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东峰,梁宇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1)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商业银行是以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形式进行商业活动,主要是通过收集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些经营活动获取收益。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由于各种风险导致的危机使自身经济受损,承受利益损失。因此,有效地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历了漫长的改革演变过程,风险管理随之从无到有。20 世纪80 年代末,商业银行由于仍受到很强的国家计划的限制,还未进行任何有关风险的防范。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国家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实现了政策与商业分离,尽管这时国家已经对贷款规模及利率汇率实现管控,但经营损失还是由国家负担,因此银行经营也不存在较大风险。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国有的独资商业银行成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自此至今,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与世界金融联系更加紧密。5 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其中,风险管理作为银行核心能力,变化最为突出。
虽然商业银行在近几年中应对风险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在风险控制及防止风险扩散方面,商业银行做得还远远不够,商业银行仍面临几个方面的风险威胁。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协议Ⅱ》,银行风险由3 种风险组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据统计,信用风险占银行面临的总体威胁的60%。因此,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重要的挑战,信用风险评估越来越受到大量学术研究的关注。信用风险被定义为涉及未来损失的指标。它是由于客户没有履行其财务义务而造成的银行利润损失。银行做出错误的信贷决策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错误的代价可能会非常高昂。相比之下,信贷的合理配置是银行的利益所在,被认为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从银行经营的显著特征来看,信用是基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存在大量不良资产、贷款系统杂乱、资产结构不够多元化、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上。目前为止,虽然商业银行仍属于盈利高的企业,但是我们必须对商业银行表现出的信用风险的一系列问题采取防范措施,这样能大大降低商业银行引发风险危机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是金融体系中较常见的风险,它是由金融资产价格变化引发的,市场风险通常是指利息风险和汇率风险。
(1)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变化进而影响银行市值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在过往受国家限制时间较久,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同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率风险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逐渐扩大。
(2)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是由汇率波动导致的货币或负债的价值损失的不确定性。随着银行业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上升,商业银行外国资产和负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银行的汇率风险也会逐渐增加。
巴塞尔委员会将因为内部操作、职员、系统或管理缺陷而导致的银行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称之为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治理失误、司法漏洞、外部工作人员恶意欺诈、电子系统故障或者被入侵和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可能会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风险。此外,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种类增多,流程复杂,金融产品多样化,使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操作环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因此更难把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与前两种风险相比较而言,略有不同。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和经营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同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控制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操作风险的行动,包括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和实施强制问责。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应对操作风险方面还是略显经验不足,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了可乘之机。
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意识,正确把握业务流程的每一个关键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如为商业银行包括各部门、不同业务和产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自身的敏感度,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加强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当然在整个商业环境中进行风险管理时,就必须事先明确风险,这就需要突出监管机构角色的重要性,监管机构应当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监管机构的重大作用还体现在如若遇到重大风险危机,监管机构应及时地制订专业的解决方案,以此减少商业银行乃至国家经济的损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是金融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金融繁荣最重要的一环。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控制原则、理念、制度和方法的培训,从而不断强化人员的风险意识,这是一个有效增强风险管理的途径。在商业银行做好自身风险管理的同时,还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金融风险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要求,并同其他金融行业的参与者共同做树立社会良好信誉的倡导者,促进诚信社会的建立,人人讲信誉,人人做健康金融的推动者。
在银行经营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存在大量不良贷款。尽管形成这些不良贷款的过程非常复杂,但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低下显然是最重要的原因。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会使银行准确地把握和应对各种风险出现的可能,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改善了如今应对风险管理的“事后监督多,事前防范少”的局面,是一种能够防止未来不良贷款大量产生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银行定期对外公开重要信息,和发布业绩报告都是各商业银行准确核算领域中的关键信息,还要接受会计师审计和投资者、分析师、交易所、中介机构等监督,这些信息都是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时最重要的资源。除此之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容纳更多的与风险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使得对风险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分析能力。有了健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决策者掌握更多风险信息,这些风险信息是应对风险的武器,决策者会据此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银行的资本结构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如风险管理组织的部门架构、人员安排、绩效考核等,以适应银行的实际境况,这样也有利于风险管理机构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力。(2)提高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模型,从定型和定量两个维度去全面分析银行可能会面临的不同风险,最大程度防止银行发生风险危机。(3)风险与收益并存是商业银行的现实生态。商业银行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采纳基于商业的风险管理系统模式,进而建立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风险管理系统。此外,良好的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组织通过有效控制所有银行部门的风险来进行全面的银行风险管理,这就要求风险管理组织的协调与配合,这点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既离不开丰富的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又不能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推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进程中,一方面应加强有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开拓进取;另一方面要紧扣国家金融风险调控的政策方针,推动金融业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个过程是发展和探索的过程,非常艰难甚至很曲折。因此,既要积极稳妥地大胆实践探索,又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加以完善,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同时促进我国金融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