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郭集小学 江苏 徐州 221115)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摆在关键的中心位置,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思维特征等,科学全面的创建高效课堂。生本理念作为关键性的核心理念,需要教师注重变革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生本理念下,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呢?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资料收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度比较高的核心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的特征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以及不同的学习平台等来做好自主性的资料收集工作。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明确任务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投身于资料收集的进程中。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引导者,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规范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资料收集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资料分类以及整理的高效方法。
如在《网上冲浪》的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率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内图书馆,或者PC端、移动客户端等来自主搜集网上冲浪的相关内容。尤其是教师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网上生活真奇妙”的案例,教师指导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既可以收集平面类的资料,形成文字性的总结,也可以提交图片类的资料,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形成视频类的资料等。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性地位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
再比如在《网上学习》的教学过程前,教师同样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搜集相关的网络学习的内容,明确网上学习的优劣势,并分享网上学习的方法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来共同探讨以及交流互动等,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全面夯实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
在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创设实践中,遵循科学的生本理念,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更多采用统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无法真正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教学,也难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实效。为更好的践行生本理念,也为了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建立在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来开展深入全面的知识解析。
如在“基准键位练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键盘的四个分区,待学生有了较为清晰直观的认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确基准键位的特征以及练习方法。在此过程中,为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键属于基准键位呢?大家尝试换换其他的方式?”在这样的问题导向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或者合作性质的对比练习。经过课堂短暂性的练习与实践,学生能够明确基准键位的特征。此时,教师再进行相应的原理或者知识解析。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快速激活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经过这样的教学优化设计,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比较高。
依托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中心位置,引导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反思,积极进行质疑。不可否认的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盲目依赖于教材,或者盲目相信教师,这就使得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不强,更遑论相应的质疑能力。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引导,并尝试积极建构学生的质疑思维,在全面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也整体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一问一答的良好课堂氛围。
比如在“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积极向学生展示一幅PPT,引导学生分析PPT中所包含着的知识和内容。经过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学生得以明确PPT中包含着的内容。此时,教师再展示其他的PPT,引导学生指正其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重新梳理制作PPT的方法以及流程,也能够切实优化学生的质疑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为切实有效的优化学生的实践素养,为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实践。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完整化的知识体系,要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更好的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学习实效。
比如在“幻灯片链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幻灯片制作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等全面展示在幻灯片中。当学生完成幻灯片的制作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利用充当“小老师”的机会向其他学生进行展示与分享。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生本理念,行之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技术的学习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