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晋芳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思政教育需要覆盖各个教学阶段和全部教学过程,所有学科课程教学都需要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课程都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结合。英语翻译课程作为外语教学中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文化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需要结合文化自信,构建更科学的教学机制。
文化自信是一个具有文化主体的国家和民族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和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从文化主题角度来看,文化自信既是一种个体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群体意识,而群体意识是由个体形式结合而成的。因此文化自信的客体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形式,文化自信体现在自身文化信心的构建以及对其他文化扬弃的基础上。文化自信的主体是具有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是对该文化发展的最有效元素,其中青少年群体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保障力度。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提升凝聚力的重要方式以及精神面貌展现的关键内容。因此高校学生的教育中,需要注重对文化认知、文化自豪感等方面课程体系的完善,提升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知以及文化思想政治意识,并始终保持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
传统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过于强调语言翻译的内容,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比较少,仅有的文化内容都是对英美等以英语为母语国家文化的介绍,为学生将来英语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少之又少。这种翻译人才培养方式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表达和了解远远强于本土文化。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不足以及文化底蕴的淡薄,会影响学生翻译中对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同时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在翻译中出现“失语”的问题。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将原稿的内容通过另一种语言进行呈现,同时保持语言意义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符合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翻译人员必须要能够明确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和语境进行翻译。高校尚处于翻译初级阶段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新鲜感比较强,同时文化的辨别和认知能力弱,容易出现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在翻译中无法真正融合文化理念,只能通过字典的释义进行套用,无法从本民族文化和风格进行另一种文化的翻译。
民族文化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民族心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个含义表达的思想也不同,比如在中国的语言表达中“医生”可以用于表达一种职业,同时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身份,如“他是一名医生”。其中的医生表达的是一种职业,而“张医生”表达的则是一种身份或者尊称,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能够表达出一种尊重和谦虚的态度,表达的文化信息更丰富。再比如“丰收”在汉语中不仅可表达农作物具有好的收成,同时也能够表达某个方面具有较大的成绩。但是在英语中good harvest仅有好收成的含义。由此可见,汉语的文化内涵相对于英语来说信息量更大,内涵更丰富,是一种随着文化交融逐渐产生的具有智慧性的词汇内容,能够提升语言的文化情感和文化内涵,在文化输出中的影响力更强。
语言学习中需要思维的构架支持,同时语言也是思维的重要表达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维逻辑都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语言形式。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成因素,比如在汉语的语境中“龙”代表的是一种图腾,是一种文化力量,也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对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在中国衍生出很多关于“龙”的成语,比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生龙活虎”等,同时中国人也习惯于将自己称为“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中dragon则是一种比较邪恶的动物,具有残酷和血腥特性,人们对龙有一种畏惧感和厌恶感。因此,中西方文化中对“龙文化”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完全相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文化思维的差异。文化交流中必须要对文化的差异有全面的掌握,才能够对这些差异性和规律性更好地把握。因此,在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具有充足的文化自信,做好不同文化间的转化,通过灵活的翻译有效避免文化困惑和文化尴尬。
文化气息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缓慢渗透,是一种具有活力、具有内涵的精神层面内容。社会活动中,各国家在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一定的风俗习惯,英语翻译中需要充分体现出文化差异,并能够对文章的内涵进行分析。风俗习惯对语言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渗透岁月的情怀。比如西方国家的风俗中认为白色具有庄严、纯洁的特点,因此在婚礼以及新生儿诞生中服装都喜欢采用白色。而中国的民俗中一般在葬礼中才会采用白色的装点,婚礼以及新生儿的庆典中则会选用红色的装饰。而在西方的文化中,红色则是危险、灾难的象征。由此可见,中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非常大,中国风俗中更强调红色的喜庆寓意,因此在中国国旗、中国结以及春节的装饰上等都会采用大红色,在节庆的祝福中也会采用红色的红包等。如果在翻译中没有考虑不同风俗背景下对不同颜色的理解差异,必然会导致翻译的结果与原文相悖。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学大纲是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因此需要在教学大纲中融入思政内容。翻译专业可以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完善,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教学大纲中,并适当加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比重。同时将一些高频率的词汇和句型融入语言学习中,从宏观上对翻译教学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大纲的设计和调整需要一定的实践和周期,不同院校需要结合专业发展要求进行试行,特别是对于一些民办高校的翻译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高,在教学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采用具有导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具体来说,需要教师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挖掘出来,并融入相应的语言翻译环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共同讨论,从新的角度对文字进行解读。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为了达到翻译教学的效果和作用,在材料的翻译中需要增加传统文化内容。语言与文化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性,文化需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因此在英语翻译中,了解本国文化与熟悉国外文化同样都很重要。在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编制中,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一些与中英翻译有关的,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教学内容。除了在教材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材料之外,还需要适当增加一定的政治题材语料,将我国的国家发展内容纳入教材中,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翻译教材的编写中需要保证收集的全面性。比如可以融入一些权威性的领导人发言稿、政治文件等,并结合英语翻译特点,采取政治理念下的原文译文翻译模式,发挥隐性教学的作用。教材编制课外资料的选择中,需要保证资料的代表性,比如可以选择与民生相关的内容,并做好教材的更新,通过社会热点实践的融合和报道,使学生在翻译中对政策理论以及客观事件等能够正确、客观地分析,使学生保持正确的理念认同感和价值观,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对学生翻译能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翻译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翻译教学的文化转换,加强传统文化的引导。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需要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具有正向的政治意识和理想信念,以及崇高的价值观念,使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政治思想等与课程同行,配合思政课程显性和隐性育人作用,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综上所述,翻译教学具有文化传播的属性和作用,但是从我国传统翻译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过于注重对国外文化的输入,而这种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盲目崇拜外国文化,忽视本国文化。因此在思政课程理念下,需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融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使世界对中国有更清晰和准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