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航天型号合同履约能力的思考

2021-11-22 00:21邓利存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工业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型号节点情况

邓利存等*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型号合同是用户与承研、承制单位依据航天型号科研生产工作项目内容,按照双方约定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一种契约,并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合同规定了型号科研生产工作内容,约定了型号任务完成的节点计划,涵盖研制课题、产品配套、试验项目、交付时间等,明确了总经费额度,并作为合同执行、年度经费到款及经费拨付的依据。合同履约是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时间节点,做好顶层策划,分析履约风险,分解落实计划节点,并将合同中约定的事项有效传递给研制生产单位,组织各单位按照合同节点要求完成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并与分系统单位签订分合同。

一、用户对合同履约的要求

随着用户对合同监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合同的实施质量、技术状态、进度、费用、售后服务等进行监督,同时加大对合同节点考核力度的监管,对合同履行问题处理能力、承制单位履约信誉等级等进行评定,实现对合同履约过程有效的监管,防控合同履约风险,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用户按照合同约定计划,定期对合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计划进度出现偏差和影响合同履约的问题及时提醒,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用户组织实施合同节点考核工作,对合同节点要求达成的情况,合同节点涉及的质量、进度、费用和风险管控情况,合同履约中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进行考核,给出合同履约节点考核意见,并作为用户支付合同经费的重要依据。

用户依据合同执行情况,定期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通报,按照合同违约程度轻重开展合同处罚工作,一方面是监督和指导乙方按期完成合同,另一方面是引起乙方的高度重视,“压准压实”责任,提前分析合同履约存在的问题,降低合同履约风险,按计划完成合同履约工作。

二、合同履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19 年以来,研究院在按时完成合同计划节点方面仍存在不足,大约有11.6%的合同不能按期履约完成,有13.6%的合同节点不能按合同约定的计划时间完成。总体来看,合同履约滞后已导致型号任务计划推迟,影响型号任务按期完成;型号经营结算滞后,影响合同履约诚信,对产品成本、资金成本控制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影响合同履约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对合同履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以前,合同签订及履约更多层面是对型号科研生产过程涉及的项目和经费进行的约定,是支撑合同经费到款的依据。承研、承制单位对合同执行情况、合同履约风险、合同违约法律后果等重视程度不够,对合同履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严格规范合同履约工作的意识淡薄。随着航天产品的飞快发展,在新形势下合同履约工作已经成为型号科研生产工作的重要部分,不重视合同履约工作,不提高合同履约意识,已经影响了型号工作的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型号任务按时完成。

二是对合同履约风险辨识不够。与用户签订合同时,对完成型号任务的能力和时间分析不够深入,对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认识不全面,淡化了全面深入分析合同履约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意识,只关注合同经费额度和合同节点付款情况,盲目与用户签订合同,导致合同签订不严肃。合同执行过程中,合同约定节点推迟,合同经费超支,导致合同履约不规范,不能按照合同节点按时完成任务,不能及时与用户沟通协调,不能及时反映合同执行的客观情况,导致合同违约追责不及时。

三是合同履约与现有能力不匹配。当前,型号任务繁重,飞行试验安排密集,型号研制生产任务达到空前高峰,科研生产任务形势异常严峻,按计划完成任务的压力巨大。对应型号任务,合同签订也大量增加,任务需求与现有科研生产资源保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在产品生产线、场地资源保障、人力资源配置、试验资源保障等方面都需加强,对科研生产能力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合同履约与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不匹配。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与合同履约结合不紧密,日常科研生产管理中不能及时反映合同履约进展情况,各单位实际执行情况脱离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导致合同履约不能落地,责任不能落实,没有确实的抓手,给合同履约带来不利影响。

五是合同履约缺少信息化管理手段。合同签订、履约、完结的信息化管理还比较落后,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合同履约进展情况,缺少合同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和方法,合同签订信息缺失、不掌握合同执行情况,导致无法获取合同履约进展,只能在反映合同执行情况时临时集中统计,信息统计不全面、合同信息采集不彻底,导致合同履约问题频发。

