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话语与人性化的关怀
——重读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

2021-11-22 13:30左婧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名作欣赏 2021年33期

⊙左婧[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颇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作者以一个母亲被损害、被压迫的不幸经历反映了流传已久的“典妻”陋习给旧社会底层人民造成的创伤,揭示了女性在这场交易中的悲剧命运。巴赫金曾经说过“任何艺术符号都充斥着倾向性,都是意识形态角斗的战场”,《为奴隶的母亲》那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独特的题材和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都令这篇小说渗透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此外,柔石在1930年的活动以及他“左联五烈士”的标签,更使得人们在考察这篇小说时难以避开对其意识形态的讨论,甚至于还有一些学者将《为奴隶的母亲》视为柔石“从小资产阶级作家到无产阶级左翼作家‘转换方向’时期的作品”,给予它政治化的考量。显然,意识形态话语在《为奴隶的母亲》这篇小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柔石通过刻画封建男权、封建阶级以及封建思想观念对女性的压迫道出了旧社会女性的悲哀。与此同时,柔石也没有仅从意识形态话语出发而抛弃对人性的体察,在人性化的关怀视角下,小说所讲述的母爱悲剧具有了更加真实而又感人的力量。

一、多重压迫下的女性失语

作为典妻交易中的关键人物,女主人公的名字从始至终不曾出现,作者要么以第三人称的“她”来指代,要么借人物之口称呼她为“他底妻”“春宝娘”,总之,女主人公被周围人打上了一系列的标签,有的关涉妻子身份,有的指向母亲角色,但唯独没有人关注她本身。在这场悲剧中女主人公一直在场,可是到了涉及自身命运的重要时刻,她却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进而在失语中失去了自我。通过小说女主人公在场和失语的鲜明对比,柔石巧妙地暴露出封建男权和剥削阶级对底层妇女的双重压迫。

传统的“妇,服也”(《礼记·曲记》),“妇人,服于人也”(《大戴札记·本命》)等观念把女性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而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观念更使得广大女性在封建男权的控制下一度失去了话语权。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主要讲述了一个被典女性的不幸遭遇。由于境况总是不佳,女主人公她的家中积累了不少的债务,再加上丈夫“黄胖”好赌且身患疾病,使得本就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黄胖”在走投无路之际将妻子典给别人,换得了一百元钱。“两千年父与子的权力循环中,女性是有生命而无历史的”,在封建男权的威严下,女性也是在场而失语的。丈夫“黄胖”忽视了春宝娘的情感、意愿和尊严,把她当成一件商品轻易地出卖了;春宝娘纵然对儿子有着万般不舍,但是她连一个“不”字也无法说出口,在丈夫没有商量余地的通知下,她只能咽下满腹委屈,沉默地接受了他人对自己命运和未来的安排。

如果说春宝娘在丈夫面前的失语是因为封建男权的压迫,那么她在大娘和秀才面前的失语则更多的是因为贫富差距所衍生的阶级剥削。被买来的春宝娘在秀才家中毫无地位可言,秀才的温和善良、大娘一开始的殷勤态度不过是带有目的性的馈赠,他们的自私、虚伪掩盖在伪善的面具下,美化了其与春宝娘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新的家庭里,春宝娘依旧没有逃脱被压迫的命运,她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妾,也是可以被任意使唤的仆人,她不仅要满足秀才的欲望,还要面对大娘的监视和恶意揣测,稍有做的不称人心意的地方,不是遭到冷待就是被责骂。而春宝娘别无选择,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当春宝娘传承香火的使命完成后,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她的最后一丝价值也消失殆尽,大娘不再如最初那般热络,她想尽办法阻止春宝娘在家中继续待下去,秀才知道春宝娘对旧家的眷恋后,最终同意送走她。一旦春宝娘有一丝一毫地可能威胁到秀才夫妇切身利益的行为,他们便立刻翻脸无情,把春宝娘像用完的工具一样随意丢弃。春宝娘来时的热闹和离去时的凄凉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她不再值得秀才夫妇花费心思,他们吝啬到连一顶小轿都舍不得雇,全然不似来时那般周全。

