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分析

2021-11-22 18:01:52周扬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8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行政事业单位

周扬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服务必须要建立自身科学发展观,加强会计风险防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从而对各项服务和各项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此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服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组成元素相对较多,为了提高风险管控,也需要结合市场变化来总结经验,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实现动态化管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展开。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可持续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的重要性

在当前新经济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手段,进行会计核算,识别潜在风险,从而加强管理控制的一种有效措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对单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保护我国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是服务社会的政府部门,自身不涉及相应的盈利行为或盈利业务,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质,会计风险管理将会影响我国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之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具有较高的权利,涉及多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的职业道德风险。为了有效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保护我国国有资产不受侵犯,在会计业务高效开展的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显得极为重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以全方面精细化管控,能够推动资产管理活动的高效展开,规避风险和资金管理漏洞,这样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有资产[1]。

(二)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代化

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建立科学完善且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能够利用现代技术寻找出财务体系中的弱项和不良影响环节,以此来建设更为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优化财务会计部门监督机制。与之同时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还应当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加以处理,这不仅能够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还能够加强内部控制,避免财务数据出现篡改的问题[2]。所以建立高效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代化的必要过程,而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构建更为公开的管理模式。

(三)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综合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是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探索。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就需要利用有限的资金来节约成本,提高服务,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而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更多的管理任务是建立在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制度基础之上的,只有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才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采用更加科学的业务项目决策方案,帮助单位顺利发展。同时强化快速风险管控,也是在当前市场快速变化氛围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有效选择。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也必须要形成动态化管理思维,提高对于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以此来降低行政事业单位风险发生概率,促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会计风险

从以往的会计管理工作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安全可靠地展开,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所有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和标准约束操作行为配套,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这样就能够促使会计管理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特别是在会计风险排查阶段,按照科学制度来完成,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事务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缺漏,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会计管理工作精细化不足

会计管理是基于会计核算基础之上而展开的管理工作,所以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就需要严格进行会计核算,加强财务报表的精细化核算。这样才能够为会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数据,管理工作者才能够依据财务数据作出更为科学的决策。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是如何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更加强调工作制度和社会服务情况,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项目资金来自于政府划拨,所以管理工作者会放松对会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关注,从而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风险和相关管理危机的发生概率。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数据质量不高

会计管理是基于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所以就需要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全面加强财务数据的有效处理,保障财务信息质量才能够帮助管理工作者利用有效数据信息来优化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财务数据处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并未对会计数据进行全程的数据监控和质量分析,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应的会计管理标准和流程来完成工作任务,很可能导致诸多财务数据丢失,或者出现数据不真实的情况,财务数据和具体业务之间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联系,无法真实反映工作的实施情况,甚至部分情况财务数据与现实情况有极大的差异,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管理工作者出现错误判断,造成更加严重的管理性问题。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足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就必须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监督力度,以此来对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规范性进行监督。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并未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在风险发生时无法及时查找到风险源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者也对内部控制的防范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各职能单位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的情况,导致单位内部综合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和管理职能都有所不同,所以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关注点也应当有所变化,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来建立符合单位实际发展需求的会计管理制度。首先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需求和相关会计数据的产生进行具体操作流程和操作规则的设定,以此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规范有序的展开,强化人员工作水平,规范工作行为。与之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关注国家会计法的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进行管理,形成动态化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明确风险工作的注意事项,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从而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效地展开。

(二)建立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制度

所有会计数据必须要进行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保障会计管理工作者获得更为科学完善的数据信息,为会计管理提供有效数据支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首先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方面业务发展进行规范数据填报格式,以及相应的费用管理制度,在源头来促使信息数据规范化,限制数据底线。行政事业单位不涉及盈利项目,所以就需要对进账处理加以详细规范,要对各方面费用支出进行全面剖析,建设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规范资金的使用情况。

为了提升精算化管理效果,还需要对会计数据质量进行监控,确保会计管理工作所获得的财务数据信息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并且加强现代数据信息的应用。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设完整的智能化会计管理平台,所有会计数据在智能化管理平台上进行填报,且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现代信息程序对数据进行整体的优化处理,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难度。也可以将各部门的财务预算作为管理平台的数据支撑,一旦出现与预算不相符的情况,就可以为财务工作人员提供风险警告,以便工作人员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及时的优化处理。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综合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多元化部门而组成的管理体系,要从宏观角度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工作,明确划分各职能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保障各项业务和工作的开展相互分离、相互独立,以便于管理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审计和研究。全面排查各职能部门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利用现代智能化技术实施会计风险的动态化管理,寻找漏洞,对传统会计管理方式加以改革与完善,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和优化。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将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又是我国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组成元素,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会计风险问题,则很有可能导致我国社会出现动荡。因此,加强会计风险防范就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采用创新管理模式做好全方面管理措施,规范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真正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控制,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