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香华 ,崔 超 ,于 虹
(1.山东省胶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胶州 266300;2.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胶州 266300)
里岔黑猪具有上千年的饲养历史,在悠久的驯化过程中,饲养模式一直接近于开放式养殖,最终使里岔黑猪适应了明显的温差,并形成了耐寒且耐高温生物学特性。根据观察和统计,里岔黑猪在-10 ℃时不需要外热源,也能够生长繁殖,并产仔成活;在35 ℃时也能正常生产。为不影响猪只的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生长、增重、繁殖和肉质,里岔黑猪适宜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5~32 ℃,不同生长阶段舍内温度为:种公猪18~20 ℃、后备母猪15~20 ℃、妊娠母猪15~21 ℃、分 娩 和 哺 乳 母 猪20~22 ℃、哺乳仔猪26~32 ℃、保育猪25~30 ℃、育肥猪25~30 ℃。
在冬季,要采取科学设置猪舍通风装置和采光设备,提高猪舍墙壁和屋顶保温性能,并及时对门窗进行修缮和适时控制开启,酌情增加猪群饲养密度等措施,进行保温防寒。在夏季,要采取增加通风、覆盖天窗、搭设凉棚、在猪舍外种植苗木、适当减少猪群饲养密度等措施,进行降温防暑。
里岔黑猪的适宜环境相对湿度为65%~75%,猪舍内湿度的高低会影响猪群健康和生产力水平,尤其对哺乳母猪舍和仔猪舍更要严格控制。高温高湿,使猪只体内水分散发受阻,降低猪只食欲,甚至导致厌食,影响生长,同时容易使垫草、饲料、场内设备等发生霉变而滋生病菌和寄生虫,诱发猪群患病;低温高湿的环境对猪只生长危害极大,会加快猪只机体热量的散发,导致体温急剧下降,并影响猪只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长期处于低温高湿环境,猪只容易患风湿、瘫痪、水肿、下痢和流感等疾病;高温低湿使猪舍内空气变干燥,猪皮肤和外露黏膜发绀,易导致猪患疥癣病、呼吸道病等疫病的发生。
防止猪舍内湿度过高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建设猪舍粪尿沟时,要留出3°左右倾斜角度,便于及时排水;2)猪舍内地面保持平整无积水;3)尽量提高猪舍墙壁和屋顶的保温性能,减少水汽凝结;4)尽量减少舍内水汽来源,加强猪舍通风换气。
空气质量对里岔黑猪的养殖极为重要,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生产能力和猪肉品质。
1.3.1 降低有害气体含量
猪舍内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猪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不应超过0.2%,氨气含量应控制在在0.02 mg/L以下,硫化氢含量应不超过0.015 mg/L。若猪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则会导致猪只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不但影响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力水平,还会引发猪只多种中毒疾病,尤其对猪气喘病的诱发最为明显。因此,在密闭的猪舍内一定要及时对粪尿进行清理,做好通风换气,以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1.3.2 控制气流风速
在炎热季节,猪体可利用气流散热,对生长有利;在低温季节,气流会增加猪体散热,对生长不利。因此,猪舍内应保持适当的气流。适当的气流不仅能使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组成稳定均匀,且有利于舍内有害气体的排出。在寒冷季节,猪舍内要特别注意“贼风”入侵。里岔黑猪各猪舍在各季节的适宜气流速度及每日换气量如表1所示。
表1 里岔黑猪主要猪舍四季适宜气流及每日换气量
1.3.3 灰尘及微生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猪舍内的微生物和灰尘主要是由饲养管理人员添加饲料、清理卫生以及猪只活动、采食、排泄等行为产生的。如果灰尘落到猪只体表,会影响皮肤散热,并且容易导致猪只皮肤发痒,还可能使猪只在摩擦后造成伤口发炎;如果灰尘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容易使猪只发生呼吸道病。同时,灰尘常带有病原微生物,容易导致猪只感染疫病。因此,猪舍周围环境需要做好绿化,猪舍内要做好舍内通风换气,提高猪舍空气质量,保证猪体健康,降低舍内灰尘及微生物对猪只健康的威胁。
养猪业通常所说的光照一般是指可见光的光照,里岔黑猪对可见光光照相对敏感。据观察,里岔黑猪肥育猪每天应控制光照时间8~10 h、光照强度40~50 1x为宜;后备猪应控制光照时间12~14 h、光照强度60~100 1x为宜,母猪应控制光照时间12~17 h、光照强度50~100 1x为宜;公猪应控制光 照 时 间8~10 h、光 照 强 度100~150 1x为宜。
噪声主要是外界传入、舍内机械运行以及猪自身产生的。里岔黑猪猪舍周围声音不超过85 dB为宜,超过会对猪只的休息、采食、增重、产仔等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引起食欲不振、呼吸和心跳次数增加,甚至会导致母猪流产。因此,猪场建设要选择远离居住区和交通要道,尽量避开人员、车辆干扰;选用性能优良、噪声小的饲料加工、饲喂、输送机械;尽可能保持环境安静,防止产生强烈噪声;适当设置隔音设施等。
在生猪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根据猪的品种特性、生长阶段人为地对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和调节,尽可能让猪群生活在符合其生理需求、便于发挥其高产性能的小气候环境内,从而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