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的构建与实施
——小学阅读教学“活动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21 23:32刘玉娟
读与写 2021年29期
关键词:目标情境评价

刘玉娟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北京 100000)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系统、明确的"语文要素"犹如明灯为广大教师照亮了"教什么"之路。从教学目标困顿、含混一片中解脱出来的教师顿觉神清气爽。但是,"怎么教"才能与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哲学启发我们:"一切真正的改变,来自于存在方式的改变"。三年的课题研究实践充分证明:小学阅读教学"活动式学习"是变"教"为"学"的良方。

所谓"活动式学习",即在阅读教学中,以"学习活动"为手段,通过一系列真实、完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变"教"为"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阅读教学"活动式学习"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教师,活动的关键是构建和实施"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有意义"指的是有积极的情感动力、能积极自主地建构知识并确有实际获得。

1."活动式学习"基本模型详解

"活动式学习"以"让学""促学"为主导思想,追求让学生主动地经历学习过程、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获得。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由"活动任务情境""活动操作路径""活动效果评价"三部分组成。"活动任务情境""活动操作路径"逐步推动整个"活动式学习"的进程,"活动效果评价"伴随其间。

1.1 活动任务情境。"活动任务情境"为学生创设有意思的情境和任务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做事情",积极主动地有目标的学习。它由学习目标、任务、情境、评价四个要素构成。"活动任务情境"的主要设计者是教师。

1.1.1 构成要素

(1)学习目标。但凡学习,都离不开"学习目标"。"活动任务情境"中必须具有一个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制约着学习活动。"学习目标"不清,学习活动则无效;"学习目标"不同,会影响学习活动的结果。

(2)任务。"任务"指的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仿真或者真实的问题。"任务"设计追求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

(3)情境。"情境"的作用是促学生有极大的情感动力,愉悦地进入学习氛围、接受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情境"应符合学生的学段特点、经验特点和内心需要,并使课堂具有现场感。"情境"包括唤醒学生知识储备的背景情境和激发学生实践热情的任务情境。"情境"的来源有课文情境、课堂学习的即时情境和生活情境。

(4)评价。有意义的阅读学习活动是需要反省和自我调整的,所以,一个好的"活动任务情境"应包含"评价"要素。"评价目标"应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评价标准"应围绕"评价目标"设计,"评价标准"应鲜明地亮出并被师生运用于学习过程始终,达到对学习效果的验证、反省和调整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语言描述,作品制作、模拟表现……以简单、操作性强为好。

1.1.2 要素间的关系

(1)四个要素的核心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什么"的问题,"任务""情境"是"怎么学"的问题,"评价"是"学得怎么样"的问题。不能只注重活动的"任务""情境"而忽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永远占据教学的首要位置,它是根本。"任务""情境"是皮肉,"学习目标"是筋骨,"评价"是血液。

(2)"学习目标"是"任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任务"具有指向性,促使学习的方向明确。"任务"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有力抓手、凭借,与"学习目标"应该具有"稳合性"。合适的、恰切的"任务"才能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所以,"任务"与"学习目标"应恰切对接。

(3)"情境"是"学习目标"达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适宜的"情境"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使学生乐学、主动学、能学;"学习目标"也约束"情境"的选择,当"学习目标"与"情境"吻合时,才能进行有效的活动。

(4)以丰富的"情境"为辅助支撑,"任务"才能焕发生机。"任务"辅以"情境"支撑后,便会产生"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动机"会吸引学生欲罢不能地参与语文学习,为达成语文"学习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5)"评价目标"依"学习目标"而定,"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更是为了改进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促使"学习目标"达成。 "评价"应在"情境""任务"中评估,与"任务""情境"不脱节、浑然一体才能使学生既明确完成任务的方向又享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1.2 活动操作路径。"活动操作路径"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顺利完成"活动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真学习"过程;是学生"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应尽显课堂是学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它是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做事情"、能学有所获的又一关键阶段。

1.2.1 步骤——呈现"学堂"

(1)寻求思路。要完成学习"任务",离不开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思路属于内隐性思维。点拨、引导学生把内隐性思维过程外化出来,有利于学生有效的参与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外化、梳理内隐性思维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过程,是着眼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例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学中,教师抛出"活动任务情境"后,没有急于让学生自己学习,而是组织学生围绕 "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地画出书中藏着的天然指南针?"我会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这一环节就是在促使学生把内隐性思维过程外化出来。在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完成学习任务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个体内化。"个体内化"指的是学生个人自我揣摩、尝试、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自己带着学习"任务"经历"亲历——反思——抽象"的思维活动,直至完成学习的内化与建构。

