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基于2012-2021年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21-11-22 00:46:56张书冷士良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研究教育

张书 冷士良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221140)

1 研究缘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劳动教育作出了重要论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对劳动教育如何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学者们的重点关注领域和热门话题。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中输入检索条件:主题为劳动教育,年度为2012—2021,检索范围为核心期刊,检索时间:2021-07-3010:00,共获得文献854篇。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可视化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即量化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十年关于劳动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进行梳理、归纳及分析,反思过往研究,研判未来趋势,促进劳动教育研究的纵深发展。

3 劳动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3.1 文献发表数量年度趋势统计

由图1可见,2012—2017年关于劳动教育研究一直较平稳,年均发表文献17篇;2018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劳动教育的相关表述,文献数量略有上升;2019年伴随着《意见》和《指导纲要》两大文件的出台,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呈直线上升趋势,仅2020年发表核心期刊文献多达371篇,2021年截止到7月30日已发表核心期刊文献366篇,百倍级的增长速度与国家的政策文件息息相关,高度体现了教育研究者的时代敏感度和学术洞察力。

图1 文献发表数量年度趋势统计图

3.2 主要主题分布统计

关于劳动教育研究主题有30个,其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劳动教育、新时代、中小学、高职院校、实践路径。长期以来,“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并未得到有效落实,五育之间发展不平衡,重智、轻德、弱体、抑美、缺劳是常态。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是什么?各地各校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这也是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深度思考的问题。

3.3 期刊分布统计

由图2可见,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主要分布在20种期刊,其中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电化教育》《社会科学战线》,这些都是教育类核心期刊中的头部学术期刊,有些期刊还专门设置了劳动教育研究板块,解读劳动教育政策,弘扬劳动教育精神,宣传劳动教育实践,可见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图2 期刊分布统计柱状图

3.4 研究学科分布统计

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学科分布非常广泛,共涉及24个学科领域,其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初等教育。教育研究者们对劳动教育的关注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关于劳动教育的历史沿革研究、教育家思想家有关劳动教育的论述研究、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研究;其二,《指导纲要》的颁布给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系统指导,促进了各个学科的研究繁荣。

3.5 作者及研究机构分布统计

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作者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刘向兵、顾建军、李珂、檀传宝、曲霞,最多的高达10篇。由图3可见,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分布在30所大学和研究所。刘向兵、李珂、曲霞三位学者均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具有天然的研究优势;顾建军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主要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及评价研究;檀传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文件解读、劳动教育思想的解析等。

图3 研究机构分布统计柱状图

3.6 研究基金分布统计

由图4可见,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基金较多,发表2篇及以上核心期刊的关联研究基金共27项,其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和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所有研究基金均为国省级重要研究项目,项目层次较高,研究团队精良,研究内容深入,研究能力专业。

图4 研究基金分布统计柱状图

4 劳动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内容

4.1 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研究

(1)劳动教育地位研究

劳动教育的地位研究一般是伴随“无地位”“地位低”开展的。重智缺劳的现象长期存在,劳动教育被异化、被割裂,“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的现实困境使劳动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维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理性回归,要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综合素养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劳动教育思想研究

历史上,一大批教育家、思想家、领导人都阐述了自身对劳动教育理念的认知,形成了若干劳动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研究史料。他们的劳动教育思想有传承、有发展,有变迁、有创新。如: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更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2];黄炎培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论述[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行是知之始”劳动教育思想[4];黄济关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本主张。[5]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劳动集体思想。[6]

(3)劳动教育价值研究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一是个人层面,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提升知技并重的劳动素养;二是学校层面,是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遵循;三是国家层面,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4.2 新理念下劳动教育内涵建设

(1)劳动教育目标确立

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树立劳动观: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认知共识;二是培育劳动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乐于奉献,尊重劳动者;三是增强劳动能力: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及实践,增长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四是养成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通过实践锻炼、意志磨炼,将劳动意识浸润到日常学习及生活中。

(2)劳动教育内容要求

《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另外,对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等五个学段提出了具体要求。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完善和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体现社会主体办学方向,坚持综合育人导向,强调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把握新时代特点,关注劳动素养、劳动精神。

4.3 新要求下劳动教育立体实践

(1)劳动教育课程构建

关于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德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劳动教育课程研究及启示;二是我国劳动教育课程构建,设计正式课程群和非正式课程群[7];三是劳动教育课程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探索,比如在思政课、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呈现,在乡村、城市怎么实施,在小学、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如何开展等问题。总而言之,一体化、分层分类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是研究学者们的共识。

(2)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是“风向标”,是“指挥棒”,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劳动教育走向哪里、走到什么程度的标尺。从目前研究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把握五个原则:坚持目标导引,坚持内容为上,坚持学段为基,坚持过程为本,坚持科学把控。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含五大维度:环境基础、资源配置、协同推进、过程实施、结果效益。

(3)劳动教育特色案例

劳动教育的实践在各地各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小学层面,安徽省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把“农耕教育进校园”作为特色教育;五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制定了《小学1-6年级家务劳动体系清单》。高职院校层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五位一体”劳动育人培养体系。[8]

5 劳动教育研究的反思与趋势

5.1 构建劳动教育本土化知识谱系

我国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历史悠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是均在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和西方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本土化知识谱系的构建,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现实困境,通过寻找价值旨趣,探寻可操作性路径,从而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话语体系和理论研究体系。

5.2 探索劳动教育多样化研究视角

目前关于劳动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而在经济学、法学、体育学、艺术学等领域很少涉猎,需要克服研究视角的盲点,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形成立体化、多样性的研究态势。如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教育规范化的法律保障,劳动的身体运作机理,劳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都可以作为学者们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5.3 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化育人实践

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的出台给劳动教育的实地开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各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但基本呈现散点式、不平衡的实践样态,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实践不突出。接下来,应认真研读政策文件,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区、家庭、校友等多方资源,打造校本劳动教育实践,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实践典型。

猜你喜欢
劳动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