在等级分明的封建家庭里,经济上占有优势的秀才夫妇压榨着春宝娘这个不幸的女子,即使是一贫如洗的“黄胖”丈夫,也由于封建男权的缘故可以随意决定妻子的命运,层层的压迫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铁网,将春宝娘牢牢地罩在了无边的痛苦中。春宝娘好似一个背负着沉重枷锁的奴隶,在痛苦中艰难求生,她的真正诉求悄然湮没在了多重的压迫之下,逐渐消失无声。

二、两个女性的悲剧写照

“尽管《为奴隶的母亲》连《二月》中出现的‘革命’二字都没有,但‘革命’不可避免地以特殊形态进入了小说,影响着、潜在地支配着柔石审察‘典妻’生活的眼光与角度”,这种带有意识形态化的视角使柔石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典妻背后的社会根源,从而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从表面上看,大娘也是春宝娘走向不幸深渊的推手,但实际上两人都因为封建传统思想而不同程度地牺牲着自我,所以,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其实反映了两个女性的悲哀。

一个是贫困交加的小农家庭,一个是丰衣足食的地主之家,对“生”的同样渴求使两个本不相干的家庭联系在了一起。“黄胖”曾是皮贩,闲时则做点农活,不料,连年的贫困“使他变做一个非常凶狠而暴躁的男子”,他想尽各种办法,试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秀才生活富裕,无子是他最大的困扰,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下,他对生儿子有着异常强烈的执念,凶悍的大娘也不得不让步于传统,同意丈夫以典妻的方式传承家族血脉。秀才提出“年纪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的,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的要求,而主人公春宝娘恰恰是最合适的人选。当生存成为第一位的需求时,其他的一切在“黄胖”那里都显得微不足道,他忘记了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应承担的责任,放任自己人性恶的一面,靠典卖妻子来获取生存的希望。

春宝娘以自己一人的牺牲实现了交易双方的愿望,她被当成一件商品典当出去,既解决了丈夫的燃眉之急,又满足了封建地主家庭对子嗣的渴望,而自己却沉沦在痛苦的深渊并一步步走向为奴隶的悲剧结局。大娘可以在家中吵闹,在典来的春宝娘面前冷嘲热讽,然而,看似颇有家庭地位的她在牵涉到子嗣传承时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尽管大娘并不喜欢春宝娘,但是她还是要压下心中的不满和妒忌,摆出一番宽容温和的姿态,借此维护自己的贤妻良母形象和整个封建家族的利益。两个不同阶级的女性,同样遭受着封建传统思想的奴役,她们的行为完美地阐释了“女人的荣誉——中国的真正的女人的荣誉,不仅仅是去爱以及真诚对待她的丈夫,而且要纯粹无私地为她丈夫活着”这一传统观念,而她们也仅是旧社会广大不幸妇女的一个微小缩影。

《为奴隶的母亲》写于20世纪30年代,虽然经过了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但封建传统思想因其顽固性在闭塞的农村还是有着深刻的影响,相传已久的典妻陋习也并非一时之力所能移除,柔石敏锐地察觉到蕴含在其中的深层原因,塑造了同为封建传统思想观念受害者的两位女性形象。与当时的一些充满呐喊与鼓舞精神的革命文学作品相比,《为奴隶的母亲》没有直接写出两个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也没有展示人们觉悟的过程和波澜壮阔的革命场景,作者只是在小说中客观地叙述了一个典妻的故事,然后借由这个悲剧不动声色地引导读者来关注封建残余思想对人的迫害。

正如唐弢所说:“《为奴隶的母亲》写作的年代,中国的农村斗争风起云涌,作品虽然没有直接反映这些斗争,但它接触和描绘了农村中苦难深重的一隅,具有强烈的控诉的意义。”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呈现了旧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使革命的潜在话语与无声的批判交织在一起,以此唤醒人们沉睡而麻木的灵魂。

