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教育改革的推行,引发了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诞生与持续发展。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应用渗透,逐步影响了教育机构教育链与专业相关行业产业链的联动,进而实现了二者之间工作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近年,高职院校积极启用产教融合,并积累了一定的应用经验,其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上亦发现了些许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相关教师应以院校与企业协同发展为目标,着手制定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因此,本文对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教融合不仅可丰富高职院校各专业教育内容,进而提升院校办学能力,还能实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从教学质量及长期发展的角度审视,启用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拥有较为积极、正面的影响。以往,院校为保证人才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排课较多,实践课程排课较少,且实践教学的内容亦存有一定的局限。与知名企业进行教学合作,可在充分迎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实际工作中,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期间,学生可从企业提供的时间资源中总结知识要点及重点,重塑自身专业学习的意识,加强个人能力发展的行业针对性。在落实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时,院校教师应做好基础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合理调度,并及时扩充自身对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与掌握。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中,企业实践活动的比重相对较大,但教师始终是整体专业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教职人员优先了解了行业各项实践经验与先进技术,才能在学生当前学习及后期复习中给予相对可靠的教学助力[1]。当前我国各行业发展均呈蓬勃趋势,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即便是技能及知识相对完备的高职校生,其依旧拥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产教融合的实施促进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院校获得了长期合作的专业人才输送地,行业企业亦可在助教活动中优先探寻院校中高素质优质的人才,通过给予其优先录用的特权,保证优质人才的定向“流入”。此种情况下,企业一方面可凭借学生实践教学中充分了解企业技术、知识的优势,节省其入职后的实习引导时间,实现人才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可避免优质专业人才因行业严峻的求职情势转行的人才资源流失情况的产生。
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相对强调技能的培养,此类技能教学内容的构成与更新,往往由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决定。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突破,我国各企业对高级财务人员的需求逐渐呈现。行业相关企业为实现自身健康运营及长久发展,对此类“风向”的转变相对敏感,且具备及时迎合的革新能力。但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涵盖教材及教职人员的双项构成,二者的革新具有滞后性,往往新式行业发展趋势出现很久后,才会逐步渗透到教职人员的教育规划当中。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可有效改善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同步失调”的境况。其中,尽管企业掌握较为全面的会计人才培养资源,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职人员存在“企业实践活动仅为巩固教材理论知识”的错误思想;企业助教工作人员对院校教学活动的安排规律并不熟悉,在此类工作中多听从院校的“指挥”;在此双向因素的影响下,整体产教融合会计人才培养规划不仅呈严重缺乏先驱性的发展状态,而且其教学模式的实行优势亦由此损失大半。
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热潮来临,多数会计企业已逐步展开与之相关的业务建设。在与院校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活动时,必会在实践课程中适当添加此类内容。但管理会计的教学应用,需以实际企业与机构的财政情况为基础。在当前多数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能给予应用的实例相对较少,高职院校教师亦尚未具备此类新式技能的教学能力,仅以企业助教人员提供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模式为准。学生的管理会计技能培养缺乏可靠教学资源的支持,此种境况,终将致使其知识了解度与实践应用度与会计岗位工作需求严重脱节[2]。
尽管当前实现校企合作的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拥有较强的热情,但多数企业依旧以自身正常运营为工作中心。在协助教学方面,企业管理者并未对助教人员教育能力的培养产生关注。在整体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行过程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团队应重视自身校企教学融合的主动性,优先展开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但因院校各项教务工作的影响,会计师团队的产教融合教学实行能力未及时培养。更有甚者,在相对紧张的教务安排影响下,部分院校的会计教师或存在放弃提升产教融合方向教学能力,将此类教学工作全权交予企业的境况。此种境况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后期对企业传授知识、技能的复习,从较为长远的角度来看,教师亦会因此严重耽滞个人教学能力发展。
为实现高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设定便是此类教学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当前行业发展瞬息万变,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及会计专业教职人员应积极探寻会计行业发展变化,联合企业详细制定迎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其中,院校会计教师及企业助教人员应以当前院校学生整体学习素质为计划制定基础,企业助教资源为辅,确定院校会计专业发展方向,从而制定整体实践教学各阶段的小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及阶段目标确定后,院校管理人员可通过校园文化,逐步向学生渗透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行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影响学生重视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及其中蕴含的各类会计知识和技能。此种优化策略的实施,不仅能提升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合理性,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实践教学内的知识框架,通过对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奋进,实现自身各项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优质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完善的教学体系,是保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在规划此类内容时,院校教职员工及企业助教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实践课程教学应以当前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为依据,教师需从中挑取学生容易掌握的内容为优先传授点,挑取实践难点作为课堂传授重点,并在后期让学生完善梳理,进而进行完整流程的操作展示,验证相关知识的切实掌握。其次,当前会计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相对普及,部分地区的会计工作或者涉及电子凭证的应用,因此在当前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应适当进行常用财务软件知识的拓展教学。最后,院校可联合企业邀请会计行业名家莅临院校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讲座,向学生传输自身多年来总结的会计工作经验,与院校和企业一同展望行业发展前景,探寻发展趋势,同步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及教育规划的协助,以此加强产教融合的施行效力。
在产教融合的实行过程中,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多会建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在此地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均具有极强的岗位联动性。受当前管理会计应用趋势的影响,院校可利用自身与企业合作及实训基地设施完备等优势,与企业协同构建面向学生的会计工作实践平台。期间,院校需优先建立平台应用的实践训练体系,进而通过岗位共通性较强的模拟训练着重加强会计专业人才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此类平台的应用,学生可体验岗位工作对财会人员的真实要求,并在其中获得课堂学习无法提供的珍贵实践体验,促成学生向会计专业人才发展的思想与素质的转变。
产教融合的稳步实行,需建立在岗位实践知识完备的师资团队之上。因此,院校应该结合校内实际情况,带领会计教师专业团队进行岗位实践知识的相关培训。当前多数高职院校职业教师,均未具备会计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通过此类培训,教师可实现对会计工作流程及行业动态的切实了解,并可在后期的产教融合教学实践中,协助企业助教人员进行部分专业知识的教学优化,加强学生对此类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亦可凭借自身的受训经验,从学生视角审视当前实践教学的难点和要点,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升实践知识的内化效率。
总的来说,为迎合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阶段性应用过后,相关教职员工应着重分析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而通过实行迎合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职业导向,设置课程教学体系;落实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实践平台;强化师资能力,适应产教融合需求等策略,逐步构建多元化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为合作企业乃至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全面发展型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