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雨台中学 湖北 荆州 434034)
家国情怀素养主要是指古人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从根本上来说,重视家国情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孵化和生成中华民族的君子文化,使得君子人格成为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人格。国家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两者是互不可少的存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到前人的智慧,深化世界历史、国家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背景,促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古人是如何为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在初中历史书本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家国情怀方面的知识点、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等等,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应深入历史课本中仔细的分析和探究思考,从中找到一些蕴含着家国情怀素养的历史知识点和历史事件,并以此为出发点,利用历史书本中前人不畏艰苦、勇敢拼搏、不怕牺牲的历史爱国事件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建设、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时代精神及爱国主义,促进学生在了解和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初步树立家国情怀素养[1]。如在进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上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凶残暴虐的侵略本质,促使学生了解到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携手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争过程,并这一事件中一些历史人物的抗战事件给予学生精神上的熏陶及鼓励,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正视历史、拥有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本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探究创新的历史教学资源以便更好的服务历史课程成为了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这一过程中有效的网络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教学资源具备即时性、共享性、丰富性等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过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究和搜索更多的历史史料实证,促使学生在拓展历史视野和知识面的前提下强化自身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2]。如在进行“科学技术的成就”的教学过程中,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人发明和推广应用的科学成就,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用网络资源搜索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以此强化学生对于中国历史、中国发明的了解,激发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师还可以将网络作为基础,从各大网站、博物馆等地搜索、下载重要的科技文物图片、视频资源,将其全方位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如造纸工艺、指南针、活字印刷过程等等,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深入历史的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古人的智慧和属于我国的伟大发明,促进学生逐渐产生家国情怀素养。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本中记载的与自己相隔甚远的历史事件并不十分感兴趣,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家乡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兴趣了解学习兴趣更大。教师在开展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应结合这一点积极的在乡土历史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教学。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事及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增强家国情怀方面的培养和提升[3]。
如江西省南昌市的八一起义纪念馆介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1927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起的针对中国国民党反共政策的武装起义,介绍这一事件中的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及朱德等人,并以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基础促使学生在乡土历史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历史事件,振奋学生的情感,给予学生家国情怀方面的培养和熏陶。
如在讲三国鼎立时,可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通过图片展示荆州的关羽祠、关公像,感受关羽的品质。关公的忠、义、仁、勇、信、礼、智的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千多年来。他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广受世人的拥戴,成为忠义、诚信的代表。在图片展示和教师的讲解中,学生感受那博大的家国情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及计划,积极通过搜索具备家国情怀素养的知识点和历史事件、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及在乡土历史课堂上积极融入家国情怀素养等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培养,强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