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改引领智慧创新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变革学习方式

2021-11-21 18:59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张计清
山西电教 2021年3期
关键词:空间校园智慧

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 兰 莉 张计清

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校,创建于1958年,60 多年来在尖草坪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逐步发展成为山西省示范高中、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组长学校。2019年12月尖草坪一中被中央电教馆评为“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2021年1月,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校”。

学校在多年管理经验和实践凝练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打造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智慧课堂网络学习平台。平台中“资源”“1+1 课堂”“达标检测”“互动答疑”“教师公告”“微课”“人人通空间”等板块既相对独立又彼此渗透。平台与学校2011年研创的以“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方式为核心的“1+1”问题解决塔式课堂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立体化、课堂高效化、诊断精准化、评价数据化、学习无界化、课程项目化。六化推进,深度融合。

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历程

学校紧扣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等中心环节,以数字化推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化,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学习方式,有重点地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走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点先行、典型引路

2013年9月——2014年8月,组建“人人通”实验班,委托技术方为学校研发与“1+1”问题解决塔式课堂匹配的学习平台——“智慧课堂”。构建了与“1+1”问题解决塔式课堂各环节相匹配的资源版块、互动版块、成果展示版块等。

第二阶段:课题引领、深化研讨

2014年9月——2016年8月,全校推行“人人通”教学实践。承担了省教育厅“基于人人通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生学习模式实践研究”、“基于现实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与实践应用”课题研究。成立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各学科课题组。在应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深度探索信息技术与“1+1”课堂的融合点。

第三阶段:“六化”推进、学科融合

2016年9月——2018年8月,以“智慧课堂”平台为载体,同步推进资源立体化、课堂高效化、诊断精准化、评价数据化、学习无界化、课程项目化建设。基于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

第四阶段:数字融通、信息共享

2018年9月至今,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成先进的数字校园应用支撑平台和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创建并完善数字化教学空间、创新创造空间、文化生活空间,并彼此渗透,互联互通。

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实施办法

1.问题驱动、课题研究

深入挖掘“1+1”问题解决塔式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吸取了兄弟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并做比较性研究,将课改项目课题化、研究化,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不断实践,探索高效融合点。

2.立标树型、优化应用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公开课与研讨课同步推进,团队与专家共同研讨、诊断,打磨示范课引领学科教学。优化了基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资源以及数据分析系统。完善了打破时空限制的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学校空间。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创客类的教育课程。

3.完善机制、激励评价

制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教师绩效考核细则和班主任电教考核细则,制定了学生使用“智慧课堂”学习平台的学习规则,完善数据分析、诊断、评价机制,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应用热情。

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校积极适应“互联网+”的大趋势,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数据中心,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环境。这些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学校定制研发了“智慧课堂”学习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导学案和自主学习辅助资源、疑难知识讲解视频、达标检测等上传空间,学生依据老师的推送资料来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了师生平台、空间使用全覆盖,多维度、无缝隙、零距离交流。

为切实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管理和实施,进一步推动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各类制度文件,各部门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师生信息化网络提升常态机制,规范平台和空间的建设、推进及应用。

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将信息化从教育教学延伸到教育管理,建立各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打造共享融通的管理体系。

1.立足课改教学常态,构建塔式教学空间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共建资源共享

资源立体化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障。以“智慧课堂”平台和人人通空间为载体,不断积累、建设、整合了大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学案是“1+1”课堂的生命线,题库是巩固和复习知识的工具,生动有趣的微课、英语学习利器音频资源、各类扩充课堂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与学习方法。学生基于平台资源收集、提取、加工、处理信息,实现高效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空间共享学习报告、思维导图以及学习心得,相互查阅评比,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思维方法,总结学习规律。

(2)运用数据精准把脉,助力学生个性学习

利用“达标检测”版块,教师设计电子测评试题,或者利用在线题库丰富的资源组卷,完成知识点的精准练习,学生在线答题后系统自动生成精准数据化学情分析结果,便于教师快速准确掌握学情,有效开展教学和个性指导。

在“互动答疑”版块,每个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个性化问题、每个学习小组也可以将讨论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互动卡的形式反馈到教师端,为教师开展精准学情诊断,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依据。

(3)多样展示互动答疑,打造课堂科学高效

利用平板和一体机多屏互动技术,展示手段多样直观,让课堂展示更加内容充实而又生动形象,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展示中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合作交流、质疑答疑,体验着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价值与喜悦。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学校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和人人通空间可以实现学生评价数据化、多元化,课堂评价更加及时。学生通过投票功能评选最佳个人、最佳小组以及课堂表现。教师通过在校表现模块对学生及时进行评价和评选。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评价,形成年级、班级和个人的评价报告。

2.研发校本项目课程,普及网络泛在学习

学校自主编写了《基于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外作业项目操作手册》《创意机器人》两本教材。使得创意实物化、实物智能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

校园文化生活中由于信息技术的注入,呈现出数字化色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在空间中可以看到社团动态、活动通知、作品展示等富有特色的活动。

3.织密校园安全网络,家校互动有效共育

学校打造了“德育之窗”空间平台,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德育在线辅导,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开通了用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请销假的微信公众号。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信息发布,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各种表现及信息。

4.校园政务数字管理,生活服务绿色便捷

学校在教学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方面注重过程性管理,形成大数据统计,为学校管理提供精确的数字化依据。食堂管理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灵活调整菜谱。使得菜品有源可溯,确保了食品安全性,极大地减少了浪费。学校所有教学楼、宿舍均采取智能化技术感测学校用电情况,实现更快速、更全面、更精准、更智慧学校电力管理与应急处理。

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面的思考

1.继续深化课堂信息化应用,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

首先深入研究线上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基于“1+1问题导学塔式课堂”的教学设计、学案。其次深化智慧课堂平台应用,借助第三方平台,通过学生测评分析,针对薄弱知识点个性化智能化推送相关题型。再次不断扩充智慧课堂与网络学习空间优质资源,学生基于空间搜索本校不同教师的相关资源,初步形成“小数据、深应用、全闭环”校级规模学习数据库。

2.进一步推进空间普及应用,探索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学校将不断推动网站建设多元化,扩充学校数字空间,提高空间层次。细化网络学习空间常态化应用制度,形成定期总结表彰机制,鼓励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逐步实现教师空间、学生空间、班级空间、社团空间、教研组空间、教导空间、智慧党建空间、德育空间与电子班牌互融互通。

学校将深度应用智慧课堂平台与空间,学生学业水平、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活动参与情况、学生德育表现等数据共享融通,初步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体系,为实施大数据支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提供保障。

3.积极探索项目化课程学习,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未来新高考改革中,项目化学习正在成为育人方式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

2021年,学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数字校园建设体系,从人人通空间教学到各部门管理的融通,从师生互动课堂到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从校内教育教学到校外家校共育,不断提升校园智慧化水平,渗透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构建高效、科学、共享的智慧教育教学环境,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100 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空间校园智慧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QQ空间那点事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