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刚
摘 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因素威胁着项目的质量和进一步使用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建筑单位而言,选择合理的建筑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部门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从事质量监督工作。制定综合管理计划,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监督,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行事。确保建设工程符合标准和规范,抓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后续建设的正确开展,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其中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是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在建筑的地基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针对土壤比较松软的地基进行处理中,能够很好地解决地基沉降的问题。排水固结法能够使松软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很好地排出,使土壤中水分含量大幅降低,留出土壤沉降的空隙,沉降完成以后,土壤的密实程度会得到大幅提升,能够极大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建筑建成后的沉降几率。下面将详细介绍应用比较广泛的排水固结法。第一种,电渗排水法,是通过在地基中放置的直流电机,使土壤中的水分带电,水分子就会从阳极向阴极方向运动,并逐渐从阴极排出土壤。第二种,砂石挤压,将一些吸水性能比较强的砂石铺进土壤中,砂石会吸附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的含水量大幅下降,同时还需要混入一定的碎石,来持续对土壤提供压力,使土壤中的水分得到充分的排出。第三种,在土壤中设置排水井,再在排水井的周围设置挤压设备,保证土壤中的水分能够在足够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排水井内,再通过抽水泵将排水井内汇集的水抽走。如果土层的含水量较大,如果需要进行更深层的排水作业时,可以应用提高挤压压力以及降低密度等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行排水作业,确保土壤中的含水量满足地基施工要求。
1.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类。施工环境因素,如:复杂的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水文、气候及周围环境等。施工资源因素,如:施工资金的到位与否,施工的器材是否合适,以及施工必备的材料等。施工技术因素,如:前期的地理位置选取、规划图的制作、采用的工艺技术。总的来说,一个完整合格的建筑工程的核心即为基础建设,一定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当基础工程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比基础工程建设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得多,并且无法挽回,所以一个工程建造之前优先规划基础建设,制作可行的规划图,建筑过程中夯实基础工程的牢固性,熟悉施工图并选择优质材料进行建造。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现代化建筑中,混凝土是大多数建筑单位所选择的建筑材料,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混凝土运用中,混凝土搅拌技术和施工质量会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影响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单位及施工人员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混凝配比以及浇筑控制,严格按照测试报告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调试,通过合理对混凝土进行相关的控制,以确保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符合预期的标准,并保证施工计划是按预期计划来进行的。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分析相关设计的抗震程度,根据设计要求的抗震等级,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准确计算和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如果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添加其他材料,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注意操作。并保持整洁的记录,检查搅拌过程中的凝结情况。施工人员应确保搅拌机的速度,使搅拌速度符合工程建筑要求,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施工,可以提高基本结构的质量,并确保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筑现场施工控制措施
2.1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環节,这就需要做好材料的采购、进场检验以及存储等多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对砂石以及骨料等材料的进场需要做好检验,进而保障材料的质量和标准相匹配。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中,要对混凝土做好现场的搅拌工作,并做好对混凝土搅拌工作的监督,提升混凝土配合比和设计情况的一致性。在进行成品混凝土的购入中,可以审核混凝土站的资质,同时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记录等做好质量的证明,进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能。对于材料的进场要见证取样,检验实验室的情况,在材料复检报告出来以后,确保合格才可以实施下一步工作。
2.2提升建筑工程中机械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会直接关系到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中机械管理的提升。一是要加强机械在施工中的使用管理情况,要求相关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机械的使用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必要时应制定相应的机械使用管理制度,为机械管理提供依据,制度实施期间,还需要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落实,防止施工机械出现随意使用的情况,从而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二是要加强施工机械的调配管理,这就需要现场的管理人员能够依照施工进度总计划,做好施工的机械调配准备,调配过程中需要注意机械设备使用的位置、数量、周转的时间等,保证机械设备的规范使用;三是要注意机械设备的存放,使用过程中应该确保施工现场的设备,能够及时地用于施工当中,不需要的设备及时撤出施工现场,防止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胡乱堆放,撤出现场的施工设备还需要做好储存,防止其出现损坏。
2.3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让现场管理有据可依,施工行为更具约束性,制定时要按照施工现场情况而定,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其次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上,鼓励和支持管理人员对制度活学活用,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感。最后,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将管理人员的工作定期进行评定,参考结果进行奖励,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出发,提升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出现问题要按照制度进行惩罚,明确制度的威严,也能控制施工中出现问题的频率,加快建设脚步。
结语
随着我们国力的整体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普及,在这样的局势下,也给房屋建设工作者带来空前的困难。高水准,高质量,高要求的工程质量监管与施工更适合当前的局势。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地选用适合本土土质的施工方法,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控制,控制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对地基基础进行力学实验,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工作,因地制宜,保障房屋的建筑质量,全面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97-200.
[2] 安忠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思考[J].科技与创新,2020(22):105-106.
[3] 陈玉新,季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散装水泥,2020(05):48-49.
[4] 王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10+112.
[5] 周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策略[J].四川建材,2020,46(09):1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