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与发展
——从俄罗斯电影看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021-11-22 13:30赵敏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00
名作欣赏 2021年33期

⊙赵敏[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430000]

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从视、听感官上对民族文化的一种阐释。作为本国文化外宣的一种重要手段,电影传递了民族的价值定位和思维方式。在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俄罗斯电影致力于构建大国形象、民族精神,加强了不同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文化认同,促进了俄罗斯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一、俄罗斯电影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阶段及文化影响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从苏联引进了一大批电影,如《斯大林格勒战役》《星星敢死队》等。从1949 年到 1959 年这十年间,中国内地引进和译制的外国电影,数量是520 部(故事片),其中苏联有264 部(所占比例接近二分之一);随着苏联电影涌入中国电影市场,苏联文化被广泛地介绍中国。苏联电影的引进让中国观众了解了苏联的衣食住行文化,各种俄语外来词如“大列巴”“格瓦斯”“布拉吉”也进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俄源外来词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当时的中文词汇库,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各种影视化的名著加强了中国人对苏联文学、艺术文化的了解,随着影视化名著电影的广泛公映,让一大批普通百姓了解了苏联文化;“男的叫斯基,女的叫耶娃”这一脍炙人口的总结更是表现了中国人民从电影中获得的对苏联人名最通俗的认识。

20 世纪50 年代末到苏联解体后初期,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一波三折。20 世纪50 年代末到70 年代,从统计的数据来看,传入中国的苏联电影数量明显减少,苏联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但前期传入中国的苏联电影仍旧在文化传播上发挥着余热。20 世纪80 年代,两国间电影领域的交流又变得频繁。当时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内部观摩片大部分是苏联电影。如《雁南飞》《第四十一》《伊万的童年》等。《解放》《秋天的马拉松》《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人的车站》《战地浪漫曲》等影片就是这时传入并呈现给国内观众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本国经济政治环境的动荡导致本国电影产业的衰败,“苏联电影”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在这样恶劣的发展环境下,俄罗斯电影不乏佳作,突出重围,获得中国观众好评,如电影《烈日灼人》《高加索的俘虏》《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等。这些电影不同于一开始传入中国的苏联电影,不再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展现了俄罗斯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对民族精神的探索。这些电影在中国观众面前构建起一个睿智深沉、善于思考的俄罗斯大国形象,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担当与责任。

21 世纪以来,针对俄罗斯电影市场萧条的境况,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拨款扶植电影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俄罗斯电影业发展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投资方式的多元化,除了国家投资电影外,民营公司、银行、电视台乃至外国企业家开始涉足电影业。从这一时期起,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传播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2005 年第八届长春电影节,《拳坛暗影》《最后的周末》《采石头的时间》等三部俄罗斯影片大获好评,2006 年由俄罗斯普京下令拍摄,以真实事件“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改编而成的间谍动作片《生死倒计时》在中国上映。这些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展现了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重新复苏,随之而来的“俄流”文化也初现端倪,这一时期的俄罗斯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塑造的“俄罗斯硬汉形象”也深入中国观众的内心。

二、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及文化影响力

(一)电影题材更加丰富,呈现多样化特征

相较于之前俄罗斯传入中国的战争片、影视化的名著等,目前在中国传播的俄罗斯电影题材大大丰富,有体育题材的《绝杀慕尼黑》、科幻题材的《莫斯科陷落》、社会题材的《危楼愚夫》等。这些电影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扭转了中国观众对俄罗斯的单一印象,展现了新时代俄罗斯更加全面的国家和民族形象。正是借助这些类型多元化的俄罗斯电影的传播,中国人民对俄罗斯的印象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无情哈拉少”“小鸟伏特加”“战斗民族”“普京大帝”这些词语成为网络热词。除此之外,“大头娃娃巧克力”“紫皮糖”“伏特加”“鱼子酱”等俄罗斯特产也从电影中走出,成为风靡中国的特色食品,甚至在许多中国电影中,出现了不少俄罗斯元素。在2020 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有一个故事单元就讲述了由著名喜剧演员沈腾扮演的马亮书记一角,放弃去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院学习的机会,深入农村扶贫的故事。为了向怀孕的爱人隐瞒扶贫这一消息,马亮将自己每次视频通话的宿舍改造为带有浓厚俄罗斯风情的背景,并且频繁和室友练习俄语。在电影中,马亮宿舍里俄罗斯图案的头巾、套娃、俄罗斯风景油画,甚至还有苏联第一美人伊琳娜·阿尔费罗娃的画像,这些电影中的俄罗斯元素展现了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入传播。

(二)经典电影,新兴电影平分秋色

苏联的很多老电影如 《战争与和平》(1966 年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 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如今仍然受到很多俄语学习者与俄语爱好者的追捧,成为语言学习、文化熏陶的一大有力工具,也吸引着对苏联文化、文学作品感兴趣的中国观众,这些经典老电影占据着在中国传播的俄罗斯电影中的大部分比例。新兴电影更多的是吸引了各类观众的兴趣,电影《绝杀慕尼黑》《危楼愚夫》是近年广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俄罗斯电影的典型代表。《绝杀慕尼黑》于2019 年6 月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1972 年苏联篮球队打败美国篮球队的真实历史,创造了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新纪录。有学者依据NLPIR 分析平台整理了豆瓣影评对《绝杀慕尼黑》的评价,其中正面情感倾向的评价占比72.5%,其中不少影评涉及俄罗斯民族精神、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俄罗斯的英雄主义等方面。更有学者表示,《绝杀慕尼黑》不仅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固有的战斗到底的民族精神和端正的政治立场,更通过塑造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形象鲜明地传达了新时代俄罗斯人民应该继承的精神风貌。

