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以«海风下»汉译本为例

2021-11-22 05:37肖红锦
现代英语 2021年8期
关键词:斯坦纳海风译文

肖红锦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自1970年西方译界提出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后,学者们不再孤立地比较原文和译文,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因此,译者这个长期被忽视的翻译活动的“传声筒”,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关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视角众多,阐释学翻译理论更是强调译者从原作背后走出来,面对面与读者进行交流,发挥其主体性。«海风下»是美国生态作家蕾切尔∙卡逊“海洋三部曲”的开篇之作,记录了北美东海岸海洋动物的行为及其生存和死亡等现象,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海洋百科全书。各个故事均围绕大海展开描述,但是整体情节没有局限于大海之中,而是处处流露出浓浓的、十分动感的海洋气息,令读者宛如亲临大海,感受大海生命的存在和内涵。文章借助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分析«海风下»尹萍译本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希望能对译者主体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

作为阐释学派的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乔治∙斯坦纳著有«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一书,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西方现代翻译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特色和较高理论价值的重要文献”。斯坦纳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论断,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并且他将翻译过程划分为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

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观点在西方语言和翻译理论界中独树一帜,不仅对翻译本质的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翻译实践过程也具有指导意义。首先,译者应该相信原文是可以理解的,所翻译的作品是一部有意义、有启迪性的作品;其次,译者在理解原文后,将有意义的东西发掘出来;接着,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不同程度的吸收,给译文注入新的活力,把原文的含义和形式转移到译文中;最后,对译文提供必要的补偿措施。前三步骤后原作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语言成分和平衡感,补偿则能使原文和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恢复这种平衡,只有通过补偿,译文才能接近高质量的译文水准。可见,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时时都在强调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为读者构建起了原文和译文间沟通的桥梁。学者查明建、田雨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提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具体来说在信任阶段,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译者根据自身经验和理论的判断,选择信任的文本;然后在正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很难在心理上达到与原文文本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这时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侵入”原文,剖析原作意图,最大限度地让原作和读者靠近;在第三阶段的吸收,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将自己对原文本和原作者的理解进行消化,转换成富有自身语言风格、审美特色和文化特点的译作;译者可能会打乱或重组译语的整个结构,并且不可避免地丧失原文本的特点,因此译者必须尽力进行补偿,使得原文本和译文在语言文化方面能够恢复平衡;最后一阶段,译者应尽最大努力恢复译文与原文的平衡。在这四个翻译步骤中译者的踪影随处可见。因此,重现原作的主旨内容、审美风格和语言特点,传达其特有的异国文化内涵,都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文学创造力。

四、斯坦纳翻译四步骤在«海风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信任

斯坦纳认为,译者在进行任何翻译活动时首先一定要相信所译内容的意义和文本的可解释性,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判断,相信所选的文本是有启发意义的,能够进行翻译的。

«海风下»(Under the Sea Wind)是美国20世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海洋生物学家和世界生态文学先驱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首部作品,这部作品同后续作品«我们周围的大海»和«海之滨»一齐被称为卡逊的“海洋三部曲”。«海风下»是一部以生物的视角记录北美东海岸大环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泼而完整的面貌的海洋百科。作品分三部分依次描述海滨、浅海和深海的大海生物,勾画出了大海生命的全貌。译者尹萍,曾翻译过多部作品,积累了一定的翻译经验后,选择了有意的信赖的文本进行翻译;她对海洋文化地理知识有着十分熟悉、透彻的理解,在对«海风下»进行翻译时更是得心应手,语言甚是生动活泼。

尹萍将原名“Under the Sea Wind”译为«海风下»,这一译名不仅忠实于原作书名,还传递出海风吹拂过的大洋生态环境每个地带皆为其描写范围的写作宗旨,保留了卡逊的生态整体理念。在目录和前言部分,由于蕾切尔未对每章进行评述,尹萍特别添加了解说,并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增添了对应的小标题以帮助读者理解。选择该文本进行翻译,肯定是有对选材作品的青睐和信赖,这也体现了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二)侵入

在侵入阶段,斯坦纳认为任何译者都会受到主观或者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对信任的译文不可能存在。因此为了突破这些因素的限制和束缚,揭示其内在本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个人经验、文化知识、背景条件等因素,将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融入翻译中,从主观上积极判断原作的内涵意义,发挥其主体性。下文将以具体例子说明:

例1

原文:At the last spring tide,when the thin shell of the new moon brought the waterlappingamong the sea oats that fringed the dunes of the banks,Rynchops and his kin had arrived on the outer barrier strip of sand between sound and sea.

