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文峰高级中学
我国原有的财政预算会计体系在不同的行业间制度存在很大差别,体系繁杂,核算口径不统一,进而造成的各种问题也很多,比如:不同行业或者是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存在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问题,从而影响新财务报告的质量,以至于影响公共财政管理获取有效信息,因此2019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新会计主体要根据自身实际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原有的基建账都是单独设置专用账,而基建业务作为单位核心经济业务,以往将原始基建业务凭证留存到基建账中,月末将其并入单位的大账中,而大账中需要留存原始的基建业务凭证复印件。这种原始操作完全是将单位基建业务和其他业务原始凭证分割进行了,对于单位财务整体管理来说比较麻烦,而且还影响财务工作者的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不再进行基建专用账独立设计,可以与单位日常业务统一进行核算。
新制度要求财务会计核算工作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这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式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当月进行计提折旧,以减少每个月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后的固定资产,不管以后会不会再使用,都不要进行计提折旧,而固定资产需要提前报废,不给予补提折旧,而已经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
新制度规定将财务管理分为两部分: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同时提出平行记账法。就是在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核算,最后作为财务报告;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预算核算,最后作为决算报告。这两种报告制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互补,而且还能清晰、全面、准确地反映预算和财务情况,这样既有利于反映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还能够表现出企业的负债和资产情况,为政府财务报告分析提供准确数据。
新制度实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统一执行,不再进行行业或者单位性质的划分。原有的分行会计制度只能满足预算管理需求,但是对于新财务报告者来说,各行政事业单位种类性质复杂,报告数据没有统一性,缺乏可比性,严重影响报告的质量。而新制度的实施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促进预算管理更好的进行,也能够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正式实施,改变了原有不同行政事业单位选择不同模式的会计制度核算方式,同时也保留了每个行业通过的经济事项,将共性业务涉及其中,从而统一了不同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从根本上提高了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其中执行的《中小学会计制度》也要求中小徐在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中,需要严格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所以,在执行新制度的同时也要做好与原有制度的衔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科目余额表数据的深入分析,按照新的规定进行科目整理和转入,建立新的资产负债表和账务。
新制度建立了全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记账模式,实行了双向分录平行记账策略,单位在预算管理业务中需要进行财务编制分录,还要进行预算编制会计分录。而单位的其他业务活动就不进行双分录记账了,只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即可。
新制度规定下的业务核算不需要进行单独建账,而原来的中小学会计制度关于单位基建业务方面是需要进行单独核算和建账的。新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中小学校基建业务会计核算,这样不仅保证了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同时也减少了财务复杂性。
新制度规定,各单位需要对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另外还彻底清查了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并清晰规定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原始价值和尚可使用年限。而原有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计提和资产摊销,比如:动植物、文物陈列物、土地、图书档案等固定资产,如果2019年1月1日没有进行提折旧的需要重新计提折旧。
虽然说现在很多中小学校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财务建设,但是在新制度实施后,中小学校原有的财务软件已经不能满足新制度的要求了。因此各小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系统,更新财务软件,这样才能保障财务软件产生的凭证符合新规定。
在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下,需要将原有的科目余额精准无误的转入新科目中。这就要求中小学校会计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原有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进行新制度研究和领会,根据新制度进行财务会计科目和会计预算科目的认真核算和科目余额转入。例如:建立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双报告双体系模式,详细进行中小学校会计预算和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划分。对于预算会计核算问题,进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分离又相互衔接,全面反馈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信息。在财务管理中,保持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进行,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生成后需要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
为了将不同行业和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管理,新《政府会计制度》也提出了更新财务软件的要求。因此中小学校在进行会计科目管理时,需要进行科目和辅助项目设置,细化管理各个业务,从而完整准确的提报单位经济情况。财务软件操作程序尽量简便,避免给财务核算工作造成更多的工作量。
例如:建立和完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记录的有迹可循。对于公立学校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资金,进行系统化的监控管理,监控资金的拨付和申请情况。资金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做好科学管理很重要。
根据新制度规定财务报告需要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和折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新评估资产的真实性,同时能够保证新财务综合报告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中小学校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检查固定资产盘盈和盘亏等情况,同时要详解好新旧制度,保证在新制度下提折旧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生成中小学校报表后,还需要添加一张附表,主要数据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数量、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金额,保证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和固定资产总价值的一致性,确保提报表能够充分表现出中小学的基本信息情况。
新制度要求基建业务核算不需要进行单独核算和建账,但是中小学校财务人员也要提高自身基建业务核算的知识能力,进行基建合同内容的了解,同时参与到基建项目的监督,确保基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财政资金的合理性。
例如:财务人员需要在这个变革中,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有效的将学校整体战略和发展目标融入财务相关工作中,加强理论和时间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储备。
新制度的出现,制定了双基础、双分录和平行记账的规定,这给适应新会计核算制度的财务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难度,为中小学校财务人员增加了挑战性。因为中小学校体系比较广,不仅包括中小学,还有中等职业学校单位等,这其中有社会力量办学,也有财政拨款单位。所以,各中小学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保持自身与时代的同步性,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让中小学校财务人员尽量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例如:将原有的“核算型”财务工作转为“决策型”,使学校的中长期目标和整体战略规划相结合,来提高学校财务的管理水平。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可以说是进一步完善了旧的《政府会计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更好的提高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效率。在这个改革环境下,学校财务管理也相应的有所改变,管理重心发生转移,加强了学校资产管理责任和预算工作的管理,对学校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有一定的要求。新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对财务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提高了财务对成本核算、决策分析和管理的作用,这对学校未来的管理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使学校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