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平 赵婉兵[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近日有幸入手一本生态电影研究新作《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的终极之问》(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以下称“《何》著”),这是刘文良教授和李若梅教授共同完成的一部“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侧重于诠释中国当代生态电影的发展,探索生态电影创作与欣赏的规律、方法与技巧,解读优秀生态电影作品。细品之后,不禁被这样一部生态电影解析和生态文明倡导之作所打动,产生了一种想要点评几句的冲动。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为生态保护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方面是党和国家精准施策、精心治理的结果,也是广大百姓积极配合、戮力建设的结果。政府从对生态破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重拳出击,老百姓从对环境污染麻木不仁到义愤填膺,离不开近年来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积极的生态宣传。生态影视,即是生态宣传的一种有效途径和一个重要阵地。
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地需要建设生态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就内蕴着“生态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绿水青山“生态梦”的实现,除了党和国家在生态环保上出台有力政策和举措、实施强力治理外,更需要全体公民不断强化和提升自己的生态意识。生态文艺,作为一碗陶冶心灵、升华思想境界的“鸡汤”,在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生态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态文艺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电影,更以其光影媒质的特殊载体形式深受消费者青睐,自然也就成为生态思想宣传、生态保护展示的重要阵地。”近些年来,生态影视正在以一种清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既能带给观众审美的愉悦,又能带给观众生态环保、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启迪。而以研究生态电影为主旨的《何》著的推出,正是契合这一清新的生态话题,激发影视创作者和消费者更多地关注生态影视、提升生态意识、强化生态自觉。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研究生态影视,我们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研究中总结生态影视的创作规律,争取能对生态影视自身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裨益;二是通过介绍和解读生态影视,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生态电影和电视节目,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和增强生态意识以及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何》著针对当前生态电影创作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有助于生态电影创作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创作水平;同时,又通过生态电影作品解读与批评的规律探索,从文艺角度传播生态理念和生态知识,为人们正确欣赏和评价生态电影提供某些启发,也为人们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提升生态素养提供精神泉源。这对于促进生态电影创作和引导生态电影欣赏,对于繁荣和发展生态电影、引领生态电影深入生态保护阵地,对于培养和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4年10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就是要扎根生活,反映人民的需求、回馈社会滋养。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出版“前言”中指出,组织遴选并资助出版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其目的就是激发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推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把‘学术语言’转化成‘群众语言’,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真正让党的理论政策鲜活起来,让社会科学知识生动起来,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生态越来越脆弱的国家,取得了凤凰涅槃式的生态治理战果。《何》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对生态电影进行解析、导读与推介,为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生态梦”的实现大力地鼓与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何》著的出版也正是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
作为一部“社科普及读物”,《何》著就生态电影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解读,内容非常丰富。前面五章主要从相对宏观的角度,阐释生态电影的基本知识。《何》著从生态文明呼唤文艺的“绿色”责任说起,指出生态电影的兴起对于中国文艺的蓬勃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后,在分析当前影视文化异化趋势的基础上阐释生态电影的崛起,从“揭示与批判”“反思与建构”两个角度研究生态电影的生态旨趣。接着,从“终极关怀”的角度诠释生态电影的价值追求与主题表现,呼吁人类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态序位,探求诗意生存的理想之途,探索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和生存价值。进一步地,从叙事与审美的角度阐释生态电影的本质,指出生态电影往往巧妙选择故事的叙述视角,合理安排叙事结构,渲染特效音乐,设置至美瞬间,塑造出有血有肉的电影形象,通过增强故事性而强化叙事魅力。再接着,阐释生态纪录片与生态故事片这两种生态电影惯常存在的基本形式,指出生态故事片和生态纪录片虽然具有原则性的区别,但更体现出彼此靠拢、相互融合借鉴的发展趋势。从第六章开始,主要着眼于微观的角度阐释生态电影创作的某些核心和关键问题。首先,结合案例研究公益微电影“商机”与艺术的契合之道,探讨生态微电影“微言博义”的艺术机理。接着,以生动的案例阐释生态动画这样一种“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独特电影形式。然后,以小说《狼图腾》的电影改编为例,辩证地分析生态电影改编的成功和缺失,诠释生态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规律和方法。再接着,以生态电影《平衡》《可可西里》《河长》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看自然”专栏为例,阐释生态电影实质上是“生态”与“人性”的交相辉映,承载着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职责。最后,以“余论”的方式进一步探讨了“生态影视创作的困惑与超越”,为当下生态电影和生态电视节目走出误区和困境探寻适当途径和对策,从而将生态电影研究带到一个“高潮”。整个著作循序渐进、内容丰盈、结构严谨,体现出非常严谨的体系性。
