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齐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水泥混凝土材料不过关、混凝土施工程序混乱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甚至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低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危害。因此,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强化施工组织设计,我们应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为确保建筑工程生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多年建筑工程施工经验,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探究,并进一步提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建筑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等先进施工技术涌入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彻底改变了传统砖砌施工的单一方式,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更多的高层建筑充分运用了混凝土施工工艺,显著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也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材料不过关、混凝土施工程序混乱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甚至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低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危害。因此,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强化施工组织设计,我们应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在工作之中本着求知探索的精神,积极解决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为己任,为确保建筑工程生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施工流程
要保证水泥混凝土原材料方面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在施工前,要对相关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原材料强度符合设计方案中指定的标准,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最终获取的施工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在配制水泥混凝土材料时,必须做好质量的把控,配制时所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必须达到规定的配合比,配合比例出现偏差,就会让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发生变化,进而发生结构开裂、混凝土脱落等质量问题,在调配好混凝土材料后,应立刻运送至施工地点投入使用,混凝土材料应尽量现用现调,减少混凝土材料静置的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1]。
在水泥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也应规范其操作,水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速度、振捣等操作都会影响最终的浇筑效果,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状态,浇筑完成后还要进行妥善的养护工作,做好养护工作,有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经过良好养护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凝结,进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施工效果。
2.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2.1 材料质检不严格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决定着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坏。目前,一些中小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不重视混凝土材料质检工作,对进场的混凝土原材料只查验了合格证明,就将混凝土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对原材料进行二次核验,致使某些混凝土原材料供货商把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混运进来,意图以次充好,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现场质检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杜绝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进场,要定期质检和临时抽检相结合,从根源上抑制劣质材料的使用,不允许材料质检人员滥用权力,一经发现,坚决处理,要严格按照混凝土原材料质检程序开展质量检验工作。
2.2 养护管理不及时
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是通过人为创造出适合混凝土硬化的温湿度环境条件,尽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和水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搅拌后生成,因为其中含有水分,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水分的蒸腾作用,如果混凝土浇筑后没有进行及时的养护管理,则会出现水分蒸发过快的现象,混凝土表面极易产生收缩性裂缝,尤其是夏季施工时,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混凝土表面失水迅速,水泥颗粒之间尚未形成稳定粘合力,混凝土表面呈现出粉灰状。这样的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十分堪忧,极其容易导致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2.3 运输要求不达标
混凝土运输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拌合过的混凝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因此,对混凝土的运输速度就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果运输距离过长而导致运输速度慢,混凝土在路途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凝固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2]。同时还要格外注意混凝土运输时外界的环境温度,夏季应避免高温暴晒而引起混凝土管道堵塞,冬季应在管道外面加盖保温层,防止混凝土低温冷却。
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3.1对混凝土配置比例加以规范
想要确保混凝土的良好施工质量,还要做好对混凝土材料配置方面的质量把控,在混凝土配置环节,主要是保证其配置比例以及配置相关操作符合质量标准,做好调配环节的质量审查,就能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在混凝土材料配置环节,要注意查验水泥材料的添加数量,必须保证各种添加剂的添加比例符合施工需求,进而对水泥材料的性能加以控制。当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后,还要做好对混凝土和易性等材料性能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混凝土材料是否能够满足施工作业想要达成的效能要求。如果调配后的混凝土不能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施工标准,需要对混凝土再次配制,只有满足后续浇筑效果要求时,才能在浇筑作业中使用。
3.2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审查
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阶段,必须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查,各种原材料的实际质量情况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强度。只有保证了原材料的良好质量,才能让混凝土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在审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时,首先要检查各类原材料的型号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确保各原材料的质量达到理想的匹配性,要确保水泥的水化热效果及强度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达到质量要求,这样筛选出的水泥型号才能更加合理。在采购原材料时,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认证书进行核对,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质检,选择具备理想资质的供货商,可让原材料质量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3.3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保证养护操作的规范性,能让混凝土结构在最佳的状态下凝结,这样就能减少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缺陷,例如混凝土裂缝、变形等问题,进而获得更好的混凝土结构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根据不同混凝土养护要求控制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内外温度与湿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保温等养护处理[3]。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洒适量的清水,洒水后再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以达到遮阳、保湿的效果。如果不能做好养护处理,混凝土结构表面就可能因为水分快速蒸发或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同时,在进行拆模作业时,还要注意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遵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有序拆除模板,规范化的拆模操作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损伤。
结束语:
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施工单位在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需要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可以推广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锡强.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 四川水泥,2020(08):209+211.
[2] 于皓皓.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 四川水泥,2020(09):22-23.
[3] 梁浩堂. 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 居舍,2020(2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