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晓林 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
技师学校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师学校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各个生产行业的进步,为社会各界输送复合型优质人才。在课程改革背景的推动之下,技师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讲求方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审视自我,通过对自身基本素养的提升掌握职业核心技能,因此有必要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基础之上探求技师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必要性,并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优质的教学策略。
数学能够带领学生找到一种探索空间的思维方式,是一门极具实用性的学科,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储备和支撑,然而现在对高素质人才的定义不是完全靠知识的多寡来考量的,人才应当具备熟练运用知识的技能,推动时代的进步,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在学习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举一反三,因此技师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数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只有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才能帮助学生获取海量的知识信息。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技师学校数学教学要找到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之所在,满足时代的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全面需求,不仅要增长人才数量,还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愈发表现了出来。数学理论可以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也可以融合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小到超市购物,大到国家工业建设,没有一样能离开数学的支持。比如在计算机IT领域,数学和IT技术呈现出相辅相成的联系,在软件创新和开发过程中,必须要依靠数据的深入研究,这也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多领域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生产和进步,对国民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数学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和科学语言,有力的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展,帮助人类社会文明得以持续和完善,因此技师学校的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停留在掌握理论知识的高度上,还要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实用性价值[2]。
第一个方面是学生普遍缺乏数学基础,当前在技师学校教学中受到生源质量的影响,很多学生数学基础不理想,在进入技师学校之前数学底子就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这部分学生往往缺乏刻苦和钻研精神,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遗留了诸多基础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抱有自暴自弃的心态,进入到技师学校之后,学生仍然保留着初中学习的姿态,势必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还有一些学生缺乏对数学价值的认知,认为学习数学只能帮助他们学会计算,没有其他的更大用途,也无助于自身未来发展,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导向之下,学生忽视了以数学为代表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学习,长此以往,在技师学校班级当中形成了数量可观的一批学困生,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对具有难度的数学知识抱有畏难情绪,甚至是厌烦心理,与教师的关系也不亲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有好好学习的愿望,但是没有掌握和教师正确沟通的方式,导致数学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和阻碍[3]。
第二个方面是数学教学的观念和方法较为陈旧,这一点是基于教师层面提出的问题。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技师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展开数学教学时不善于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热情和兴趣,容易导致学生的认知偏差,很多技师学校以技术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为主,对于公共基础类课程往往不重视,这就给学生起到了误导的效果,认为数学知识和自身发展的专业无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偏重于采用填鸭式灌输手段,学生没有掌握课堂主动权,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师生互动的机会,教师难以掌握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也难以对教学方式展开调节,对教学路径进行规划,无法显著提高教学成效。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资源的更新,不善于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再用平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就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吃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遥遥无期。
技师学校的教学工作者是奋战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人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加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与优化,才能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一个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方法,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快速走进数学世界,进入到学习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习角度弧度相关知识的时候,由于理论知识直接讲述会过于抽象,如果强行灌输可能会让学生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骑变速自行车的时候,有没有认真了解过车轮转动的形态?通过观察你们能够想到关于自行车工作的哪些原理?”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PPT为学生展示变速自行车运动的视频,再就这一问题展开课堂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每位同学各抒己见。第二个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4]。教师要针对技师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在学生认知能力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完成双向互动和课堂实践探索。比如在学习和集合有关的内容时,如果单纯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这时可以用举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以班级中的男同学和女同学为例,向学生讲解子集和交集的概念问题,加速学生对集合概念的知识理解,也方便接下来的课程进行难度的提高和深入,同时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之所在。
技师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是思维较为活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缺乏自我管束的自律性,精力长时间无法集中。因此为了对抗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技师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者要积极转换教学角色,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构建教学意境,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只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才能够脱离教师的管束,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进行自我探索,这本身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之一,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习的概念,对教育素材和内容进行丰富,通过良好学习情境的打造,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型,让生活实践和教学知识相互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理论知识如何在社会中运用,有怎样的价值,在脑海中构建数学学习概念和模型,通过强化数学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5]。
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教学工作者要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按照目标的要求,设定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必须要找准目标和基础,才能对后续的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比如在备课期间,教师要思考本节课即将要讲授哪些方面的内容?涉及哪些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属于哪一部分的数学主题?通过这节课程要教授给学生怎样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传授怎样的数学思想?同时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教师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年龄、专业和个性爱好,筛选科学的教育方法,全面把握技师学校学生思维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6]。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成果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技师学校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结果性评价重于过程性评价,这体现了传统教育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忽视,片面重视结果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在核心素养的背景要求之下,需要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运用核心素养的六项指标,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方面表现,考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只有多方面结合对学生展开综合性考量,才能确保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顺利推进。
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数学知识也会随时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因此在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技师学校数学教师一定要深刻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基础和实际情况,在备课阶段尽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在开始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考量工作,不断丰富自身教学知识,吸取先进的教学技巧,提高执教能力,以身作则,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关键之处和重要性,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数学课程涉及的内容覆盖面积较为广泛,并不只是简单的符号和公式的运用,因此数学学习应该要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在生活中充分践行知识解决问题,从总体上来讲,以上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的通过自我完备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实践,为了更好的完成技师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提高教材设计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大体上依照教学程序展开教学设置和教学组织,也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除此之外要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技师学院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加强对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环节,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和人才培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