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兰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第一中学,福建宁德 352300)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普遍缺乏主动质疑的意识,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个性化疑问。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阻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使得他们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一些教师只会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满足于浅尝辄止式的课堂讲授,不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思考和互动机会,没有细致指引学生启疑、探疑、释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意识是驱使学生踊跃认知、解疑释惑的积极动力,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对学习困难的良好品质,是学生个体面对学习问题时所秉持的自主自觉的能动学习心理状态,以及富有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品质。问题意识展现的是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疑难、疑问,以及进一步探索的求知心理[1]。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设计存在缺陷、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不强及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等因素都会阻碍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他们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其次能集中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特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坚持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进步;最后能激励学生为解决学习问题而勤于思考、勇于猜想、细于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深刻有序,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发展其创造性学习能力[2]。
“想问”是学生激发问题意识的必要情绪准备。“想问”体现出学生融入课堂进行问题探究的积极心态。教师积极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借助生活场景、热点和焦点问题、游戏活动、电教媒体等创设教学情境,能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问答的兴趣,激励他们“想问”、主动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细心斟酌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想问”。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一课时,教师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则新闻短视频:两位男子由于在网上发布一些极端言论,被警方刑事拘留。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产生了讨论兴趣,同时引发了思考:“为什么这两位男子发布极端言论会被抓?我们公民不是享有法定的言论自由吗?极端言论有何危害?”学生纷纷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思考这些问题上来,产生了追根究底的欲望和热情,与教师一起进入新课的探讨学习中。
“有问”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学生只有发现了更多的问题,积极把自己的问题带入课堂,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互动交流,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学习。教师激励学生“有问”,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年龄、心理特点等,构建活跃的启疑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机会。
构建启疑课堂,教师必须把道德与法治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主动启疑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一课时,教师利用“小华的案例”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探究,形成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在课堂分享环节,一位学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案例:16 岁的陈××从小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一起生活,学习成绩不好。后来,父亲想让陈××辍学,出去打工挣钱,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并且,陈××的父亲脾气火爆,经常虐待他。这个鲜活的生活案例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面对陈××的遭遇,我们应怎么帮助他呢?”“我们应建议他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呢?”“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己遇到了这些困难和痛苦,要向谁求助呢?”这些疑问充分展现了学生迫切寻求帮助的问题意识,从而为本节课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法律知识、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敢问”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是他们主动学习、乐于探索的积极学习情绪,也是他们具备良好问题意识的表现。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明显的淡化倾向,这与课堂环境和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有极大关系。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对话探疑课堂氛围,少一些照本宣科,少提供一些现成答案,多一些课堂互动交流和平等对话,多一些“意外”声音,多一些随机生成,从而让学生“敢问”。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提问、合作讨论问题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探疑勇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不主动履行义务”的行为,开展“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主题讨论活动。在提问和讨论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疑、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认识和见解。尤其是有的学生提出:“要想享受权利,就必须积极履行义务。如果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可以吗?”这一“意外”的声音激起了学生的新疑问。通过合作讨论,学生理解了履行好法定的义务不仅是个人享受权利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更是对集体、社会、国家应尽的责任。可见,教师鼓励学生“敢问”,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让他们在探疑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善问”是学生善于学习的学科素养的良好体现,也是学生问题意识成功转化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巧引妙导下学会了主动质疑、探疑、释疑,这对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有效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
教师激励学生“善问”,应做好引导示范。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质疑、理性批判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善于运用权威、正确、理性的教学理念,针砭时弊,纠偏扶正,引导学生树立善于质疑、勇于批判的精神,让道德与法治知识逐渐内化为他们的健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善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从生活入手,教师必须在知识与生活之间架设必要的桥梁,以便学生更好地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教师可以列举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各种职业角色实施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责任的真正含义,使他们善于根据提示探索角色与责任的内在关系,学会抽丝剥茧、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善问”,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教本,针对与道德与法治有关的问题,要善于结合国情、区情、校情及自己的学习实际,积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敢于提出独特见解,发现问题实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始终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师只有引领学生成为课堂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主体,让他们探有所得、学有所成,才能真正打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