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技艺人才培养改革策略浅析

2021-11-21 23:15:25李府承
大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技艺

李府承

(德宏职业学院,云南 潞西678400)

自古以来,由于天然的区位优势,珠宝玉石产业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市、芒市和盈江县聚集,成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支柱产业和对外宣传的名片之一。为做大做强当地的珠宝玉石产业,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级政府在发展规划中,从产业布局和玉雕技艺人才培养两方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打造出“玉出云南,玉美德宏”的形象[1]。

作为培养玉雕技艺人才的重要基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高职院校和各县市职中在过去的15年里,为玉石产业培养了近3000名玉雕技艺人才,促进了玉石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转型,社会需求角度的多元化,原本具有优势的玉雕专业,出现了青年学生不愿意学习玉雕技艺、专业学生毕业多年难成业界翘楚等问题。如何改革学校玉雕技艺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提升该地整体珠宝玉石产业转型,成为各县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实行玉雕技艺人才培养较早的德宏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采用学徒制、双元教学、新学徒制、产教融合、引企入校等模式培养玉雕技艺学生取得的成效。目前,该校仍然存在招生困难、学生不愿意学习传统玉雕技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本文调研了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培养玉雕人才的玉雕大师工作室,了解其培养过程,与学校玉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对比研究,寻找二者的不同之处,综合各自优势,帮助学校进行玉雕人才培养改革。

一、学校玉雕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

因玉雕人才培养主要从思想理念、课程设置、环境和时间等方面综合开展,详细对比二者的培养情况,发现二者在课程设置上都较为系统全面,包含了玉雕传统技艺文化、玉雕材质、玉雕题材设计创新、玉雕技艺传承、绘画和泥塑对玉雕技艺的提升、玉雕行业情况、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课程。而玉雕大师工作室培养的青年玉雕技艺更突出。全天候的学习和身边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更能适应玉雕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实地参观他们对青年玉雕学习者的培养模式,从他们的讲解中,发现了学校玉雕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2]。

(一)职业目标不明确,学生缺乏学习玉雕的动力

玉雕技艺的学习较为复杂,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学习,并自觉主动地探索研究。因此,引发学生学习玉雕技艺的兴趣是学生掌握玉雕技艺的基础。学校在设立玉雕学习目标时,未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学习目标,认为技艺学习是单纯的重复操作。由于未树立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在掌握玉雕技艺后,缺乏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情况的认知,缺乏学习玉雕技艺的内生动力。

(二)课程设置不匹配,无法为学生未来创造玉雕产品做好铺垫

学校培养青年学生时,理论素养应和实际技能并重。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兼顾各方面,相比玉雕大师工作室的课程设置,学校针对学生玉雕技艺学习的内容相对单一。而且由于学生日常需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留给学生学习钻研玉雕技艺的时间较少。授课方面主要以实训课为主,课程结束后学生难以继续深入研究,缺乏学习技艺的持续性,导致制作出的玉雕产品工艺价值不高,得不到赞许和认同,使学生职业认同感缺失,未能激发学生创造玉雕产品的热情。

在未来多样需求的变化下,玉雕产品应适应市场需求。玉雕技艺学习者在学习阶段必须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源泉,结合市场需求导向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才能使玉雕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大环境的变革下,为壮大特色玉雕产业,学校作为玉雕青年人才的培养中心,应该转变培养理念,做好课程设计,从长远处着手,切实为玉雕人才未来适应市场并创造玉雕产品打好基础。

二、学校玉雕技艺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

通过分析总结,作为培养玉雕人才的重要高校,要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课程设置、思想理念、环境感受、成果评价等方面改革玉雕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转变以制作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文化和设计纳入课程核心

