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更合身
——浅析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1-11-22 03:24
名师在线 2021年7期

叶 格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胡校区),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孔子认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他主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位学生在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正视学生间的差异。而统一的教授、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评价不仅不利于学优生的有效发展,也会加重待优生的学习负担[1]。因此,教师应正视学生差异,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达到“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的目的。为此,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教学对象分层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就要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笔者通过学生在校表现观察、家访、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针对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笔者以考试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再以问卷调查、家访或课堂表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阅读习惯等,从而判断学生的差异;最后把二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整合,并将学生客观、隐形地分为A、B、C 组。A 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较强,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B 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较好,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C 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话。分层是非公开的,同时也是动态的,层级之间可以随时相互流动或转化。

二、预习分层

在学习新课之前,笔者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预习要求。对于C 类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对于B类学生,笔者要求他们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并在书上的空白处简单做几处批注;对于A 类学生,笔者要求他们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抓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并试着向课外发展。

【案例一】在预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时,笔者分别为学生设置了以下预习要求:A 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标出自己的疑问,厘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收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B 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批注,了解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C 类学生读准一类字和二类字,找一找一类字中的多音字或一类字的形近字,再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或成语,将课文多读几遍,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来制订,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由于每位学生在基础水平、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弹性,让每位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争取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与发展,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为此,笔者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为基础层,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第二为提高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运用;第三为发展层,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内所学知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迁移。

【案例二】执教《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第一,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认识蓝线内的9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12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三,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厘清文章脉络;第四,诵读品味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第五,阅读时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教学目标是要求全体学生达到的,C类学生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而第三个和第四个目标则是对B 类学生的要求;A 类学生要能达到第五个目标。

四、课堂教学分层

有了分层目标的设置,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兼顾各层学生。在进行课堂提问时,笔者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有梯度的问题设计不仅能让每名学生各抒己见,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案例三】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在初读课文前,笔者出示了以下问题:(1)小兴安岭在哪儿?(2)小兴安岭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课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小兴安岭的特点?圈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景?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三个问题分别由C、B、A 类学生来回答,尽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五、作业设计分层

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布置不同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笔者注意把握作业的梯度,分别设计提高题、拓展题和基础题来让A、B、C 类学生完成。C 类学生着重巩固基础,鼓励进行课外拓展;B 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设计与课程相关或以外的拓展题,鼓励运用提高;A 类学生设计提高题,或布置与B 类学生同样的作业但给予其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创新。

【案例四】教学小古文《精卫填海》后,笔者分别布置了以下作业:C 类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古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讲精卫填海的故事,阅读关于神话故事的书籍;B 类学生搜集其他小古文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A 类学生写一篇小练笔,要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学完本文的感悟。同时,笔者鼓励学生跨层完成作业。

六、评价分层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在教学中,对C 类学生,笔者以表扬性评价为主,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B 类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评价既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又要指明他们努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激励性评价能让他们发现自己有极大的学习潜力,使其有冲刺更高学习目标的能力;对A 类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在肯定他们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积极拓展,使其保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并不断进取。

七、课后辅导分层

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要求教师务必认真做好“培优”和“补差 ”工作。对于A 类学生,教师应注重个别点拨,加强课内外拓展题和对写作技巧的训练,提升其语文素养;对于B 类学生,应着重指导阅读方法和提升写作水平,并加强课内拓展题的训练;对于C 类学生,重在夯实基础知识,辅导他们订正试卷、作业等,并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逐渐认识到尊重学生差异的重要性。要想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如果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其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就都会朝着良性发展。其实,分层教学不仅对学生有利,对教师也大有裨益。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越频繁,越有针对性,就越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