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国华裔科幻小说中的对话性
——以刘宇坤的《终结历史之人》为例

2021-11-22 13:30徐刚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通辽028000
名作欣赏 2021年33期

⊙徐刚[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巴赫金认为任何话语都具有内在对话性,语言的本质就是对话,因为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科幻小说中的话语却通常是单向度的,体现出西方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处于西方社会边缘境地的少数族裔群体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对现实及人类未来的洞见却常常被无视。因此,华裔科幻小说家刘宇坤在其短篇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中,以其独特的华裔文化价值观视角,利用科幻元素将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他者并置于科幻小说的独特空间中,采用跨越时空的表征空间、杂糅文化身份、多元文本并置等写作策略,构建出跨越时空、种族、小说与现实的隔阂的文学对话平台,从而表达出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对当代社会存在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一、跨越时空的科幻文学话语对话平台的构建

在刘宇坤的短篇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中,作者采用打破时间单一向度和时空连续性为特征的非线性科幻叙事,从而形成跨越时空的表征空间。根据列斐伏尔“第三空间”理论,小说叙事所建构的表征空间不仅是“一种通过各种社会过程和人类干预形成的产物”,而且是“一种反过来影响、指导和界定人类在世界上行动的可能性和方式的力量”。刘宇坤的短篇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的科幻话语所构建出的对话平台中,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他者并置于科幻小说的独特空间中,使不同时空的人物、事件交织在一起,相互呼应,达到对话的目的,不同政治文化立场的话语介入者的对话姿态和对话态度得以展现。

《终结历史之人》中的空间元素包括作品中的地理空间以及科幻元素所构建的跨越时空的异质空间。这两个空间不只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它们还具有搭建对话平台、表征人物形象的叙事功能。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理空间在美国,主人公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埃文魏与妻子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桐野明美玻姆-桐野粒子运用量子纠缠理论发现了波姆-桐野粒子。借助它,人们便可以回到过去历史中的某个时刻。一天,魏博士与妻子闲暇之余看了一部电影《刀的哲学》,由此偶然了解到日本731部队的暴行。身为研究日本历史的学者,埃文·魏博士因为他自己对于731部队的暴行一无所知而心中充满愧疚。对于魏博士而言,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无知是一种罪,他不能允许无辜者的血泪被遗忘,更不允许施暴者的罪责被豁免。于是,魏博士想借助桐野粒子重现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然而此举遭到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团体以及个人的反对。在美国这一看似充满民主自由的地理空间,掌控话语权的阶级主导了空间话语的构成并将其视为唯一真实的空间。虽然“美国亚太及全球环境小组委员会”对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所犯战争罪行的控诉举行了电视听证会。小说中,代表美国主流话语的霍格特议员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非正常时期里,正常的人类行为准则已不再适用,其间自然会有血腥,有肮脏,有无法磨灭的痛苦”,而且“有些事始终没能得到确凿证明”。而对于埃文·魏博士在第五届国际战争罪行研究大会上的主题发言,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史教授维克多·P·洛文森为代表的美国学院派们则从看似公正理性的学术角度反驳其真实性:

魏的方法里有许多问题。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法律角度,我们都有大量的案例来质疑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此外,我们也对所谓“桐野粒子观测法”的一次性特点深感忧虑,这种方法会将其观测的对象毁掉,尽管本意是为了观测历史,到头来却把历史抹去。你会发现某个时间某个地方你再也不能去了,因为有另一个人在你之前去过,然后就把那儿毁了。如果每个目击者的报告都只此一份,无法相互证明,更无法自己证明自己,那我们又如何能相信这种技术可以提供给我们真实呢?

由此可见,在美国社会文化多元民主的表象下,西方霸权话语的垄断还在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着。福柯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权力空间之中。空间主宰着我们、规训着我们,最终把我们改造成了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关于日本731部队罪行的各种物证积累如山,其中甚至包括受害者的尸体残骸,还有前731部队的日本士兵的证词,但美国官方及其“御用文人”们却此不予认同,而是极力纠缠于某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对见证人的证词予以驳斥:

今天的中国正一步步紧逼,威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就算不考虑全球局势,日本也是美国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为了遏制与对抗中国的威胁,日本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很明显,刘宇坤旨在通过霍格特议员上述直白的发言来映射现实世界中很多美国政客的想法。在现实空间中,由美国主流话语主导的政治空间充满了“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缺乏善意的沟通与理解的意愿。而刘宇坤借助科幻元素构建出一个跨越时空的“异质空间”,让731受害人的侄女莉莉安·C·张薇思通过实验观测到玻姆-桐野粒子留下的历史痕迹,见证了日本侵华时期在中国东北所建的“亚洲奥斯维辛集中营”所犯的滔天罪行。由此,由科幻元素建构的异质空间与美国现实社会的地理空间相互对位而形成了对于日本侵华731部队罪行这一话题的对话机制,而通过这一对话平台,不同立场的话语介入者的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得以展现,从而读者与作者、科幻文学话语所建构的表征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起来一种话语交互关系,读者由此得以较为客观地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二、公共知识分子话语的对话性