三、人性化的关怀视角

现代文学中有不少以典妻或卖妻为题材的小说,而《为奴隶的母亲》却在一众小说里脱颖而出,成为一部经典化的作品。这固然和小说的意识形态话语有关,但若仅有意识形态的概念化表达,何以罗曼·罗兰在看到法文译本的《为奴隶的母亲》之后说“这篇故事使我深深地感动”?这篇小说又何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马歇雷曾提出“离心结构”一词,其基本思想是“艺术作品是一种独特的形式结构,这一结构与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之中,它受制于意识形态,又与它保持偏移和离心,保持着一段能够审视意识形态、甚至瓦解意识形态的距离”。柔石采用人性化的关怀视角来讲述典妻的故事,放大女主人公母性的一面,注重表现被典母亲的伤与痛,从而为小说增添了人道主义的光辉。

鲁迅认为“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里春宝娘有母性、有妻性,唯独失去了象征着自我的那份女儿性,后天形成的妻性支配着春宝娘,使她一味地顺从于丈夫,而那份本能的母性又让春宝娘在与孩子分离时不能做到无动于衷,在妻性与母性的内在冲突较量中,本能的母性战胜了妻性,并导致了春宝娘的不幸结局。

离家前春宝娘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春宝,她一夜未眠,细细地缝补好儿子的衣服。来到秀才家后,春宝娘不必再为衣食发愁,但她仍不时地思念着春宝。她为第二个儿子起名秋宝,以此来寄托自己对春宝的思念,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将春宝领过来,让两个孩子都陪伴在身边;听丈夫说春宝生病了,她心急如焚,时常惦记并“想得到一个关于‘春宝的身体已复原’的消息”。等到三年期满,春宝娘又一次面临着母子分离的场景,对儿子的爱和牵挂让她在三里路外仿佛都能听到秋宝的哭声。无论是选择与哪一个儿子团聚,春宝娘都必须离开另一个儿子。母性让春宝娘无法割舍任何一个孩子,因而,她也不能随着典妻生活的结束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脱。春宝娘最大的不幸在于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甚至连最基本的母爱也难以两全,她的母爱总是随着骨肉分离的重演而被无情地剥夺,小说结尾春宝对女主人公已经很陌生,秋宝也无法再见了,那没有尽头的、沉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正暗示了一位母亲痛苦、绝望又找不到出路的悲伤心境。

毫无疑问,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充满了批判的意识形态话语,但是作者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底层妇女对儿子最真挚的爱,使意识形态话语与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融为一体。“文学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又表现为一种张力性:它要摆脱对意识形态环境的依赖性,最大限度地表征自由,以自由为主导来结构文本,表达自己的真实。”柔石小说中的母亲心理描写和为奴隶的母亲形象的塑造,真实地揭露了被典女性遭受的非人化待遇,自然地流淌出作者对女主人公的同情。人性化的关怀视角并未消解小说的意识形态话语,它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真实可感,增添了控诉的力量,直击着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结语

在革命文学日益风行的年代,意识形态话语时常见于作家笔端。柔石从古老的典妻陋习出发,在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中审视封建男权、封建阶级对女性的多重压迫,揭示旧社会女性的血与泪,以及她们被迫失语的现实处境;以封建重压下两个女性的悲剧反观封建思想观念对人的迫害,传递出革命的潜在话语。同时,柔石在小说中融入了人性化的关怀,展现封建旧习俗对人精神的摧残,这种不唯意识形态化的书写非但没有遮蔽小说的光芒,反而令小说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得以并存,这也是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在今天依旧为人称道的原因之一。

①⑨⑫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第63页,第57页。

② 蓝棣之:《解读〈为奴隶的母亲〉并兼与〈生人妻〉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1期。

③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4页。

④ 丁言模:《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创作成因的考察——纪念柔石烈士牺牲60 周年》,《社会科学》1991 年第8 期。

⑤⑥⑪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见二月:《柔石小说经典》,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年版,第29页,第30页,第43页。

⑦ 辜鸿铭:《中国妇女》,秦海霞等译,见《英汉双语·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⑧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⑯ 鲁迅:《小杂感》,王富仁、沈庆利、张中良校注,见《华盖集·而已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