原有的玉雕技艺培养突出了制作过程,在熟知工具的使用技巧后,寄希望于学生在制作流程中下功夫,以此提升技艺水平。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来源缺失,导致玉雕产品同质化严重,学生就业面较窄,相互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难以在市场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未定位到关键核心,导致学生未来玉雕技艺提升空间的文化理念和设计风格塑造所占的比例过少。对比在玉雕大师工作室的青年玉雕学习者,他们的产品创造信手拈来,面对不同的玉石材质能自行剖析,兼顾客人的需要做出设计方案。因此,设计应成为青年玉雕学习者学习的关键。玉雕青年人才培养应转变以做为中心的模式,形成以优秀文化为基石、设计理念为骨架、自我创造为房顶的三层递进关系。第一层应在学生入学一年级时,设置为基础课,重点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感知能力,学生应知晓我国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相互间的联系。课程可以设置为与美学有关的石刻、建筑和非遗文化等,确保学生打好文化基础。第二层应在二年级时,加强设计理念的培养,以设计知识为辅,加强学生素描、白描、线描、图案设计、色彩构成、泥塑造型、书法等方面的练习,提升自身的设计元素、造型能力的把控,在本阶段合理介入玉雕技艺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第三层应在三年级时,鼓励学生根据玉质材料大胆创新设计,不设范围,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如此,虽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但学生有知识技能在手,亦能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3]。

(二)以玉雕大师为目标,塑造学生职业认同感

学生在学习玉雕课程前,高校应就玉雕手工突出、学习周期长、技艺价值高等特点,优先开设玉雕学习规划课程。以向有名的玉雕大师学习玉雕技艺过程为切入口,向学生讲解玉雕技艺学习后带来的职业价值,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计划书,设立学习玉雕技艺的目标,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学生学习玉雕技艺的兴趣。可以结合学校课程特点,进一步设立学期的小目标。授课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由易到难,向学生抛出阶段学习任务,指引学生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注重学习任务完成后的点评,总结学生取得的进步和需要提升的空间,慢慢增强学生学习玉雕技艺的信念。指引青年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发挥自己的职业价值。

(三)引领学生主动融入市场,了解行业前沿信息

玉雕技艺不仅仅是将富有美好意义的图案雕刻在不同的玉石材质上,更是对玉石材质、文化信息、市场前沿的综合把控。对此,在对青年玉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把技艺学习反馈、行业制度、市场考察调研等作为常态化模式,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高校教师应与市场、同行或其他领域的从业者相互交流,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空间。在玉雕技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进度,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到珠宝玉石集中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多与专业人员交流,引领学生融入市场,了解行业前沿信息[4]。

(四)借助专业见习,让学生进入玉雕厂实地体验

每一件玉雕产品的诞生,都是玉雕从业者对文化、材质和市场需求的综合性把控。玉雕技艺学习非常注重实践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反复学习研究,不断弥补自身不足,技艺技术才能越来越精湛。对此,高校可以合理利用每个假期,安排学生见习,学校应帮助学生进入玉雕厂实地体验,实际感受玉雕产品的制作流程,了解玉雕产品制作时需要掌握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玉雕技艺水平。

(五)优化成果评价方式,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玉雕技艺是技术性相对较强的一门手工艺。无论是设计理念的培养,或是制作过程的掌握,都需要较长时间学习研究。青年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希望能快速掌握玉雕的技能,导致学习结果与预想形成反差。在作品设计和制作的阶段性考核中,教师应以过程为主,以结果为辅,详细记录学生技艺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对比总结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做好个人技艺学习规划,采用积分制累计技艺进步情况,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5]。

三、结语

玉雕技艺是玉石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几千年来,人们通过师徒模式不断传承和发展玉雕技艺。学校是培养玉雕人才的主要基地,针对玉雕技艺学习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学校的玉雕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生长远发展为导向,注重技艺学习的过程,抓牢设计基础,匹配好过程设置,引导学生融入市场,树立学生的玉雕技艺学习信心。切实为珠宝玉石产业输送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玉雕人才,发扬和传承好这门优秀技艺。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12 08:52:40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24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中国自行车(2018年7期)2018-08-14 01:52:44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48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3:49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 13:58:33
春秋时期玉石器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1:59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中国篆刻(2016年11期)2016-09-26 07: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