译文:这是春季的最后一次大潮。薄薄的新月带来潮水,一遍一遍舔舐岸边沙丘上的海燕麦。灵巧一族来到峡湾与海之间一片长条形的离岸沙洲上。

“lap”作为动词有“领先一圈”“拍打”“舔食”等含义,但是译者在此并没有选择常形容波浪的“轻轻地拍击、敲打”,而是选择了形容动物“舔食、舔着喝”一意。结合新月时潮汐上涨变大的背景知识和原文充满大洋生物生机盎然的写作特点,将lap译为“舔舐”,更能突出文中所描绘出的潮水快速并且反复来回击打岸边的景象。相比“轻拍/轻打”,译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也更加契合原作的描写特点。

例2

原文:On the south beach of the island,where water no deeper than a man's hand ran over gently ribbed bottom,Rynchops began to wheel and quarter over the shallows.Heflew with a curious,lilting motion,lifting his wings high after the downstroke.His head was bent sharply so that the long lower bill,shaped like a scissor blade,might cut the water.

译文:在岛南面的浅滩上,深不及人掌的海水轻抚软沙的地方,灵巧开始在水面盘旋搜索。它抱着好奇、轻松的心情,两翼下击又上升,头垂得低低的,长而利的下喙像一把剪刀,随时可以剪穿海水。

在本句中,译者将“flew with a curious,lilting motion”中的motion译为“心情”而不是“动作或示意”,进行了细微的调整,没有对原文亦步亦趋。这种对原文的侵入也十分符合译入语读者的理解。结合语境,上下文都对灵巧(黑剪嘴鸥)捕食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所以将motion译成“心情”,体现了译者不仅充分理解了文本,而且结合灵巧活灵活现的动作,使话语间更有生动活泼的气息。

例3

原文:Rynchops,wheelingabout,returned along the way he had come and snapped up three of the fishes by the rapid opening and closing of his short upper bill.

译文:低空盘旋的灵巧,此时转身循原路低飞,短小的上喙迅速张合,叼上了三条鱼。

原文中作者仅使用了wheel一词,仅包含了“盘旋”的含义,但是译者在译文中根据对灵巧飞行习性的了解,增加原文所没有的“低空”“低飞”的动作描述,使灵巧捕食时轻盈矫健的身姿迅速映入读者的眼帘。在没有破坏原文的风格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侵入”,译者不仅保留了原文内涵,还为其注入了恰到好处的主观色彩。

例4

原文:When the tern saw Blackfoot run swiftly into the path of a wave and seize a crab heslanted downmenacingly, screamingthreatsin a shrill,grating voice.

Tee-ar-r-r!Tee-ar-r-r!Rattled the tern.

译文:燕鸥看见黑脚兄跟在一波退去的浪头后面疾奔,叼出一只小蟹,它凶恶地振翅俯冲,口中发出尖锐刺耳的威吓之声。

“踢——呀——呀! 踢——呀——呀!” 燕 鸥大叫。

该例中作者使用“slanted down”作为主句的谓语动词强调燕鸥在看见三趾鹬抓到螃蟹时凶狠的模样,在这里译者使用四字词“振翅俯冲”进行了添词处理,更能凸显燕鸥面对食物的渴望,强烈且高频地摆动翅膀的肢体动作加上急速地从上空冲下来的飞行动作,无不凸显出燕鸥的凶猛强势;燕鸥的叫声,译者采用了音译法,将“tee-ar-r-r-”翻译为“踢——呀——呀”,将燕鸥对黑脚兄的穷追不舍和势在必得恰如其分地重现在读者面前,实现了对原文燕鸥形象的理解和阐释。

从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语言方面的选词、省略或者增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原文的“进攻”和“侵略”,是一个由译者为读者和原作者创造的对话、商榷以及调和的有力空间,正是其主体性的体现。

(三)吸收

对原文的入侵后便进入了第三阶段吸收的过程,这一阶段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尤其明显,因为译者在这一阶段要对理解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尽力将其融入译文中去。由于吸收的程度有所不同,将会产生完全归化、彻底直译或者二者兼备的效果,但是译者始终是为了汲取原作内容并且保存原文形式。分析看出,尹译本处要采用具有偏归化的意译,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以下通过译者对原文语言形式上的吸收,探讨其主体性的体现。

例5

原文:As the rat looked out from the fringe of grass bordering the terrapin nests the heron sprang from the watera stone's throw awaywith a strong flapping of his wings and flew across the island to the north shore.