生态电影,最先兴起于国外,生态批评,同样可以看成是舶来品。难能可贵的是,在西方生态批评强势话语的语境下,《何》著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探讨生态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紧密贴合十九大报告、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开展生态电影研究,始终坚持“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研究原则,重视中国国情,突出本土资源和话语特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症下药”。《何》著生态电影创作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奠基于本土资源和中国话语,具有比较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对中国生态批评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也为进一步充实和深化当代电影创作理论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国的生态电影,尽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跟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可能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依然有大量生态影视资源值得我们探讨。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推介,失败的教训更值得我们引以为鉴。《何》著第六章“‘微言博义’的生态公益微电影”,结合案例研究中国公益微电影“商机”与艺术的契合之道,特别探讨我国生态微电影“微言博义”的艺术之道。第七章“生态动画的‘中国元素’情结”研究指出,生态动画是生态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国产动画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坚持“原创为先、品牌为本、绿色为径”的原则,要善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技、艺相生融会生态思想。国产动画必须科学地运用“中国元素”,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特色为动画艺术的原创性奠基。要善于开掘中国题材,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优秀的中华文明与民族精魂;要善于从传统水墨、年画、刺绣、皮影、剪纸等本土艺术中汲取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营造新奇而独特的视觉体验;要重视传统元素与时代因子的有机结合,探索中国元素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方式。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作者浓烈的本土话语意识,为我国生态电影自立于世界电影艺术之林树立自信。
《何》著参加2020年度“湖南省社科普及读物出版资助”的角逐,最终脱颖而出顺利立项。作为一部“社科普及读物”,《何》著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致力于传播生态影视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体现出很好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融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首先,讲求宏微贯通,注重点面结合。《何》著着眼于面,立足于点,寻求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既从宏观上把握生态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也从微观上探讨生态电影创作的具体问题和解决之道,从案例研究的角度探讨生态电影鉴赏与批评的规律与方法。既论述“生态电影创新发展的‘中国梦’”这样的宏大主题,也从微观角度以诸多影片为例阐析生态电影“生态与人性的交相辉映”。既述说生态电影的兴起与发展、叙事与审美等共性理论,也解读诸如生态微电影、生态动画等电影种别。正是这样点面结合的方式,让生态电影的理论阐释与作品解读更具说服力。理论诠释的背后往往都有着案例的支撑,而这些案例正是理论深入浅出的重要“解说员”,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让我们愿意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奇猎胜,也让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强调时代意识,契合大众审美。《何》著始终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和中国梦作为贯穿线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机地融入著作中,同时将微电影、生态动画等比较切合大众审美趣味的电影形式作为重点解读对象。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随着媒体融合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微电影这样一种更好契合人们快节奏生活,更容易占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娱乐方式,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这种背景下,以微短、灵活为优势的生态微电影也就应运而生。《何》著设“生态微电影”专章,分别从“多元化的生态题材突破‘微片长’”“艺术化的情节设计演绎‘微制作’”“纯朴化的生态情怀充盈‘微镜头’”阐释生态微电影破“微”之囿、见微知著的艺术规律。既提炼生态微电影这样一种受众面很广的电影艺术的创作技艺,也指导观众如何更好地从生态微电影中获取艺术享受。
第三,敢批评敢说不,指导意义突出。《何》著一定程度打破了现今生态影视研究“报喜不报忧”的惯常格局,辩证分析生态电影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探索化解之道,以期为人们创作和欣赏生态电影提供更加科学的参照系。正因为生态电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也正因为生态电影之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于生态电影的评价几乎就是“一边倒”式地唱赞歌。而实际上,我国的生态电影还比较稚嫩,存在很多的不成熟需要我们去完善和完美它。《何》著却敢于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生态电影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揭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在“生态影视创作的困惑与超越”一章中,作者深刻地指出,目前生态电影需要在“让题材视野不再狭窄化”“让生态主题不再概念化”“敢于面对不断升级的生态矛盾”等几个维度探讨了生态电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危机意识’应取代‘取悦大众’”“‘解决问题’应取代‘表面揭露’”“‘正面引导’成为‘舆论监督’的一部分”等维度探讨了生态电视节目如何走出尴尬之境。正是这样的毫不留情,也正是这样的建言献策,能更好地指导和引领生态影视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第四,平实化接地气,普及空间广大。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地球人,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环保行为的实施是每一位地球人的责任,《何》著意欲通过这一专著打动更多人士,引领更广泛的群众心甘情愿地融入生态环保阵营,自然也就不能高高在上地指手画脚,不能以矜持的姿态卖弄一些专业术语。《何》著能够顺利入选“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除了选题和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之外,也在于其突出的“普及性”,即使在进行理论阐释时,也尽可能有意识地摒弃学术研究中常见的“艰深”,注重深入浅出,注重图文并茂。语言文字尽可能做到平实化、接地气,尽量减少专业性太强的学术概念,向可读性靠拢,以适应“普及读物”的要求,适应广大群众阅读,从而也就使得它“普及”的空间更大、惠及面更广。“中国梦的实现,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既是一个憧憬,也是一份责任。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担当,虽然有大有小,但只要是正能量,便都可以成为梦想之厦的一块砖、一块泥。文学家、艺术家要善于发掘脚下这块熟悉的土地所蕴藏的正能量,发现身边普通群众的真善美,表现他们身上对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老实说,诸如此类的“大实话”,更容易让人心生亲切,更容易让人乐于品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了卓越成效。跟一般电影相比,生态电影的呈现规律和技巧有着一些差异。为了能够让观众更好地进行生态电影欣赏,进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生态意识、升华生态道德境界,非常需要有一些关于生态影视创作和欣赏的引导性研究。《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的终极之问》就是这样一部引导之作。著作主要从生态电影创作和生态影片赏析两个角度,对生态电影的基本理论以及创作和欣赏(批评)规律进行了探索与诠释,期待对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生态电影创作和摄制有所助益,对观众更好地欣赏生态电影有所启发。可以预见,在未来影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电影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生态电影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影视事业需要有更多的学术研究者参与进来,积极探索生态影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理论研究者能够获取必要的学术启发,让生态电影创作者进一步坚定前行的脚步,让影视消费者掌握更多的生态影视知识并于欣赏玩味中收获更多的生态教益,为生态文明建设,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