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榕琍
(福建省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永安 366000)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今,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教学的重心从过去的只集中于知识上,逐渐开始向素质、技能和思想上倾斜,各学科教师的关注点也变得与过去不同。就音乐学科来说,落实美育教育成为了最主要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成为了教师更为关注的要点。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可以概括为审美教育,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要素。新时期,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素质型人才而服务的,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项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美育主要作用于“德”、“智”两项素质的发展,其重要性及地位可见一斑。
美育是一个抽象的词汇,有效的美育应该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具体学科中而形成的具体教学方法,从形式转化为实质,从无形转化为有形。美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并且将其转化为行为美,促进他们优秀道德情操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他们的艺术感知、欣赏与创造能力,能够从生活角度出发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并且将生活中的某些元素转化为艺术,促进生活与艺术创造的融通。美育的基本要求是:将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情绪体验与思维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元素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兼顾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1]。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的落实遇到了许多阻碍性问题,问题的出现源于多个因素,摆脱以下问题才能顺利达成美育教育的目标。
2.1 教师思想性问题。教师的生活化教学意识薄弱,不能将教材中的信息和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还在按照最传统的思想和方法照本宣科,学生最后的收获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中的内容,缺少更具深度的启发。
2.2 教学方法问题。音乐教学一直以来都陷入了一个授课方法单一,课堂流程固定的怪圈当中,无非是教唱歌曲,或者让学生欣赏乐曲,背诵一些技巧性的知识,缺少创新。生活化教学的实践需要多种教学方法作为支持,但这很显然在传统课堂上有一定的实施难度。在死板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很难产生内心的情感波动,很无法将音乐艺术与生活元素相联系,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2]。
2.3 教学材料问题。音乐教学的主要材料是课本,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绝不是唯一。长期以来,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考点,将教材作为了唯一的教学材料,很少将眼光投放于课外,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受到了很强的局限,拉远了与生活的距离。对于艺术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处于有限水平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通过教师的描述或者自己的理解充分进入到音乐的艺术情境中,特别是在没有辅助材料的情况下,这会造成理解困难的问题,降低音乐教学和美育教育的效益。
2.4 主客体不明确的问题。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观点已经明确,这在课程标准中不断被强调,但是在课堂中,一些教师却并未真正将这一要求落实下去。艺术鉴赏是一个自主性的感悟过程,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真正的理解还要依靠学生自己,因此在课堂中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感悟的机会是十分关键的。然而部分教师往往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权,占用大量的时间来宣讲理论,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获得的效益是最不理想的。
3.1 创设情境化专题活动。每一首歌曲或乐曲都创作于特定的场景下,作者将自己的情绪和创作时的环境、氛围全部融入到了作品中。如今,我们在鉴赏音乐时,只有将场景最大程度的还原才能更精准的理解,与创作者感同身受,拥有情感共鸣。创设情境化的音乐专题活动是还原创作环境,重现作者情感最好的方式,由于情境具有直观性,小学生融入其中会产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和情感波动,符合他们的学习特征和理解能力,也能令课堂充满无穷的魅力。
为了使情境更加逼真,教师可以利用到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展现图片、动态场景等方式来还原音乐作品的原貌。比如,教师为学生播放《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先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平稳曲调中的那一丝静谧,进入到一个温暖、柔和的意境之中。接着教师让学生们睁开眼,看到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出的画面:冬日的夜晚,雪花无声的落下,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和小狗熊各自蜷缩在自己的洞穴中,甜甜的睡着,做着美梦……学生瞬间进入到了情境中,此时耳中的旋律与眼中的画面相接壤,极为和谐。相信此时的学生已经明白,音乐的节奏、韵律、曲调共同构成了音乐的特色,塑造出了一个具象的情境,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夏天、秋天、春天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让你为夏天的雨、秋天的风创作一首歌曲,你们会用怎样的旋律呢?试着哼唱一下吧!如此,便将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的收获运用到了创作中,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艺术创造力,这也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4]。
3.2 强化体验性的专题活动。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编排都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认知基础,歌词简单易懂,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即可理解歌词意思。但学习的重点在于更进一步的体验和感受,仅仅学唱歌曲,朗读歌词是不够的,还应当多设计一些学生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强的专题活动,让他们在直观的体验中进一步增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歌曲的风格和创作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比如,《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可以采用活动法展开教学。学生先不打开课本,教师用语言引导:“同学们,春姑娘要举行一次音乐会,邀请你们来参加,你们愿意配合春姑娘共同谱写春天的乐曲吗?”学生们会瞬间产生兴趣,大声给出肯定的答复。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春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学生:“嘀嗒、嘀嗒……”教师:“春天打雷的声音呢?”学生:“轰隆隆,轰隆隆……”教师:“谁听过春风吹在柳树上的声音?”生1:“是呼呼,呼呼……”生2:“不对,应该是沙沙,沙沙的声音。”……一番互动后,教师让学生为这些声音编创动作,比如在“嘀嗒,嘀嗒”的声音下一蹦一跳,在“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出现时前后摆动双臂,在“沙沙,沙沙……”的声音下轻轻拍手。这时教师播放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让学生跟随歌曲一同动起来,将音乐会变成一次“舞会”。经过上述活动,学生们先从生活中获取信息,再欣赏歌曲,更加突出了生活化元素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也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了音乐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在愉快的活动中将音乐鉴赏活动推向了高潮。相信在后续的歌曲学习中,学生会理解的更快,感受更深,很容易与歌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5]。
3.3 编排情趣化的专题活动。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唱一首歌曲并没有什么难度,小学生记忆力强,跟唱几遍就能掌握歌词和旋律,只是在一些知识性和技巧性的内容中,由于内容具有一定抽象性而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为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才能设计出高效性的教学活动,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薄弱,他们需要依靠形象感知来转化抽象的事物,那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当尊重他们的这一学习需要,遇到教学难点,就尝试编排一些情趣化的专题活动。
在学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时,为了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教师可以用一些动作来表现。比如,扮演一名老人,步履蹒跚的走路,用走路的节奏来表现二分音符。模仿小兔子,用兔子一蹦一跳的节奏来表现四分音符。用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快慢,接着让他们自己在动作中感受。相信这样一来也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看似无趣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3.4 构建音乐实践专题活动。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仅仅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去鉴赏音乐还远远不够,更要让他们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元素来完成艺术创造。小学生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非凡的创意,我们的音乐专题教学活动完全可以更加自由一些,给学生们一些自主创作的空间,不必完全被课本所拘束。比如,在单元小结时,教师可以留出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和节奏完成一段儿歌的创作。创作初步成型后,需要加入伴奏,这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物品来制作乐器,创作伴奏。比如,有学生将沙子灌入矿泉水瓶中,摇动瓶子听到“沙沙……”的声音;有的用铅笔敲击水杯,发出“叮咚”的脆响;还有的揉搓零食包装袋,发出有规律的窸窸窣窣的声音。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交响乐”。
美育教育视野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对学生德育、智育的促进作用,大力组织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奠定他们终身艺术发展的基础。这无疑需要更多创意性方法的支持,因此加快音乐教学改革的步伐是目前首当其冲的工作。跨出生活化教学的一步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增加音乐教学成果,改变音乐教育的传统风格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