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国
摘要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腐烂茎线虫引起的一种检疫性、毁灭性病害。结合豫东地区生产实际,分析甘薯茎线虫病的主要特点和发生态势,提出甘薯茎线虫病的科学防控的对策。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病;发生态势;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7–0013–02
甘薯作为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豫东地区甘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种薯、种苗和商品薯的调运频繁,缺乏严格的检疫监管和阻截控制措施,导致个别地方甘薯产区茎线虫病侵入并局部扩散,发生病点增加,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据调查,豫东地区民权县、睢阳区等一些老甘薯育苗和种植基地,因连年从河北、安徽等省,以及豫西地区等引进种薯种苗,导致基地部分田块侵染发病,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5%~25%,个别严重地块减产达40%以上,受害薯块失去商品价值,严重威胁甘薯产业的发展。
1 危害特征
甘薯茎线虫病又名糠心病、空心病和空梆子病,该病在甘薯的整個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茎蔓,为害盛期在薯块生长期的最后1个月左右。因感染来源不同、症状不同,甘薯茎线虫病可分为“糠心型”和“糠皮型”。
“糠心型”的典型症状是受害处薯块和薯茎内部组织呈黑与白相间的疏松花瓤状。因种苗带虫感染,病原线虫从茎蔓中向下侵入薯块后,形成薯块内部为白色粉末空隙,导致组织失水干腐,腐烂组织扩散到整个薯块内部。育苗期,发病轻的田块薯苗不易区分,发病重的田块苗少、矮黄。茎基部白色部分受害,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渐变为青灰色斑驳,剖视茎基部内有褐色空隙,髓部变褐色干腐,剪断后不流白浆;大田生长前期薯蔓生长无明显症状,中后期在主蔓基部出现褐色龟裂斑状块,髓部由白色干腐变为褐色干腐,重病株达秧蔓顶部,叶片由基部向端部逐步变黄,生长迟缓,直到整株枯死。
“糠皮型”是土壤中病原线虫直接用吻针刺破外薯块表皮侵入,由四周向内、由下向上发生危害,薯块表现为皮层龟裂,皮下组织变褐发软,呈褐白相间的粉末状干腐,整个薯块表皮青灰色至暗紫色。混合型是严重发病薯块,内部“糠心”、外部“糠皮”的混合型症状特征。
2 侵染传播与主要特点
2.1 病原
甘薯茎线虫病病原物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wtructor Thorne.1943)在生物分类上属动物界、线虫们、侧尾腺纲、垫刃目、粒科,整个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可随收获的薯块在窖内或贮藏库内越冬,也可以幼虫、成虫形式在土壤和粪肥的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线虫可终年繁殖,在甘薯整个生长期和贮藏期不间断为害。甘薯茎线虫从2℃开始活动,7℃以上能产卵和孵化生长;发育适温20℃~27℃时,从产卵到孵化仅需18 d; -8℃~6℃时,需要68 d。甘薯茎线虫繁殖力强,条件适宜时,每条雌虫可产卵1~3粒,一生共可产卵100~200粒。抗逆力强,一般在土中可存活3~5年[1]。
2.2 传播途径
甘薯茎线虫病可通过病薯、病苗的转运和调运短程局部扩散传播,也可跨界远程传播。除带病种薯、种苗和商品薯调运近、远程传播外,还可随带病土壤、粪肥、灌水、下雨流水和农机具作业等在田间扩散传播。
2.3 主要表现特点
(1)甘薯茎线虫耐低温,不耐高温。在持续1个月-2℃低温环境条件下,仍能全部存活。有的甚至在-28℃极端低温环境下也能存活。遇到高温情况(温度达35℃以上)下,甘薯茎线虫停止活动。经室内试验表明,薯苗中茎线虫在48℃~49℃温水中处理10 min,线虫死亡率达98%。
(2)茎线虫耐干燥,不耐水淹。调查资料表明,甘薯茎茎线虫在含水量为12.7%的薯干中可贮藏1年,死亡率仅为24%,在田间土壤中可存活达5~7年。在15℃水温条件下,水淹10 d、20 d死亡率分别达45%、64%。正常情况下,甘薯茎茎线虫一般集中在距地面10 cm耕作层的干湿交界处,墒情好时最多线虫量占99%,极端干燥和极端潮湿的地方线虫较少[1]。
(3)不同生态条件下,发病程度有所不同。根据生产实践和土质调查对比情况,一般旱薄地病害重于肥水地,砂质土壤重于黏土地和两合土,甘薯多年连作重茬地发病较重,轮作倒茬地块发生轻。春薯地块重于夏薯地块。
(4)同等条件和管理情况下,甘薯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3 发生态势
甘薯茎线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型植物内寄生线虫,种苗、种薯和商品薯的频繁调运,增加了甘薯茎线虫病的侵入、局部扩散和远距离传播的风险,一旦传入,很难清除。豫东地区甘薯主要是集约化种植,多集中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当地种粮大户等地,多年连作,田间病原累积增多,会导致病害由局部病点向大田辐射传播,由连片区域种植区向周边局部扩散,导致甘薯茎线虫病发生和局部扩散蔓延的态势明显。