后殖民理论批评家萨义德曾指出:“知识分子既不是调解者也不是共识达成的促成者。但知识分子是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不愿意接受简单的思维模式或现成的陈词滥调,或圆滑地屈从于某种强权的说辞和做法。”萨义德笔下的公共知识分子应当“质疑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及任何阶级、种族和性别特权的意识,不怕被烧死在火堆上,不怕被孤立或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是有倔强性格追求真理的彻底的个人”。在《终结历史之人》中,埃文·魏博士坚称,他和妻子是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进行玻姆-桐野粒子实验的,与任何政府都没有关系。保护他们的努力不受任何政府的干涉。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埃文·魏博士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他要向世人讲述真实的历史,从世人认知的传统、主流话语控制的历史情境以及体制、世俗权势等各种压力中寻求相对的独立,尝试超越民族国家的樊篱,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对那些受害者的遭遇感同身受,对残暴者施以谴责,以确证我们共有的普遍人性之所在。由此可见,埃文·魏博士体现出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即与各种利益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其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受任何利益集团的影响。埃文·魏博士冲破美国主流话语霸权及现实打压的种种尝试以失败告终(时间旅行的实验被美国政府禁止、他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解聘、每天面对匿名的骚扰电话和死亡威胁,他的恩师兼多年老友,维克多·洛文森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社论,称他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但是他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所发出的声音已经被世人听到:

每一次,当我们讲述一个罪孽深重的故事,譬如奥斯维辛,譬如平房,总会有反对的势力跳出来,攻讦,诋毁,让我们闭嘴,让我们忘却。历史之所以艰难,正是因为真实如此娇弱,而反对派们总会有办法将“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标签贴在真实的额头上。

上述话语是埃文·魏博士在第五届国际战争罪行研究大会上的主题发言显示出其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不畏强权、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美国保守派学者对“桐野粒子观测法“的可靠性的质疑,埃文·魏博士予以正面的回击:“完备的知识注定永远不可得,但并不因此就免了我们的道义责任,从此再不去辨别是非,再不站起来对邪恶说不!”虽然埃文·魏博士一最后面对“开来的地铁纵身一跃,落入轨道下面”,但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向那些极力遮蔽日本731部队罪恶历史的邪恶势力发出了最强的怒吼。

丈夫因为各方的打压诋毁而自杀后,桐野明美对自己刻意隐瞒外祖父侵华时期731部队军医的身份的行为而懊悔不已,她最终意识到,“像那些垂垂老矣的前731部队成员一样,像受害者的后代一样,有必要讲出自己的故事,令历史中所有未被说出的恐怖大白于天下。那些被迫沉默的逝去的受害者,需要我们今天的人挺身出来代他们说话,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也必将欣然接受。”桐野明美站在丈夫墓前的反思显示出,经历了穿越时空历史的重现与现实中她与丈夫遭遇的重重磨难,她的思想也日益成熟。虽然身为一名物理学家,桐野明美也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并以物理学的角度告诉世人:“即便玻姆-桐野粒子消散了,那些组成历史瞬间的光子却依然存在,所有苦难与英勇,罪恶与正义,那些画面依旧随着光球表面不断膨胀,向着茫茫太空扩散出去。”在小说中,埃文·魏及其妻子桐野明美的公共知识分子话语向霸权话语抗争,向世人讲述真实的历史,因为他们坚信:“真实并非如此柔弱,并不会因为否认的声音而受损——只是因为人们将真正的故事隐藏起来不吐一字,才让真实死去。”刘宇坤通过刻画以埃文·魏博士及其妻子桐野明美博士为代表的公共知识分子,使其阐释观点置于公共空间的语境中与他人意见交汇碰撞,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或冲突深入展开,所阐述的问题自身的公共性和真理性也越发明晰。由此,小说中的公共知识分子话语的对话性最终具有了在公共领域的批判性,体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现实及历史责任感。