(三)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有份额少,缺乏资源整合,传播途径单一

尽管总体看来,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但就俄罗斯电影在中国传播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不足。经典老电影在传播俄罗斯文化这一方面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中国现在各大影视平台(爱奇艺、芒果TV、哔哩哔哩弹幕网等)上的俄罗斯电影资源做了粗略统计,很多老电影无法在这些中国观众习惯使用的平台上查找到,反而是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还留存着一些资源,而且大部分资源都存在部分内容缺失、画质较差、字幕翻译难以理解等问题,降低了电影质量。此外,俄罗斯电影在中国影院上映时的排片率也堪忧,缺乏像中国电影一样成熟的宣传体制,以俄语为载体的俄罗斯电影作品,因其语言的传播度不高,各大电影商出于市场利益的考虑,没有意向购买相关电影的版权,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俄罗斯电影知名度的提高,使电影在俄罗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作用削弱。

三、对俄罗斯电影和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思考

现如今,中俄两国逐步深化的友好关系、日益密切的经济贸易、借助互联网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俄罗斯文化等因素都为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为了促进俄罗斯电影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整合资源,增加引进数量,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新媒体等新的传播途径

首先,从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各大知名影视平台上,俄罗斯电影资源是十分缺乏的。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俄罗斯电影资源,整合到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影视平台,为喜爱俄罗斯电影或对俄罗斯文化感兴趣的中国观众提供便利。其次,各大电影商、影视平台应该关注到日益发展的俄罗斯电影,增加俄罗斯电影的引进数量,或者可以跟随俄罗斯电影的合拍热,以中国电影人的身份参与到俄罗斯电影的合拍中。经验和数据表明,中俄合拍电影是有广阔市场的,比如2015年上映的讲述中俄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历史电影《战火中的芭蕾》;2019 年上映的展现“俄式岳父”和“上海女婿”斗智斗勇的喜剧电影《战斗民族养成记》,都获得了不错反响。同时,俄罗斯电影在上映前期可以借助中国观众所熟悉的电影宣传方式,采用在各大城市进行路演的方式,利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还可以在电视频道、电影院进行广告的投放,以此加大宣传力度。除此之外,近年中国短视频、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吸引了不少俄罗斯博主的入驻,越来越多的人也借助这些途径了解俄罗斯文化,可以通过剪辑将一些俄罗斯电影的经典片段投放到这些平台,扩大俄罗斯电影的影响力。同理,俄罗斯文化的传播也可以借助这些新平台,实现更加快速、深入的传播。

(二)抓住特色,借助文化思维定式

提起俄罗斯电影,大家肯定会想到“战争”“文学”“经典”等词语,提起俄罗斯,大家会想到“战斗民族”“红场”“普京”等词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让本民族最有特色的文化走出去,俄罗斯电影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就是要基于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借助中国观众对俄罗斯电影和文化的“固有印象”,进一步不断深化,构建起对俄罗斯文化的全面了解。例如目前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韩流”“日流”,因为韩国、日本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相似性,更容易让中国人民接受,而俄罗斯文化因为其历史沿革、国情,带有区别于亚洲文化的“欧洲性”,俄罗斯文化中的宗教、戏剧、芭蕾等因素,始终只有少部分了解相关知识的人才能接受并理解,对于大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来说,俄罗斯文化比较难以理解。但是与“韩流”“日流”不同的俄罗斯民族文化,能够给中国人民带来新鲜感、独特感,让观众在电影传播、文化交流的环节中感受到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俄罗斯电影在传播过程中应该抓住并展现这些特色,展现出独属于“战斗民族”的民族文化。

(三)进行本土化翻译,提高影片质量

由于中俄语言以及文化的差异也显得特别突出,所谓本土化翻译就是基于中国观众对俄罗斯文化了解的基本情况进行翻译。很多俄罗斯电影在中国上映时,没有考虑到大部分中国观众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情况,对电影译名、台词都没有从中国观众的角度去进行本土化翻译,从而导致一些观众无法理解台词的内涵。比如电影《绝杀慕尼黑》,俄语原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虽然该译名反映了故事背景为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但联想到以前传入的俄罗斯电影,许多观众易误以为该片为战争片,从而失去观看兴趣,并且该电影名的译制完全脱离了俄语,无法让观众感受到俄语原生的语言之美。再如电影《战斗民族养成记》,俄罗斯岳父在向上海女婿介绍自己时说道:“我叫阿纳托利,你可以叫我阿纳托利·阿纳托利耶维奇。”很多观众都表示对该名字难以记忆,难以理解,电影字幕也没有任何补充解释。但其实其中只涉及特别小的一个俄罗斯人名的称呼礼节文化,俄罗斯人名由名、父称、姓三部分组成,对上级、长辈称呼名加父称表示尊敬。这两个例子都体现了翻译对电影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国,俄语这样的语言属于“小语种”,能够真正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人并不多,对俄罗斯电影的翻译应该考虑到大部分观众的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状况,不要让语言成为电影和文化传播的障碍。

四、总结

现如今中俄各方面联系日益密切的关系来看,俄罗斯电影和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但在怀抱这种美好前景的同时,俄罗斯电影生产商也应该看到俄罗斯电影在中国传播的困境,改进不足,提高影片质量。俄罗斯在新时代致力于借助影视作品重构国家形象,电影是其中重要的媒介。同时我们也应当多加反思,借鉴经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