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琦 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办事处企业发展中心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迈入了崭新的阶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面貌得以改善,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新局面。[1]而随着时代的车轮滚入新时代,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现有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就必须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无论是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对接,还是农业科技应用、制度体系完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都要始终围绕“经济”这个中心点,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益提升、农业产值的最大化为目标,排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内环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首当其冲是资源要素,这也是基础性的因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存在较为明显的人地矛盾,对于农村农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极为不利。是否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关乎一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重中之重。[2]就当前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开发灵活性不强、滥用耕地等问题,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二是结构因素,这也是重要的内部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一个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改革的重点,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种植业的比重过大,并且相应的产业链条不够完整,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缺少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使得农业产业的价值链偏低,进而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三是市场因素,这是重要的外部因素。就当前具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缺乏市场对接的问题,尤其是在农产品的市场开发方面仍然停留较为原始的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对接的销售渠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标准化建设,一些优质的农产品也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投入成本高,但收益较低,影响农业资本的积累。[3]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四是科技要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但是就当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发展中仍然存在农业科技落后的问题,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明显不足,农业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转化,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之五是制度因素,这的关键因素。农村农业经济要实现稳定的发展,用活和用好土地是基础,但是在现有的土地经营制度下,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过于分散,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因此必加快农村农业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需要切实以制度来有力推动农业经济转型。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之六是资金。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领域的金融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开放,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吸收较少。信贷政策不够宽松,对于农业农村生产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生产发展的资金需要。[4]同时一些有针对性的农业扶贫开发项目,其审批程序较为复杂,这些都不利于农业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之七是人才因素,这是重要的内在因素。相比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业的经济效益并不高,这就很难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待提升,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持,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和项目开发也难以维系,使得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要大力发展好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就要从节约、保护和开发耕地资源入手,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奠定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保护耕地资源,实行土地总量控制,划定基本农田红线,杜绝乱占、滥用耕地,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其次,要提高土地开发深度,保护耕地资源。以实现高度集约化土地利用为首要目标,建立专门的机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在耕地红线保护区划定的基础上,再设立专门的农业经济开发区,统一界定开发规模、土地结构、土地性质。再次,要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环境,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一是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尤其是对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的综合治理。二是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系统,尽可能减免土地灾害。三是强化污染治理,重视生物措施的应用,切实改善土地环境。[5]最后,要加快健全有关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制度,坚持做好农业农村土地的调查、论证、规划、审批、统计、建档等的一系列工作,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根本保障。
优化和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产业链,延长价值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变革,是保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与健康发展的核心。首先,对农作物的种植比例进行调整:一增加畜牧业用地的比例,合理分配耕地资源,确保有一部分耕地是专门用作种植饲料作物的,确保畜牧业产业链条的完整。二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酌情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这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十分关键。其次,农业特色经济持续发力,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资源,进行特色果蔬种植、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土特产品牌开发等等,[6]并且借此机会扶植一批乡镇企业和第二三产业,实现对农产品的加工,同时开发特色旅游业,做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增长。
坚持市场导向是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立起农业农村产业与市场的对接桥梁十分关键。首先,在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中要建立起以乡镇为依托的农产品消费市场,重视商品流通设施的开发,开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了解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引导和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其次,要重视建立农民合作社,发挥农民合作社的桥梁作用,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机制,实现标准化生产,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商标认证和质量认证,这样在加市场上特色农产品才有竞争力。[7]最后在市场销售方面考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往的农产品销售是农贸市场流通为主,现在还要大力开发电商渠道,以农村淘宝等的平台为依托,扩大农产品的流通,打造知名度更高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建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示范和引领,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要实现农业科技的示范和引领,首先是要从基层入手,重视推广农业科技,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重点对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新品种种植技术来进行推广,不断的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就比如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将工程节水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结合起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其次,建立规模化、科学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视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组织农户进行参观和学习,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对农户以及一些农业生产企业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成果转化。
经济体制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关部门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情况,加快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扫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在根本上激发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加快实现经济的转型和跨越。经济体制建设要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抓手,在确保土地依法和有序流转的基础上,从农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入手,为确保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实行新的土地流转机制。一是要做好土地流转前的评估、补偿协议签订等的各项工作,尊重历史,减少土地承包纠纷。[8]二是要更多的采取租赁或者是有偿转让转包等的方式来进行土地流转,尤其是要引导一些具备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的龙头企业来进行土地的租赁和开发,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民集体的收入,同时还有利于促进规模化的农业经营,同时还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优良和宽松的金融环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外部支持。首先,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建设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设立多种融资渠道,提升农业农村金融环境的开放程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要把财政支持的重点放在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交通建设、电力设施改善等方面,从而优化和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并且重视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真正的用在实处,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再次是要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发展领域的信贷政策,真正结合农业农村生产发展的需求,拓宽贷款的投放面,增加投保额,简化担保审批流程,真正盘活农业农村信贷资金。[9]最后,要重视农业农村扶贫项目的开发,以项目为重要支撑,以扶贫政策为基础保障,以龙头企业为引导主体,实现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切实提升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
农业农村经济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关键就在于强化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的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农业人才。首先,全方位实施人才兴农的发展战略,重视农民管理以及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开展,各地政府及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各种契机组织农民群体参加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和文化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群体的科学文化素养,转变其生产发展理念。同时要组织一批种养能手通过培训使其成为技术骨干,通过培养土专家来减少农业科技推广的阻力。其次,要依托于农村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并且鼓励和引导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去到农村进行实践,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不仅能够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能够不断的丰富农业产业结构。最后是要充分的发挥基层干部和村委会的作用,强化经济管理,多多交流和学习,提升基层组织的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综上,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就要从资源、结构、市场、科技、体制、资金、人才等各个角度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