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男子方某因邮寄写有“浑浑噩噩乱用法律”的“批评锦旗”给法院,被司法拘留10天,引发关注。
法院认为,方某的行为不仅是对法官、法院的侮辱,更是对司法权威的挑衅,属于严重扰乱诉讼秩序行为。
送“批评锦旗”,近年来屡有发生,有被拘留的,但也有被“批评”机关欣然接受的。媒体认为,把群众的批评化为工作的动力,这应该是政府应有的气度和方向。而最高法官网——中国法院网曾转发媒体文章《送“不作为”锦旗也该受善待》,予以认可。
那么,送法院“批评锦旗”被司法拘留10日,是否妥当呢?
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昌松律师认为,首先,当事人的行为确实不妥,但法院对他司法拘留10天也没有法律依据。因为诉讼早都已经结束了。司法拘留的前提是必须在诉訟过程中,当事人妨碍了诉讼的顺利进行,为保障后续诉讼顺利,法院可以采取司法拘留的措施。严格来说,法院作为“受害”单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治安拘留10日还说得过去。
在所有的公权之中,司法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司法必须要有权威。但是司法的权威应该从何而来呢?法律的强制力当然是其权威性的必要保证,没有惩罚力的法律,是无法维护社会秩序的。但权威不仅有刚性的一面,还应有弹性的一面,它最终要诉诸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敬服。仅仅出于畏惧,人们不可能真正认可所谓的权威。稍微听到点刺耳的声音,就要扯上司法权威的大旗,那这种“权威”,早晚要被群众抛弃。正如各级法院门口的神兽獬豸一样,把裁决的触角摆在正中,对群众谦抑,对自己严格,权威才能树立起来。如果送上一面不那么中看的锦旗,就要拘留10天,那人民群众还怎么敢监督呢?
(《浙江法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