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俊
(济南市历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山东 济南 250000)
执法记录仪具有对音视频的记录功能,能够真实有效的对执法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在消防工作中使用执法记录仪可以把火灾隐患作为音视频记录,同时还可以作为打击各种消防违法行为的有力证据,既能够真实有效的支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对肇事者或肇事因素进行处理,又可以作为监督消防工作的辅助工具,使我国消防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大大提升。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会进行火灾原因的调查,并检查各种工程的消防工作是否到位,执法记录仪能够客观反映工作人员的执法过程和检查过程,对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录像,既能避免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改变现场证据,又能找到火灾发生的源头,查清事件真相,同时还能够弥补工作人员的询问、记录等不全的情况。此外,一些隐蔽工程被覆盖之后不可能再去现场调查,为了防止有人改变说法企图隐瞒证据,执法记录仪可以对问询全过程进行录像,赋予执法过程严谨性和科学性[1]。
执法记录仪所记录的不只是现场的环境,更是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让工作人员有了约束和权利限制,在执法的过程中,他们会谨记严格、规范、文明和公正,树立起消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并在执法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都在执法记录仪的记录范围之内,工作全过程处在监督之下,既是对执法权力的监督,又是提升工作人员执法效能的有效途径,使执法人员更加高效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承担自己的责任,保证执法过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在消防工作过程中,很常见到无理取闹、颠倒黑白等恶意阻拦执法的现象,还有些人利用消防工作者进行炒作,以期获得热度,博得群众眼球,对于这些行为执法记录仪全部都能客观记录,并还原事实真相,为现场执法人员提供坚实的后盾,并成为处罚阻碍执法人员的有力证据,给执法人员的权益保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除此之外,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还可以客观反应消防工作者对工作改进的程度和各方面检查实况,对消防监督人员的执法过程进行客观真实记录,若日后不幸发生火灾事故,还能够保障消防人员免于此方面的责任处罚,使消防监督人员的责任风险大大降低。
并非所有的人在面对执法时都能有较好地配合态度,要知道执法事故的频发,也是因为部分人逃避处罚的心理和拒不整改的态度,甚至有人对执法人员言辞激烈的侮辱或殴打,这对我国执法人员的威信是极大的打击,更是不尊法守法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在网络上带节奏,通过碎片化的信息和影音视频抹黑执法人员的形象,发布一些带有恶意影响的报道歪曲事实,利用网民所谓的同情心和正义感,给执法人员施压,为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以上情况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是极其必要的,这是保障执法人员权益的必要武器,也是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的有力证据,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也让许多人不敢再做出违法的表现。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不仅是对违法者的震慑和证据记录,更是对消防工作者的监督和约束。我们很难保证全部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都是公正严明、积极高效的,可能会有部分人员因为业务能力不高而畏手畏脚,又或者态度懒散,但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假,使实际工作情况和电子台帐纸质台帐出现严重差异。执法记录仪中的影像资料可以说是记录执法人员工作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因为这些影像都是批量上传,且不能被再次修改的,只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就可以发现执法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并能够得出火灾发生的主要特点和规律,针对性地进行布控工作,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全稳定性。
执法记录仪的自身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缺陷,首先电池蓄电量小,内容量不大,在较长时间的执法中,不能够进行持续拍摄;其次,工作人员一方面执法,一方面手持记录仪拍摄,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佩戴记录仪进行拍摄的效果并不好,画质模糊不清,难以对关键证据进行有效录像;再有就是在夜间或者光线不好的地方进行拍摄,画面清晰度不高,可视度较低,有时候模糊的影像难以作为证据;最后,电池的续航能力在寒冷的天气更加低,而且室内外的温差大,执法记录仪镜头容易被水汽模糊,且工作人员在寒冷天气穿着比较厚重,使用悬挂式记录仪带来了很大不便。
对于消防监督工作人员来说,很多时候使用执法记录仪也是一种负担,因为要分出部分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执法记录仪的记录情况,这会降低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于一些比较骄傲自满或自卑心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将执法记录仪看作上级对自己的监视,还有部分人对自己的执法过程不自信,担心自己无意识的举动可能会违反执法规定,而受到批评或惩罚,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有意识地减少对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或者是人为的减少记录数据,直到现在,我们也很难保证一卷一视频的要求落到实处。
根据现场执法的要求来说,消防监督执法要对很多方面进行监督记录,但实际上,大多数执法记录都是对现场情况的验收和检查,我们很难从执法记录仪中发现其他方面的一些信息,全方位覆盖的执法行为并没有完全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我们要求比较高的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行政强制措施的落实等执法记录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很多时候对火灾事故现场的调查记录,以及行政审批窗口受理等记录都没有。当然不可排除的是因为资金设备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实现一人一记录的情况,但一般情况下,执法记录仪都会先配送到监督检查岗位。另外,部分执法人员的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仍旧利用旧的理念和旧经验,面对新时期的各项事故,在执法过程中的证据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过于缺乏。
执法记录仪直到信息上传到终端时,仍旧存在许多垃圾信息,且信息命名和格式都有许多常见错误,有时候因为对执法记录仪的操作不当导致重要信息被误删,或是信息上传时效性不高,部分消防记录人员没有对信息的备份意识,而且执法记录仪使用后管理维护不到位,导致记录仪故障,使用寿命较短。最关键的是一些执法人员开启执法记录仪时,没有精准校对时间,实际执法时间和记录仪显示时间出现误差,以至于记录仪中关键证据的法律效力大大降低[2]。
时代在发展进步,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消防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明确目的,并在组织培训和实践工作中强化个人能力,更新且完善自己的执法理念,明确在新时期要具备什么样的监督执法观念,充分认识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保障自身合理权益和维护执法权威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执法记录仪的监督作用;充分认识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自身履职能力和执法水平的促进作用[3]。
想要有效使用执法记录仪,必须要保证资金和设备的投入,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为该岗位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配齐执法记录仪,包括需要行政审批受理工作的人员,相关的硬件和软件都要升级到位,并建立起完整的后台管理软件系统,保证执法记录仪信息传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外,负责执法记录仪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官网专用接口,必须要24h保持开机状态,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相干人员的接触,防止一些材料证据被有心之人销毁。
执法记录仪的配备也在更新换代,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要及时熟悉并了解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式,相关部门要注重对执法工作人员的技术教学,最好邀请此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一对一教学,保证每一位执法记录人员都能够熟练的操作执法记录仪,并对执法记录仪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精准定位和分类,保证执法记录仪中证据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
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工作的全过程,要保证不间断的配备执法记录仪,并保证全程录音录像,坚决避免出现画面或录音中断的情况,也不可用静态的照片代替音视频,执法人员对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要做到:过程可回溯、事实可核查、实时有录像。面对拒不配合、故意阻挠执法的人员,执法人员需告知他们执法全过程由记录仪记录,任何不当语言或行为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更严重的处罚,以此压制肆意违法的不良风气。除此之外,在执法过程中还有可能与群众或违法人员发生纠纷,执法人员要学会第一时间保留证据,以合理正当的方式保障自身权益,以事实真相打击各种无理取闹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提升执法工作效率[4]。
总而言之,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社会来说,依法打击各级各种违法行为,有利于社会文明和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进步;对于群众来说,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保障了群众生活环境的和谐性;对于执法人员来说,降低了自己在执法过程中的责任风险,为自己的合理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对于消防监督工作来说,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了管理体系的完善,全面发挥了执法记录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