译文:这鼠站在草丛边缘龟巢区前方往外眺望时,大蓝鹭在距它仅一箭之地的水中,使劲拍了几下翅膀,越岛飞往北岸了。

译者将a stone's throw away译为成语“一箭之地”,其出自«水浒传»第九十回,意思是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隔距离不远。译者不仅还原了原作的神韵,暗指蓝鹭和小鼠的近距离接触,也为下文蓝鹭悄然急速返程叼食小鼠做下铺垫,采用了归化的译法,也更符合译入语读者的理解,贴近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

例6

原文:Perhaps in summer theyroved the open ocean,feeding on the rich life of the surface,packing layers of white muscle and sweet fat beneath their shining armor of scales.

译文:也许到了夏天,它们(鲥鱼)会出洋盘桓,捕捉海表丰富的食物,在闪亮的鳞片下积存一层又一层的白肉和脂肪。

译者将“rove the open ocean”译为“出洋盘桓”,其中“盘桓”出自«文选∙班固‹幽通赋›»:“承灵训其虚徐兮,竚盘桓而且俟。”意为“徘徊、逗留”,这里用来形容鱼儿在夏天前往公海进行大范围的觅食巡逻,词间充分表现出了大海自然、宁静的魅力,使读者好像亲临大海一样,感受海洋生物生命的意蕴。这两例使用到的归化译法,是译者尹萍在将原语意义吸收到目的语过程中发挥其主体性的体现。

例7

原文:Shadowy forms moved through the night skies and pipings so soft as barely to be audible drifted down to fishing villages sleeping below,as the birds of shore and marsh poured northward along ancestral air lanes,seeking their nesting places.

译文:它们成群结队在夜空中移动,像片片乌云;它们的鸣啭轻柔,在下方沉睡的渔村仅依稀可闻。就这样,滨鸟与水禽循祖先惯走的空中路线,向北推进,寻找它们筑巢的地方。

较多短句和停顿等句法层面上的汉语特点在本例中十分明显。原文使用了一个长句描写了鸻鸟和杓鹬成群逐队飞往北方安家筑巢的场景,突显出一种黑夜旅途的宁静漫长之感。译者将译文分为两个句子,其中第一句中使用分号,将鸟群的飞行踪影和婉转啼叫分隔开,考虑到了读者对生态海洋文本的接受程度,通顺且易于阅读。

(四)补偿

译者在对原文“信赖”“侵入”和“吸收”的过程中都带有主观性,原文的平衡性可能受到破坏,因此斯坦纳提出的最后一步“补偿”显得尤其重要。常见的不平衡表现为译文不及原文,这可能是因为译者并未能完全把握原作的内容,或是由于缺乏远见,根据个人需要破坏了原作的连贯性。所以译者需要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调节,使原文和译文的形式和意义对等起来。

例8

原文:The bird was calledRynchops,the black skimmer.

译文:这是一只黑剪嘴鸥,名叫“灵巧”。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原文只介绍了该鸟的学名黑剪嘴鸥,而译者在译文中增添补偿了绰号“灵巧”,这是译者根据黑剪嘴鸥的习性和特征,赋予了它更熟记的称呼,不仅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也利于读者后文对本章主人翁黑剪嘴鸥及其他海洋生物的区分辨别。

例9

原文:Perhaps they wintered in deep,warm water far below the surface,resting in the dim twilight of the continent's edge,making an occasional timid journey out over the rim beyond whichlayonly theblacknessandstillnessof the deep sea.

译文:也许它们(鲥鱼)在大陆架边缘的黯淡星空下栖息,只偶尔怯生生地游出大陆架,探头望一望那幽暗静默、深不可测的大海。

译者将lay译为“探头望一望”,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后的词义补偿,由于lay本身无“看”的含义,所以译者在这里做了相应的调整,使鱼儿的动作更加生动形象,富有“人性”。同时译者将两个抽象名词blackness和stillness译为两个四字词组,符合汉语平衡对称的语言特点,让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与意义上都达到了平衡。

五、结语

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都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生产出与原作同样具有艺术价值的译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海洋文本中同样能发现译者在阐释原文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但译者在文本的语义层面进行翻译并做到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尽量标准的替换进行翻译,这也会在文本阐释过程中体现出来。相信未来«海风下»的译本研究会逐渐增加,对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猜你喜欢
斯坦纳海风译文
趁着海风放纸鸢
你知道血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你知道血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弟子规
弟子规
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弟子规
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看《春怨》三译本
去海边吧
刀韵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