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2021-11-22 13:35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平原分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部门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平原分中心

引言

专项资金是为满足人民公共服务需求而使用的,该项资金的认真落实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合理、有效使用专项资金,能够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价值,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服务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政府形象。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背景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使得国家不断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得到优化。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国家需要不断加大对各领域专项资金投入,来适应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其管理专项资金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资金下达拨付不及时,资金支付压力巨大

由于专项资金前期申请手续繁杂,加之拨付资金时间没有明确规定,造成专项资金在下拨过程中存在财政或主管部门指标下达不及时现象。资金下达不及时,间接使得基层资金使用单位无法及时安排专项资金调度,致使项目实施进程受阻,最终导致资金无法发挥其真正效益。由于事业单位预算指标下达后,连续两年必须将指标全部落实,不能存在资金结余,否则将违反有关预算管理规定,至此专项资金如果拨付迟缓,便会增加资金使用单位下行压力,迫于预算压力,原本计划两年的项目工期有可能被迫缩短为一年,这样既不利于保证工程项目进度,又给资金使用单位造成无形的支付压力。

(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控制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要管理好专项资金使用,首先应该按照相关政策制度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然而,不少事业单位内部并未建立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即使建立了该项制度,大多也是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管理模式陈旧,不符合现实管理需要,最终导致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这种制度根本无法对专项资金管理提供工作指导。同时,由于大部分单位管理者对专项资金存在“重争取、轻监管”思想,在争取资金上都很积极,但资金下达后,却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约束,认为专项资金可以随意灵活使用。而财务人员却只关注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的准确性,忽略资金管理使用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风险。

(三)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健全,存在较强主观性

专项资金预算工作是资金管理的基础。专项资金申报需要申请单位的业务部门根据项目实际开支情况编制详细预算,财政部门根据上报预算情况进行审核批准,然后拨付专项资金。目前,一些基层事业单位由于不够重视专项资金管理,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没有进行前期工程调研和经费测算,编制预算存在较大主观性,且编制程序不够严谨,部分预算项目根本未进行具体细化,造成其编制的预算数据与实际项目支出存在巨大出入,这就导致资金下达后,由于预算指标偏离实际、资金使用范围界定不清,使得专项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具体项目的效果。

(四)专项资金支出监管不到位,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低

按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专项资金下达后,应由财政部门对其用途进行全程监督,同时使用专项资金单位也应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批复进行专款专用。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专项资金涉及层面较广,管理部门较多等情况,造成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监管比较困难,即使进行监管也只是走走过场,没有真正去实际监管材料的实际用量和单价等,这就使得资金支出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而对于一些资金使用部门来说,并没有按照规定对专项资金进行独立核算,将专项资金支出与单位基本支出和公用支出混为一谈,导致专项资金的账面余额有待商榷;同时,专项资金使用未能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而是根据领导主观意愿进行支付,导致专项资金流失,从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五)专项资金管理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资金管理不规范

专项资金管理不是单位某一个科室的职责,需要各科室通力配合,才能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而在实际工作中,业务部门只关心项目建设进程及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因此该部门人员在费用开支方面往往不加顾忌,此过程形成的各类开支往往很大程度上不符合财务部门预算要求,从而造成资金浪费;财务部门由于不能参与具体的施工项目,对业务发生过程不熟悉、不了解,在进行项目资金支出时,只能按照实报实销进行直接支付,因此其事中监管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而对于单位管理层来说,由于财务风险管控意识缺失,没有事先协调好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从而造成各部门口径不一,致使专项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

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具体对策措施

(一)严格规范专项资金拨付程序,降低基层单位支付压力

基层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公共服务项目亟须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因此,作为专项资金审批拨付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其资金拨付流程,尽量缩短前期审核周期,从建设服务型政府角度,尽量让基层事业单位在项目审批程序上“少跑腿”或“只跑一次腿”,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流程,尽量降低因为资金拨付时间跨度长而给基层单位带来无形的资金支付压力。高效规范的资金拨付需要上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拨付流程中的每一处细节,尽量做到一次性审核、评估和预算。同时,在进行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应力求规范,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渠道进行资金下拨,确保资金安全、准确、及时到位。

(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架构,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意识

事业单位应充分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与现实资金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根据单位具体实际,细化各个管理环节,有效监督专项资金使用的各个方面。同时应明确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建立合理高效的专项资金监管制度,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及时报送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积极配合各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专项资金科学、合理使用;同时,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及时跟进了解项目进度,依据项目进展情况合理安排和使用专项资金,将财务监管贯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全过程。

(三)科学合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提高预算执行实际操作性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是保障单位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做好这项基础工作,就要求单位预算编制人员事先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及前期项目调研工作,在充分了解项目基础上,尽可能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项开支考虑周全,细化各项开支指标,将预算明细具体到每个子项目甚至是每笔款项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要紧贴单位项目实际,资金申请不能“假大空”,确保各项预算指标都能落地生效。同时预算编制还应全面完整,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避免实际操作中出现大量资金不足或资金盈余情况,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资金预算编制,才能便于上级审批甚至是资金到位后高效的贯彻实施。

(四)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专项资金是国家对民生等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一项重要投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强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财政部门要加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管,资金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内容实施,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专项制度进行,切实做到独立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力配合财政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进行的跟踪检查监督。只有各有关部门充分做好各类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降低专项资金流失,确保专项资金真正用到实处。

(五)加强各部门间沟通与协调,规范专项资金管理

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需要各部门协调有序配合,单位领导要起好带头作用,纵览全局、充分调动各项资源,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最大效益的发挥。财务人员应主动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积极参与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以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项目建设相关信息,从而不断细化专项资金管理,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提出确保资金规范运行的合理合法化建议,从而确保资金高效合理使用。在进行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各部门科室应该密切配合,积极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只有通过单位各部门密切沟通与配合,专项资金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结语

基层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民生发展,因此,管理好单位专项资金是发挥好基层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编制工作,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同时强化专项资金监管力度,才能有效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才能让公共财政真正服务人民,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益。综上,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实乃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部门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