亲历:学生完全投入到亲身经历、或者移情性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或感受。

反思:学生从多个角度梳理亲历的过程,追问自己的知识运用、策略选择,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思考学习中个人的优势和局限。

抽象:学生从尝试、体验中抽取理性的认识、建构知识框架、总结学习经验形成新的认识的过程。

"活动式学习"中,"个体内化"这一过程需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并且这一思维过程可循环往复。

(3)交流重构。"交流重构"主要体现生生互动的学习状态,是群体学习提升的过程。在这一步中,"展示"与"嵌入"是关键。学生需要展示自己"个体内化"所得,教师需依据学情,适时"嵌入"引导点拨,促使学生修改完善"个体内化"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经验,使学生的实际获得最大化。

(4)迁移应用。在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之后,可根据学情再创实践运用的机会,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着眼于能力形成。

1.3 活动效果评价。"没有评价的课堂犹如没有导航的驾驶"。一个"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全程都应该伴随着"活动效果评价",即"活动效果评价"既包含在"活动任务情境"之中,又伴随在"活动操作路径"展开的学的过程中。"活动式学习"的整个学程的每个阶段都追求"教学评一体化",用"评"指引学程,使目标明朗、外显,"学"才会更集中;用"评"诊断、调整、改进学程,"学"才更高效。

2.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构建与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从"学习目标"向"活动任务情境"转化。"活动式学习"中,必须完成由"学习目标"向"活动任务情境"转化这一重要工作。从"学习目标"走向"活动任务情境"的转化,就是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学"的过程。这一"转化"体现教师的智慧。"活动任务情境"要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达成学习目标。

这一教学设计片断的"学习目标"是:回顾课文内容、复习巩固字词。一般教学中,教师的做法无非就是如表中所示,让学生读读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而已。这样的提问直接指向的是"学习目标",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阅读的动机。我为什么要阅读?老师让我读我就读呗。这样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参与。相反,在"活动式学习"中,教师将巩固词语和回忆课文内容的"学习目标"转化为了"活动任务情境"——"补窟窿",把"学习目标"含于"活动任务情境"之中。在"补小窟窿"的活动中复习了词语,在"补大窟窿"的活动中回顾了课文的内容和顺序。除此外,在"补大窟窿"的活动中还悄然完成了给词语分类的练习,初步了解了狐狸和老虎的表现,为下一个学习活动——根据它们的表现"表演"做下了铺垫。这个由一般的"学习目标"向"活动任务情境"的转化,实现了"要我读"走向"我要读"的良好境界。更重要的,"活动任务情境"给了学生思维的张力,有效地减少了碎问碎答的现象,学生的思维等多项素养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2.2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需对接恰切、吻合。"学习任务情境"中隐含着的"学习目标"与教材规定完成的"学习目标"不同一,势必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例如:有的老师针对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千人糕》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情境":"请你当一名中华美食讲解员,把中国的传统美食千人糕介绍给其他人。这节课我们就评选出金牌美食讲解员。"这个"学习任务情境"很有鼓动性,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但是,它隐含的"学习目标"是否与这篇课文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一致呢?《千人糕》课后习题是:"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该题的"学习目标"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图片,能够比较清楚、具体说出千人糕是通过哪些劳动而来的。很显然,教师创设的"学习任务情境"中隐含的"学习目标"远远大于课文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这一"学习任务情境"下,学生可以介绍千人糕是通过哪些劳动而来的,也可以介绍千人糕的样子,还可以介绍千人糕的色香味等等,这样就远远脱离了学习本篇课文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此教学,热热闹闹,"学习目标"却游离、宽泛,学况必然耗时乏累。可见,要想设计一个好的"活动任务情境",必须追求学习"任务"的设计与教材规定完成的"学习目标"对接恰切、紧密、吻合。

什么样的课堂,就决定学生有什么样的发展。在"活动式学习"中,用"学习活动"来带动学习的不只是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思维的深度、认知的广度还有语言的活跃度,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意义"的。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来推动学习的进程,悄然无声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便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落地、开花、拔节有声了。

猜你喜欢
目标情境评价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感悟三角形的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