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2021-11-21 23:15:25张先梅
大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青年教师教育

张先梅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611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如何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如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目标方向和任务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思路[1]。近两年,《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研究》课题组对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进行了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师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5月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小学教职工585.26万人,比2018年增加12.01万人。初中教职工435.04万人,比2018年增加15.67万人。2019年中小学教师共计1020.3万人,当年仅新增教师数为27.68万人。教师的理想信念会影响他的思想意识,会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

一、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扩张是在短期内完成的,教师资源也在短期内得到大量的补充,教师数量快速提高,但教师培训未能及时跟上。项目采用问卷对四川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受调查的133名教师,有3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72.2%,曾参加过理想信念培训的教师仅占24.06%。全国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到了教师总人数的60.8%。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为直接,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方向,直接关系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质量。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报道,每年有200多万教师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多为课程教学,对于理想信念的培养少之又少。据调查,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中小学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各个学校的重要任务。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问题,定期研究中小学青年教师思想的新动向、新问题,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制度。

第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不够完善。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评比交流活动。

第三,理想信念教育路径不够明确。应采用专家讲座、主题学习、交流讨论、组织观看励志电影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采用体验式、参与式的新型教学形式,用好新媒体,开展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

第四,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出现偏差。青年教师在接受高等教育时,遇到了全球交流发展的大好时机,部分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受到了西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影响。有的教师违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的观念淡化,部分教师在教学、科研、晋升上,重私利,轻育人,使得教师的职业形象日趋淡化,教育教学效果不乐观[2]。

二、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不会被各种错误思潮所左右,不会被各种利益诱惑。

理想信念教育能使中小学教师得到更好的提升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理想、专业认同以及专业技能等内容,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坚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想,激发更多的热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认同。

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素质和个人能力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作为青少年精神上的引路人,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学风,更关系着青少年的未来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中小学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其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理想信念会融入教育教学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也使教师这个角色具有了政治内涵[3]。

三、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一)理想信念教育要制度化

为了使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得以实现,各项学习工作要形成制度规范。建立健全理想信念建设规章制度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建立教师思想状况台账,及时把握教师的思想状况,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教师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建立校长、书记责任制,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授课制度,让教学管理人员走进课堂。建立教师定期谈心谈话制度,以生动的案例,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激发教师的热情。以完善的制度建设保障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功效的长期向好发展。

(二)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强领导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落实专任负责。中小学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要实行校长、书记负责制,保障教师培养能保质保量完成。落实岗位责任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塑造广大教师依法执教、以德施教、廉洁从教的师表形象。在教师节开展师德典范评选活动[4]。

(三)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培训,加强对教师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其头脑,使教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树立典型,把政治觉悟高、师德师风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作为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借助榜样的力量,开展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解决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实际困难,是提高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中小学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应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应对社会多元文化的挑战,坚定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四)明确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占领网络新阵地,拓宽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当今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得到普及,自媒体、数字化新媒体蓬勃发展,网络已成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理想信念学习的形式,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丰富教师的学习内容。开展网络思政课堂、把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做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和手段上与时俱进。开展创新性及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既不过多占用教师的业余时间,又能让教师欣然接受,以此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五)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估制度和考核机制

完善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价机制,让教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专业认同,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经费投入、组织管理、任务制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督查评估。细化师德教育工作岗位职责,将教师的理想信念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内容,使得师德督导评估制度化。通过考核,管好老师,育好老师[5]。

(六)开展教育成效回头看行动

理想信念本质上根源于教师的个人需求,而这种需求是在一定情感认知状态中生成的。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中尽力契合教师主体的感悟,激发其情感共鸣。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记职责,承担责任,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贡献力量。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布置学习任务的,还要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只有长期不懈地坚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6]。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是对广大教师的殷切的期望与要求[7]。标准中提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以及“仁爱之心”都关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其中“理想信念”既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当代好教师的重要标准。教师崇高的理想信念需要从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感悟。除学习外,还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把崇高的理想信念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青年教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