身损耗,一旦其性能大幅降低或彻底失去绝缘能力时,单相、两项接地故障等问题便会相继出现,轻则对配电网设备造成损坏,重则会影响配电网的稳定性。
(四)过电压问题
如果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极易出现突发异常电流的情况,即在故障出现的同时,也会引起电流忽然增大的问题,此时会对配电网设备带来严重威胁,毕竟此类电流的很有可能形成远高于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工作电压,这种情况下,设备被击穿、线路加速老化等问题均无法避免。同时,10kV配电网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化,配电网稳定性遭到破坏。
二、10kV配电网建设技术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
(一)完善准备环节,避免设计偏差
如果10kV配电网建设时存在设计偏差,不仅会给工程施工环节增加难度,也会给社会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完善准备环节是应当首要重视的方面。首先,做好实地勘察。工作人员在设计10kV配电网建设内容前,必须要做好实地勘察工作,深入现场实地了解10kV配电网建设区域的具体情况,掌握地质特征、水文变化以及建筑物分布等情况,并形成相应的报告文件,便于为开展详细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也能保证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制定出针对性的建设方案和策略。其次,合理规划线路。10kV配电网建设过程中,线路设置是否合理会影响电力输送效率与质量,需要根据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分布情况分别设置,例如,在建设区域内用电需求量较高的对象以企业为主时,表明普通电力用户则相对较少,此时若采取相同的路线,会造成资源浪费。配网形式方面也应当遵循上述原则进行区别设计,也就是不同区域的建设条件和用户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时,既要进行分段设置,也要视具体情况应用环形网、T型网等各不相同的配网结构。最后,增强现场技术管理。由于10kV配电网工程建设区域较广,施工场地差异较大,为了确保施工效果与设计相同,必须加强现场技术管理。施工前要掌握周围环境情况,包括地表建筑物、地下管道等,并做好施工区域和必要设施的规划,避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同时,也会引起降低施工质量的问题。至于输电线路的铺设自然是以铺设城市线路的方法为核心开展作业。
(二)控制线路走向,重视必要维护
由于10kV配电网建设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问题,降低工程施工效率,也无法为配电网的建设质量提供保证。为了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可以通过控制线路走向来予以规避,例如,对于电力用户比较密集度区域,在建设10kV配电网时,应当把控好线路走向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即在掌握输电线路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建筑分布情况后,再合理设计输电线路的铺设路线,尽量避开地表建筑物或底下管道,并设置和预留空中走廊,才能防止因建筑物施工误触到线路而产生故障,也能避免因树木生长对架空线路产生干扰,引发更多安全问题。如果铺设或架设输电线路时,无法规避上述情况时,应当在保证与设计一致的基础上,做好对线路的保护措施,将外力破坏对配电网稳定性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注重污染保护,降低闪络影响
10kV配电网输电线路和设备长期直接与自然环境相互接触,产生闪络现象自然在所难免,只有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并最小化故障产生时的影响,才能实现向用户源源不断输送电能的目的。第一,安装防污设备。通过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防污设备能够大幅降低污染对10kV配电网设施的侵蚀,比如,将防污罩、绝缘热缩管等安装在配电站开关室中,能够防止各类部件的表面附着环境中的气体和液体,有效降低产生闪络现象的概率[2]。第二,控制环境湿度。由于闪络现象与环境密切相关,也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湿度的方式来规避闪络问题,即在变电站中安装除湿仪器,确保能够长期控制室内相对湿度,防止空气中水分与输电设备相互接触。第三,制定清洁计划。即便通过防护措施和除湿设备能够达到给予污染保护的目的,但是仍然需要注重人工清理,也就是依照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清洁电力设备表面,确保能够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产生闪络现象。
(四)增强防雷能力,控制故障范围
雷电击中配电网电力设备时会产生过电压问题的概率较高,毕竟不同的电力设备在防雷性能方面极其有限,可以通过提高防雷性能和建设环网单元的方式来降低影响。提高防雷性能可利用绝缘性能更强的设备予以替换,例如,利用瓷横担来替代瓷瓶,毕竟前者由水泥胶合剂胶合铁帽、钢化玻璃件以及钢脚,形成绝缘性能更强且爬电距离大的绝缘子,既能提高抵抗雷击的能力,也能满足带电作业的需要。至于建设环网单元能够在产生过电压问题时,充分控制故障影响范围,因为环网单元是由配电变压器出线柜、电源进线和出线柜等设施组成,其中配备的出线与进线柜能够及时阻断、隔离产生的故障,保证能够最小化过电压问题的影响,避免因电压异常致使较多的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配电网电力供应中断[3]。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10kV配电网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拥有紧密联系,所以,必须要在10kV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设计偏差、外界因素、闪络现象、过电压问题等方面的关注,并在实际中积极运用完善准备环节、控制线路走向、注重污染保护、增强防雷能力等方案,合理解决10kV配电网建设中的技术问题,确保能够持续提升10kV配电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能强.10kV 配电网改造工程施工与管理方案[J].中外企业家,2018(12):160+164.
[2] 張旭东.10kV 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9).
[3] 康旭红.10kV 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问题以及改善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6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