三、杂糅文体的复调性

在《终结历史之人》中,作者以亚太广播公司记者萨曼莎·佩恩实地考察哈尔滨日军侵华731部队旧址及其相关报道的纪录片脚本为整部作品的框架,其中杂糅了影像资料、记者采访、侵华731日军老兵回忆录、通过科幻元素构建的历史再现见证口述资料、不同国家政府媒体及不同身份背景人物对埃文·魏及其妻子桐野明美还原日本“731部队”暴行的科学实验的看法立场会议发言及采访回答等文体。其中,有日本政府的官方回应,宣称这是一次有中国政府暗中参与的政治宣传表演;日本驻美吉田大使对日本二战罪行模糊态度的辩护;美国议员霍格特带有冷战思维的对华态度;中美学者对玻姆-桐野粒子实验的科学性及其所再现历史真实性的争论;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民众对此或反对或漠不关心的态度。当然也有为揭示日军侵华历史和美国的包庇袒护行径而仗义执言的美国正义人士,像小说中的科特勒议员就指出,“历届日本政府,在这个国家历任管理者们的默许和纵容下,始终拒不承认731部队的所作所为,这种态度已经严重伤害了日本与其亚洲近邻之间的关系”,而在731部队的问题上,“麦克阿瑟将军为了获取731部队的实验数据,将其全体成员豁免……因此美国也同样对那些否认和掩饰负有部分责任”。

由上可见,小说中这些多元杂糅的文体,不仅向读者传递了大量多元的文本信息,而且体现了小说话语“复调性”的特点,即小说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巴赫金对小说复调性的阐释主要强调其小说人物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而小说中不同人物自我意识的表达构成各种虚实对话关系。而在《终结历史之人》中,由杂糅文体的复调性而形成的对话关系既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们对日军731罪行的资料的态度),也包括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不同立场的相关资料的交汇碰撞)。而这两种类型的对话又进而反映出作者、文本、读者等几个方面的深层对话关系。刘宇坤通过文学杂糅文体的复调性,生动地展现了不同群体对于日本侵华历史及731部队暴行的不同观点,而作者本人尽量保持对事件观真实客观的呈现,尽可能提供对事件的不同的视角,因为不做主观性的评价而平静的叙事是对“真实”最好的敬畏。但在小说的最后部分,刘宇坤又单独列出一个独特的“文本”形式——“作者的话”,以积极参与小说文本的对话之中。在这一部分,刘宇坤表明了其创作初衷:“这个故事献给爱丽丝·张(张纯如),以及所有731部队受害者的回忆。”同时,为增加作品的真实可靠性,作者还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在这部分列出小说中各种声音观点的现实来源:“有关日本医生在中国受害者身上施行的活体解剖与外科练习等描写,及医生们在战后的战犯待遇,及日本在战后对战争回忆的态度,可参见:野田正明,太平洋战争中的日军暴行:一位军医在中国施行活体解剖的证词,东亚(国际季刊),18:3(2000)49-91;哈瑞斯·谢尔顿·H,死亡工厂:1932—1945日本生化战争及美国对真相的掩盖,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1994;有关“民众采访”的各种反对性的陈述,其原型来自于网络评论,讨论帖,以及我与持有此类观点的一些人的直接通信……153由此,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与现实的对话性得以建构,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作品中各层面的不同声音的对话做出对于历史事实真相的判断。

结语

美国学者罗伯特·斯科尔斯(Robert Scholes)将科幻小说定义为结构性虚构(structural fabulation),指出科幻小说的虚构文本 “清晰地给予我们一个与已知世界不连续的世界,再以某种认知的方式反观已知世界”。因此,科幻小说的文类特点决定了其话语的深层对话性。在美国华裔作家刘宇坤的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中,作者通过跨越时空的表征空间、公共知识分子的话语诉求、多元文本并置等写作策略所形成的文学对话平台向读者呈现出多元化的声音,但这并不意味着所阐释的议题含义的不确定性。刘宇坤以其独特的华裔文化价值观视角,通过科幻小说对话平台将中国和日、美等国家的民众及官方话语置于科幻小说所构建思维立体式的多重结构空间之中,使得不同阐释意见之间的对话充分展开,作品的文学话语由此进入社会公共领域之中,引发读者对日本对其侵华历史态度和不同群体的立场观点的深入思考,进而形成文学文本与现实的直接对话。而在“多声部”的对话中,读者可以依据文本所呈现的话语逻辑及相关史料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从而共同参与承担追寻历史真相、追求真善美的人类共同使命的对话之中。

①巴赫金:《诗学与访谈》,《巴赫金文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② Henri Lefebvre.State,Space,World:Selected Essays[M].Ed.Neil Brenner and Stuart Elden.Trans.Gerald Moore,Neil Brenner,and Stuart Elden.Minneapolis:Minnesota UP,2009:86.

③⑤⑧⑨⑯⑪⑫⑬ 刘宇坤:《终结历史之人》,选自《当昔日之光陨落》,夏笳、耿辉译,《豆瓣阅读》2013年,第130页,第111页,第128页,第129页,第149页,第150页,第149页,第113页。

④ 米歇尔·福柯:《另类空间》,王喆译,《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第52页。

⑥ Said,Edward.Culture and Imperialism [M].New York:Alfred&Knopf,1993:244.

⑦ 张隆溪:《赛义德笔下的知识分子》,《读书》1997年第7期,第68页。

⑭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

⑮ Scholes Robert.Structural Fabulation:An essay on Fictionof the Future [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