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传统武术活态传承研究

2021-11-22 04:06马腾超蒲泓静
武术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活态传统武术武术

马腾超 蒲泓静

1.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99

1 前言

乡村的振兴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前提。民族的复兴需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民族文化的振兴为传统武术带来了契机,也使其担当重任。同时传统武术也担当着民间传统文化的延续使命。传统武术是在固定的地域环境内传承的,以传承人为主体,其传承囊括技击技巧、传承方式、生活习惯以及道德规范等,是具有空间性的活态文化传承。“乡村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1]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民族文化,成型于农耕文明时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当今中国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乡村空间逐渐消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武术活态传承迎来发展机遇,如何重塑传统武术传承空间、保持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发展。传统武术文化精神如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传统武术活态传承的机遇

2.1 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地位保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传统武术是基于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背景下,先辈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生产方式的升华;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中国的社会是基于一种人情社会下的“差序格局”;[2]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础的根基,它体现了我们中国民族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也是最朴实最真实的中国文明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武术的生存土壤正是基于这种乡土性的传承。时光荏苒,历史的巨轮在向前迈进,新中国走过了70载;工业文明的主题更多的偏向于城镇化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时期下,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一起为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奠定基础。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武术作为一种安身立命、追求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方式。其传承方式和途径更多耕植于差序格局的本土化传承中,以血缘家族式或者模拟血缘的师徒制传承方式下进行口传身授的传承,在严格的师徒制道德标准和武德约束下,作为一种活态传承方式,确定了传承人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传统武术传承人。“乡贤是传统乡村社会中德行高尚、在当地具有崇高威望的贤达人士。”[3]中国传统社会中“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家乡情怀和恋土意识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先贤,如:天津霍元甲、佛山黄飞鸿、叶问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陈式太极拳陈王廷,据《陈氏拳械谱》记载,“在陈式太极拳第九世陈王廷以后,当地兴起了练习陈式太极拳之风,陈家沟的老幼妇孺皆可练习的境地”,[4]陈家沟有句民谚说“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5]社会发展到今天,乡贤这一角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传统武术传承人以另外一种独特的形式演绎着乡贤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2 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统武术文化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它注重整体,从整体理论中追求动态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表现。“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是以武术技艺为载体”,[6]以动作“技理”授之人生哲理;通过长期的基本功修炼,锻炼传承者意志品质,考察以及约束其行为道德规范。从振兴乡风文明的角度来看,作为载体的传统武术,其传承方式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要加强乡村武术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合理认知,推进传统武术传承人对传统武术文化中“尊师重道、谦虚礼让、以德服人”的教化与治理,从而达到以武术文化振兴乡村文明的目的。以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思想结合时代要求,为传承传统武术师徒传承提供公共武术文化传播场所,传承人传授村民们传统武术,一来可以锻炼村民们的体魄、益气养神,二来可以树立村民们的武德精神,还可以有效促进广大村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打造乡村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武术文化提供生存地域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凸显乡村文化特色。“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强势入侵与传播给本土民众所造成的身份认同危机所引发的主体性诉求和话语权争夺的本土性与地方性叙述的强烈反弹。”[7]时下社会,文化冲击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与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文化境域的争夺,持续时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双方在生存空间的争夺对我国传统文化受众群体,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冲击和影响显而易见,甚至有部分学者将外来文化的主流形容成“快餐文化”,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受挤压空间的窘境。这股学术思潮在整个学术界乃至于公众社会的影响亦然不小。直至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股思潮才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落实文化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提出,使得作为在文化争夺中略显弱势的武术传统文化生存地域有了一种偏向性。乡村是传统武术生息繁衍、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存地域,为传统武术活态传承提供了滋生空间。文化空间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要场所,挖掘具有武术历史的乡村,保留乡村原有的风俗文化,恢复传统武术中的武德礼仪规范、组织形式、训练理念与方法以及创新传统武术传承方式,完善乡村地域武术传承体系,构建传统武术文化乡村空间,以地域传统武术文化带动乡村文明的建设。如陈家沟塑造了独具传统武术太极特色的乡村空间,首先解决了传统武术陈式太极拳的传承危机,丰富了乡村民俗活动;其次,传统武术作为民族精进、不屈和宽广的精神与乡风文明融合,从而加深中华民族精神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机联系。

3 传统武术活态传承的主要问题

3.1 传统武术传承主体的流失

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延续、一种发扬、一种生活行为,是以人为主体将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重要手段。而“传统武术的传承是以师父言传身教和徒弟研习体认的长期修炼过程,其中师与徒的关系以血缘或拟血缘的关系构成了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正是师徒传承中这种“血缘关系”的条件,造就了传统武术传承“精耕细作”的育人典范,反过来说也正是这种耳濡目染需要长期的从礼仪、道德、技术到为人处世的全程教导限制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人数;以及传统社会“传男不传女”的旧观念、武术世家子弟不愿从事武术传承等等因素造成了传统武术传承者流失的原因之一。传统武术的传承是需要传承人长期的传授,古代学拳的徒弟是要经过与师父的长期接触达到一种类似血缘关系的“亲情”,并解决师父的食住问题,才能得到师父的传授。传统武术文化受到西方体育的冲击后,“师父作为传统武术‘优势地位’和‘权威身份’的公共形象逐渐被削弱,拳师们迫于艰辛的生活窘境,只能放弃传授传统武术,从事与传统武术无关的行业聊以维生,使得传统武术失去了‘掌舵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现在传统武术大多数流传在民间”,[8]民间拳师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另谋他职,这也极大的影响了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当一个个武术大咖和名师的离去,不只是单纯的谢世,也是一种拳术、一个流派的离开”。[9]如果没有徒弟继承技术、没有详细记载拳师们带走的拳种心得,那么可以说这个拳种等于失传了,拳师们的仙逝对于传统武术文化来说是一种非常沉重的流失。

