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卓(麦田格作文)
有分寸,其实就是有度,或者说,找得到平衡。
《周易》中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意思是说太阳过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了就要亏缺。杯满则溢,物盛则衰,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说话不能太满,要留有余地;做事不能太满,要有进退的空间;看待周遭的一切不能求全责备,要学会接受不完美。这些都是有分寸,有度,都是理解了“平衡”的真谛。
我们来看看如何写以“分寸”为主题的作文。
理解了分寸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生活中有哪些题材是适用于写“分寸”的。我先抛砖引玉。
一、大自然中,有哪些事物你觉得是深谙“分寸”之道的,它们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比如,庄子说,山林里有一种散材,既不因为其高大挺拔而被伐去廊庙做栋梁,也不会因其蓬杂一无是处,而被砍去当柴薪。这样的树木,方能苟全于乱世,得以颐养天年。
比如,月满则亏,月亏则盈。比如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适当的距离带来的美感。比如为何是最美人间四月天,而非热辣的盛夏,萧瑟的深秋,寒气逼人的凛冬?
比如画蛇添足的典故,是不是告诉我们若不掌握分寸,反倒会多此一举?
二、生活中,烧菜讲究火候,用药讲究剂量,其实都是这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与互动,更是要懂得这个分寸。
比如,生活中有幽默的人,也有爱开低俗玩笑的人。幽默与低俗,有时只有一步之遥。把握幽默与低俗的区别,关键就在于分寸的拿捏。比如,父爱和母爱是这世间最温暖而真实的爱,但是,泛滥的爱就是溺爱,“以爱之名”的过度管束就成了压力。比如,在与朋友相处时爱抬杠的“杠精”,过分“直言不讳”引得他人不悦,关键在于没有掌握说话的分寸。
三、我们还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广一些。古今中外,哪些人因为有分寸、有度、理解平衡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又有哪些反面的人和事对我们有警示意义?
比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一文中描述了东家之子的适度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你还记得成语“过犹不及”出自哪里吗?孔子的弟子曾参孝顺过了头,成了愚孝。有一次,他随父劳作,误铲断了瓜苗,父亲大怒,用极粗的大棒狠揍了曾参一顿,曾参默默忍受以致昏迷过去。而他醒后,为证明自己并无大恙,竟强撑着弹琴歌唱来使父亲宽心。他认为父母责备,必须顺承,这就是“孝”。可是孔子认为子女被枝条打,应忍;被粗棒打,就要逃。子女被粗棒打若是出了事,岂不是让父母一辈子自责?岂能算“孝”?孝过了头便成了愚孝。
比如,谦虚其实也是一种分寸。牛顿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在荣誉与功劳面前掌握了分寸,让我们心生敬意。又如,曾文正公令人钦佩,不在于他年轻时的雷厉风行,更在于他懂得“不要叫人难为情”。
“分寸”主题的作文,使用议论是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提炼自己的观点,阐释掌握分寸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自然——生活——历史的角度选择恰当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由浅入深,层层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记叙文是否就不能成文呢?我觉得记叙文可以将这个话题写得更有生活气息,更能引导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分寸之美”。
比如我们曾见过长沙太平街老秤店里做秤杆的老人,他最能懂得分寸的精妙吧。写写店铺外斜着的余晖,写写他的专注和坚守。
比如有一家店铺,当你走进店中,店员热情地向你微笑点头致意,随即转身离开,任你在店中闲逛挑选,不跟着,不盯着,但你又可以随时求助于他。这样的距离,真舒服。
比如有一家花店,老板可真是随性,花店营业时间是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半。天晴,她选择关门去看太阳。门上挂的牌子,写着“今日休息,看太阳”,你看着这块牌子,有没有内心的触动?她做生意并不拼尽全力,给自己的心灵留点空间,真好。
比如你遇到过的江南烟雨,朦胧的美感,也是因为留有距离,因为适度产生的美。这些都可以通过叙述的手法描绘出来。叙述的笔法亦有很大的空间。
一些可能用得上的句子
一些一
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
——海子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金庸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
适当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
——莎士比亚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
——席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