4 防控对策与综合防治技术
4.1 防控对策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和存在扩散危害的风险。在防控策略上,要加大植物检疫力度,建立甘薯无病留种基地,培育无病壮苗。优先选用抗病品种,积极实行轮作。实施土壤消毒处理和化学药剂有效防治措施,提高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的水平。
4.2 综合防治技术
4.2.1 加强检疫监管,实施植物检疫硬性防控 甘薯茎线虫是我国的植物线虫检疫对象,必须严格执行甘薯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跨区调运要全面履行检疫手续,不从有茎线虫病的疫区调种、买苗。从病区调出的甘薯必须经过检疫,严禁病种病苗内引外调,防止携带线虫的薯块进入无病区。
4.2.2 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农业栽培防控 (1)建立无病留种地。以乡、村为单位或以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选择生茬地或选3年以上未种植甘薯的无病田块建立无病留种地,从春薯地剪取无病秧蔓扦插作无病留种地秧苗。对甘薯采苗、生长、收获和贮藏等关键节点进行现场诊断和田间调查,并及时处理病薯、病苗和病蔓。种薯育苗时,应严格挑选种薯,剔除各种病、伤、冻薯块,剔除糠心和薯皮污紫色的带病薯块,培育无病薯苗和无病壮苗,扩大无病健康种薯种苗种植面积[2]。
(2)优先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在甘薯茎线虫病病害发生区,积极选用种植抗病性较强的“徐州781”“济薯26”“济薯10号”“徐州176”“徐薯25”等高抗茎线虫病甘薯品种[3]。避免和审慎种植“徐薯18”“商薯19”和“豫薯8号”等甘薯品种,因地制宜,不断增强甘薯品种的抗病抗逆能力。
(3)轮作换茬。结合生产实际需求,对重发病田可与小麦、玉米、棉花、芝麻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大豆、马铃薯、山药、花生等作物轮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侵染机会。
(4)清除病株残体,彻底清洁田园。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禁止使用病残体、病地土、病苗床土沤制的土杂肥,彻底杜绝甘薯茎线虫病的病原传播。
(5)实施温汤浸种。甘薯茎线虫具有耐低温、不耐高温的特性,育苗前,把种薯放在48℃~49℃温水中处理10 min,种薯及薯苗中的茎线虫死亡率可达98%。
4.2.3 科学施药,确保化学防治效果 (1)甘薯茎线虫病重发区,要选用有效对路药剂和科学防治方法。在薯苗移栽前,使用10%噻唑膦颗粒剂30 kg/hm2;在甘薯种植起垄扶沟时,将药剂拌毒土进行穴施或条施,条施效果最好,实行保护性施药,可减少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2)甘薯茎线虫病一般轻发区,推荐应用20%三唑磷微胶囊剂15 kg/hm2,在种植时采用药液蘸根施药,薯苗理齐插入药液深度10 cm以上,浸泡3~5 min,剩余药液随定根水浇下,能直接杀灭线虫,控制危害。也可在薯苗移栽时,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泡10 min,再将薯苗移栽到大田栽植,对甘薯茎线虫病均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立飞,房伯平,陈景益,等.甘薯病害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2] 高冲,王恳.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8(19): 160-161.
[3] 段爱菊,刘顺通,张自启,等.不同甘薯品种对甘薯茎线蟲病的抗性鉴定[J].江西农业学报, 2011(11): 113-114.
责任编辑:黄艳飞
Occurrence Trend and Scientific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sease
LIU Wei-guo (Shangqiu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sease is a quarantine and destructive disease caused by rotten stem nematode. Combined with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in Eastern Hena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trend of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sease were analyzed, and the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diseas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tem nematode disease of sweet potato; In situational;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