3.2 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淡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师徒传承是模拟亲情、血缘关系的传承方式,不是班级授课制的体育教育,而是具有道德礼仪、为人处世、武术技击等多元素的综合教育。传统武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师父将文化、道德融入自身的生活习惯与思维之中,进而形成了以武术技击为文化载体的传承体系,是以“血缘”和“亲情”为条件的与日常生活、交往密切相关的自然传承生态。

武术传承走进现代社会后,模拟亲情、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方式已经被渐渐淡化,加上西方体育文化的介入传统武术的传承也开始走出民间,走进学校,逐渐转化成为现代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师徒的关系转变成立“教练”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虽然有力推动了传统武术的传播,拓展了传承空间,增添了传承受众,但是由于教练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短,基本上以传授武术技术为目的,缺少道德约束,缺乏学生之间的向心力。现代校园传承与培训机构传承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轴,师生传承也是武术传播的主要手段。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表现场域,普修式的教育方式与发展学生体质为目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受众群体这一主体,身体练习成为了学习与练习的主要形式与目标,根植于传统武术文化中最精粹和本质的文化属性在逐步淡化。而当前校园武术与武术培训机构的训练时间只有一周一到两次课,面对教学任务指标,在这短期的课程中,教练也只能以技术教学为主,武术传承中教练的更换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前武术教育相比传统武术传承对于武术文化中道德礼仪、为人处世的渲染就相对薄弱。

3.3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消损

随着乡村发展向城镇的转化,城乡之间的壁垒被打破,成就了现代城市文明,经济的侧重发展,导致乡村文化边缘化,传统武术失去了生息繁衍的乡土环境。传统武术是在一定地域环境内传承的,如河南少林功夫、四川峨眉武术、湖北武当武术等,其包含了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道德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生活习俗,这诸多因素决定了传统武术在文化差异的地域环境下发展的各类武术流派其不同的技击和特点。它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一旦失去地域环境的保护,传统武术就会逐渐失去原本的文化特点,其传承内容也会逐渐偏离。武术在模仿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抛弃了本身的民族特色与优势,模仿体操竞技形式的体操价值取向,逐渐失去传统文化的标识的体育化竞技武术发展迅速,摒弃了传统武术的师徒制传承方式,丢失了传统武术中的文化意涵,武术传统文化被碎片化,传统武术的自然传承空间逐渐消损。

4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传统武术活态传承的展望

4.1 推动传统武术传承人的职业化进程

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人承载着传统武术文化的记忆,是文化传承推动的主轴,但是大多数的乡村武术传承人由于面对经济压力,不得不转职谋生,这极大地影响了武术的传承,一些武术研究学者一度认为:国家需要给予担负着武术传承重任的传承者一定的扶持和鼓励,为传承者提供经济基础保障,从而激发受众的习武激情。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笔者认为武术传承人应探索“以武养武”的传承手段,通过传承方法的创新增强习练传统武术受众的文化自信、提高习练传统武术受众文化自觉,从传承人转化为职业的“武术从业者”,传统武术的传承才算走入正轨。

4.2 师徒传承与班级授课制共进

对于传统武术来说两种传承方式各有利弊,师徒传承虽说是“精耕细作”的教育典范,由于传承人数少、时间长的原因不利于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播,而且其修炼过程太过枯燥无味,这也是当代武术课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原因;而班级授课制对于武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贡献,“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主要以武术技术动作为主体,忽略了武术中武德文化的教育”。[10]班级授课制与师徒制传承并不是对立面,两者可以有机结合。班级授课制是当前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主要体现在学校体系内,以武术教育传承为主力,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加强传统武术中“尊师重道、谦虚礼让、以德服人”的文化教育,而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也正需要年轻的、新鲜的血液。师徒传承则需要增添武术趣味性,来丰富传统武术内容。

4.3 构建乡村武术文化空间

乡村武术空间包含了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道德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生活习俗,这诸多因素决定了传统武术在文化差异的地域环境下发展的各类武术流派其不同的技击和特点。它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一旦失去地域环境的保护,传统武术就会逐渐失去原本的文化特点,其传承内容也会逐渐偏离。首先要推动乡村武术传承人的职业,“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传承人是文化传承推动的主轴”,[11]将传统武术传承工作走向职业化,做到“以武养武”,其次是推动传统武术进入乡村校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武术传承有机结合,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传承,以传统武术为主体构建的现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包含着地域、文化、习俗、传承多因素在内的“乡村武术空间”,可以赋予当地人民一种地方性文化共享,以传统武术特有的口传身教式教育约束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

5 结语

随着乡村发展向城镇的转化,城乡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乡村经济的侧重发展,导致乡村文化边缘化,面对传统武术主体流失、传承方式淡化、文化空间消损的一系列问题,乡村可以说是传统武术的故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消除传统武术的传承危机,首先要推动传统武术传承人的职业转化,其次将师徒传承与班级授课制有机结合,拓展武术传承范围,构建乡村武术文化空间。

猜你喜欢
活态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中华武术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活态文化
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