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教学任务贯穿于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更是处于重中之重。在高考的学习背景下,唯有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学生才会在高考的考场上从容地面对阅读量大的阅读文章,复杂的阅读内容,进行多角度的作文内容的思考,从而在高考考场上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群文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将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考方向的文章组在同一板块,让学生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从而在培养学生阅读速度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2.1 创设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思考。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可能会发现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教学课堂上部分学生会产生困倦、走神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只是单纯的读,没有在头脑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导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文章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阅读的注意力。[1]例如:当语文教师对《滕王阁序》的课文内容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可以提出“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文章中写冯唐、李广的典故,其用意是什么?”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文章阅读,激发学生自己对于文章的思考。
2.2 提炼议题,提高学生课堂阅读效率。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对学生在阅读的主题内容和时间上设定任何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有可能会荒废阅读课堂上的时间,一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不去进行语文阅读而是完成其他任务或者是阅读一些对拓宽阅读知识面无关的小说,浪费了阅读课堂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在一节阅读课堂上只能对一部分阅读文本进行学习,和其他学生相比,在阅读速度上有明显的差距,导致在阅读课堂上的阅读效率较低。[2]
因此,针对这两种阅读课堂现状,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课开始之前为学生提供有相同议题的阅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语文教师也可以将阅读文本的时间进行限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本阅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高效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的“装进袋子里的人”进行阅读学习时,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课文中的讽刺意义寻找相同的文章,让学生对比同一时期的不同作者文章表达的不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2.3 结合背景,选取学生阅读素材。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语文教师长时间的只根据一种主题选取阅读文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相同主题的文章丧失阅读兴趣,在进行阅读时也不会积极主动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所以,语文教师要在结合教材学习进度的基础上,在每一节阅读课上尽量的为学生提供不同思路的主题阅读文章。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五中重点学习内容《陈情表》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当时《陈情表》的社会背景,李密当时正处于两晋时期,当时国家以“孝“治国,君主和人民都信奉“孝”,因此,在李密申请归乡侍奉祖母的文章中,将孝道观念贯穿全文,反复诉说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最终说服君主允许自己返乡。在《陈情表》的以“孝”治国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在相同社会背景下的文章,如:魏晋时期的《桃花源记》《两晋通俗演义》等的文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4 课后巩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除了在教学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的学习之外,也要强调学生在课后对于阅读文章内容结构的复习与巩固,只有在课上和课后时间不断的进行积累和巩固才会使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学生整理一份阅读文本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空白处填写完整,在头脑中形成较为完成的框架体系,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和课后复习巩固。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本,在本上记录下课上阅读时的体会和感悟,记录一组文章中的多个不同角度和思考方向,也可以学生自己针对文章板块的学习制作框架,方便学生在课下时的复习巩固。
在新课程标准视角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创设、议题提炼、素材选取、课后巩固等的阅读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横向和纵向不同角度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