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社交活动中,我们在初识陌生人时最常见的一个动作就是交换彼此的名片。殊不知,这张小小的薄卡片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交换“名片”可能要这样说:“请受在下一刺。”
由谒到名刺
亚洲使用名片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国战国时期的官场拜会。彼时,思想界百家争鸣,政治家纵横捭阖,交往逐渐增多,经常要联系“业务”。一些重要却又陌生的人士来访,想要在有限时间内确定所来之人是否是重要人物,该怎么办?作为拜访者的介绍文书,谒便应运而生了。
《说文解字》(本刊有售,全4册,原价598元,现价180元,订购热线:027-87927015):“谒,白也。从言曷声。于歇切。”段玉裁(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注:“谒者,若后人书刺,自列爵里姓名,并列所白事。”可以说,谒就是最早的名片,当时是用竹片或木片制成的。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咸阳成了帝国中心。各郡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京述职,为了拉近与朝廷的关系,谒就必不可少了。民间亦然,有史料记载:“高祖(刘邦)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用假名片的刘邦,最终娶了吕公的女儿,后来建立了汉朝。
东汉末期,谒被改称为刺,有学者指出名刺的来源应与公文之爵里刺(指写有官爵和乡里的名片)更为密切。名刺上除了有姓名、职称外,还有表字、号、籍贯等资料。在1984年的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在东吴武将朱然墓中发现了随葬品名刺,这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名刺。
不过谒与名刺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些差别:谒多用宽板,内容上往往会附上拜谒人、对象及目的等信息,礼仪性较重;而名刺则多写在狭长的木简上,且仅会说明投刺人的信息,更轻便,运用更广泛。所以,当时的人们在交换“名片”时,多会说:“请受在下一刺。”
门状的出现
唐朝的名刺大多使用纸张制作,也叫“名纸”。
科举制度在唐代广泛实行,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的努力进入到统治阶级中来。为了与世袭贵族争权夺利,他们在官场上相互提携,拉帮结派的门阀也开始形成。
唐诗有很多投刺的诗句,如李商隐曾道:“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纵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投刺虽伤晚,酬恩岂在今……”贾岛则在《寄河中杨少尹》中表达了晋身之野望:“非惟咎曩时,投刺诣门迟。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
每次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处拜访位高权重的前辈,并拜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想拜访老师,先要递交门状——“唐李德裕为相贵盛,人务加礼,改具衔候起居之状,谓之门状。”
晚唐时期,李德裕权倾朝野,百官认为过去送刺的礼节太轻,改用价钱更高的纸张,把上朝时候见宰相的礼节用在了李家,在门状上写着本人的官衔。大概在大中年间(公元810年-859年),刺的名称逐渐被门状代替了。
后来,民间也开始流行用门状。门状比名刺字数更多,敬词也更多,还写有年月日,书写格式也更严谨。
宋朝版的贺年片
宋朝前期,士大夫往来仍用唐朝的门状。元丰年间改革官制,门状的写法便发生了改变。门状根据使用对象分为三种:用于高官的叫大状,用于普通官员的叫平状,用于平辈的叫手刺、手状。
《游宦纪闻》记载了元祐年间一些士大夫写的拜贺门状:“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庭坚奉谢子允学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黄庭坚手状。”这种门状也用于拜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门状代往”。派仆人持门状拜年,类似于现代的贺年片。
南宋人周密的表舅吴四丈很幽默,赶上节日他家没有仆人能派出送门状。正好有朋友派仆人给他送门状,吴四丈便用酒灌醉了仆人,换上了自己的门状,结果亲戚朋友收到的都是吳四丈的门状,一时传为笑谈。
拜匣的出现
明代读书识字的人大量增加,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
名帖这时才与“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表示谦恭,写小了会被视为狂傲。
为了令拜帖显得庄重,不出现压叠形成的皱褶叠痕,有身份地位的来客会用一只专用的小木匣盛装拜帖,一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二来通过这种用具间接地告诉主人,自己是什么身份档次、财富地位。这种专门用来盛装拜帖的木匣也是众多文房用具中的一种,称之为拜匣,又名拜帖盒。
拜匣的材质及精美程度可以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因而所用材料大多为名贵木材,其结构通常很简单,就是一个上下开合的扁形小木箱。为了便于携带,箱的四角常包镶有铜片加固,箱口设有锁扣,在递送给重要对象时可上锁防丢。
名片正式登场
到了清朝,才正式有了“名片”这一称呼。这时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早期名片主要是手写。
民国时期,中国主动接受西方的文化、美学,自然也少不了西化的名片。西方人认为,黄金分割法所切割成的长方形看起来最美,所以均是采用黄金分割法来制作名片。因此,民众开始效仿制作名片。
随着铅字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名片也开始摆脱用笔书写的旧形式,采用这一新的印刷方式。当时,由于电话远未普及,名片的内容相当简单。名片作为时髦的高档消费品,只局限于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使用。
一般说来,名片上的数据通常比口述更可信,因为接收者可按其内容多方查证。另外,制作假名片或有牢狱之灾。因此,名片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仍没有被替代,一直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