六是合同履约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合同签订后,对合同履约情况、进展情况与用户的沟通不及时、不全面、不主动,缺乏向用户及时全面汇报合同进展的履约意识,给用户带来掌握合同履约信息不完整、对合同的整体履约情况掌控不全面的影响,为用户及时处理合同中出现的问题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合同履约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对合同按期完成带来影响。

三、后续合同履约工作建议

1.提高履约意识,做好后续合同履约工作

随着用户对合同履约工作的法制化观念转变,要及时转变合同履约工作方法,将合同计划纳入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中,强化合同履约意识,提高对合同履约的重视程度,强化主责、首责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诚信力度,按照与用户签订的合同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合同执行,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后续合同履约工作。

2.严格计划考核,提高计划执行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优化合同计划管理考核体系,深入研究计划执行奖惩管理办法,将合同履约计划纳入科研生产计划管理,并加大对重大节点的监控及推进落实,对计划推迟的责任型号、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强化型号对计划严肃性的认识;持续开展合同履约计划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划管理过程的问题,强化合同执行计划的管控,定期对合同执行计划实施动态监督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采取措施调整计划;建立合同履约风险预警机制,对存在履约风险的合同定期进行通报和预警,促进合同履约工作的按期完成;严格合同履约调整工作,针对严重拖期的合同项目,执行逐级上报制度和审批制度;建立合同信息化软件数据库,及时录入、更新、反馈合同履约执行情况,利用软件信息化平台管理方法,提升合同履约管理能力,高效解决合同履约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合同源头管控,充分开展合同签订前的任务能力分析

与用户签订合同前,充分进行任务能力分析和履约风险分析,结合各有关单位的当前型号任务承担情况以及生产能力和各类资源保障能力,对于确实不能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履约的合同,要与用户和各承研、承制单位深入沟通,在合理可行的基础上对签订合同的模式和方式以及合同履约节点设置与各方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因盲目、慌乱、单一追求利益而签订不可能按期完成的合同。对于已经出现超期和履约风险的合同,更要与用户沟通,与各承研、承制单位协调推进,找到超期和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及时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对有关合同条款进行调整和变更。

4.加强外协产品管控,促进产品齐套时间

针对合同履约和计划执行,建立关键短线产品专项协调机制,制定院级年度需求与单位生产交付计划精细化管控表格,定期组织协调会,专项协调检查生产进度,及时解决产品进度不满足合同履约要求的问题。加快全级次供应商体系建设,依托计划配套和合同管理,加强全级次供应商管理要求的传递与落实,明确乙方配套单位对下游供应商进度和质量管控的主体责任。强化外协产品质量管理,落实产品研制及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做好质量过程记录,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强化信息反馈、信息跟踪、综合管理,落实综合保障,促进外协配套产品齐套完成时间。

5.加强与用户协调,强化合同输入条件的及时性

针对当前型号“三边”状态带来的种种问题,对已经签订的合同和准备签订的合同,进一步加强与用户及上级机关的沟通协调和确认,及时汇报、充分沟通、定期交流,对型号技术状态和计划进行进一步确认,明确任务安排、落实任务保障,与用户共同制定确保完成合同履约的措施,为确保完成合同标的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与用户关于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项对接机制和定期汇报沟通机制,推动包括检验验收、短线瓶颈等影响合同履约的重大问题解决。

6.加强横向合同管控,落实航天产品合同管理要求

强化研究院航天产品合同管理办法的落实,制定横向市场开发管理要求和细则,进一步强化院属各单位在横向市场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备案要求落实,进一步强化研究院航天产品合同管理办法在院属各单位的执行力度,防止出现各单位横向市场合同履约风险以及资源占用对纵向任务的影响冲击。强化合同签订责任单位与院级机关的沟通协调,强化合同主体抓总能力及合同执行能力。

合同履约是按期完成型号任务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研究院要高度重视合同履约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合同履约意识,坚持眼睛向内,深入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合同履约管理能力,及时与用户沟通合同节点完成情况,确保合同节点履约完成率达到100%,为航天企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提供支撑,为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和“双一流”目标的早日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型号节点情况
2022年7月主要家用电器产品前10名型号价格变动分析
基于RSSI测距的最大似然估计的节点定位算法
航天型号研制配套计划管理的思考
分区域的树型多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一种基于能量和区域密度的LEACH算法的改进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