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智 唐蜜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当羽毛球运动中,其中一方的羽毛球落在无效区域或线外区域,即可认为发球方失误,此时对方获胜。当其中一方的羽毛球落在有效区域内,但对方没有接住发球,即认为发球方获胜。基于我国全民运动意识在社会群体中的不断普及,羽毛球运动的受众群体不断提升。为了使更多的群体关注此项运动,许多高职院校将羽毛球运动引进体育课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羽毛球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此方面的兴趣较高,为此高职院校便重视起了对羽毛球课程的教学,甚至增设了羽毛球核心教育课程,也正因如此,羽毛球运动成为高职院校内最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羽毛球项目在实际运动中,不仅具备一定的竞争性,同时也有娱乐性能。高职院校在开设羽毛球核心课程时,由专业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羽毛球发球、击球、还击等基础性行为的指导,通过此种方式的学习,学生还可以掌握羽毛球运动中常用的战术、步法等。因此,通过对此方面内容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敏捷能力、行为能力、行动能力、身体组织协调能力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1]。并且,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需要运动起来的项目,不仅需要四肢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机体性能的参与,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学生臂部、腿部、胸部等肌肉力量显著提升[2]。而此项运动需要学生配合跑步进行,因此对增强学生血液循环能力、心肺循环能力等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智能化技术普及的当下,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均为在宿舍躺着玩手机或玩电脑,因此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3]。而利用羽毛球运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仅可以充实学生课余时间,同时也可改善其身体亚健康的状态,从而为学生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除上述提出的显著意义,学生在参与羽毛球项目运动,还可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4]。由于羽毛球运动属于团队类运动,仅依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运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而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解决学生沟通障碍的主要措施。同时,也由于当下教育背景下,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的问题,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就业、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压制,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自身性格又较为内向,使其对心中的困惑无从发泄,最终出现心理或交流方面的人格障碍。而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适当的羽毛球运动,不仅可以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宣泄,同时也可以在运动中与他人敞开心扉交流,以此解决个人心理层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羽毛球运动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其益处是十分显著的[5]。但综合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又可看出,高职院校开展羽毛球核心课程教学仍存在显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羽毛球项目运动的发展,同时也较难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核心[6]。
并且,错误的羽毛球运动行为不仅无法对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促进作用,甚至也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为此,本文将综合现代化社会提供给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的信息化技术,以高职羽毛球教学核心指导课程为例,对其改革实践展开深度的研究,以此实现学生在参与羽毛球运动中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协同发展。
规范的教学指导方案是发挥羽毛球运动价值的基础,也是关键,为了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高职院校可引进多种信息评估技术,采用对学生体检的方式,初步获取不同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情况,掌握不同学生在参与运动或体育活动中个人的薄弱点[7]。例如,部分学生在运动中的耐力较差,即刚参与到群体运动中,便感到身体疲倦;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存在误区,即认为羽毛球运动对其就业无意义,没有必要投入过多时间等。专业羽毛球教师在掌握了学生对此项运动的认知后,综合我国当下青少年身体健康标准,制定面向学生群体的羽毛球核心课程教学方案,并将教育的方案完全贯穿在体育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在初步接触羽毛球运动后,便可对此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在后期的参与运动过程中,热爱此项运动项目。根据上述分析,对羽毛球教学核心课程教学课时进行安排,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如表1中所述结构可知,在相关此方面的教学中,可按照教学学期将学生学习羽毛球的阶段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学年属于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入门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以了解羽毛球运动起源、发展等相关理论知识为主,并引导学生针对此方面树立对羽毛球学习的正确认知。当学生熟练掌握羽毛球理论知识后,学生进入第二学年,此学期属于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以参与羽毛球运动为主,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组织行为,使学生初步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相关行为要领。当学生进入第三学年,此学期属于学生学习羽毛球的核心阶段,不同的学生群体已在此阶段中展现了对羽毛球运动的不同态度。而教师此时便需要深入挖掘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的认知,当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具备深入了解或学习的意愿时,教师应按照标准或专业的羽毛球运动要求,对此部分学生进行深入的羽毛球教学,使其专业能力更强。当学生在参与运动中对羽毛球运动产生常规认知态度,此时教师便无需持续对此部分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教学,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羽毛球运动技巧即可。
在完成上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社会为羽毛球运动教学提供的便利条件,对学生进行羽毛球运动技巧的深入剖析。此行为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可使用多媒体教学屏幕,播放与羽毛球运动相关的竞技类比赛视频。在播放视频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对于视频的关注点,并将学生兴趣点作为羽毛球运动核心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剪裁此部分视频,对学生喜爱的羽毛球运动员参与竞赛的视频进行放慢处理,指导学生反复观看此视频,并对学生讲解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运用的技巧,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羽毛球运动或羽毛球竞技活动的比赛规则。针对此过程中学生无法充分理解的运动行为,教师可直接将视频进行暂停处理,定位其中的关键技巧发生点,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的方式,使学生对此行为具备一个初步的认知。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到羽毛球运动场地,先对学生进行技巧性动作的示范,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负责纠正学生在运动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指导所有学生学会规范性的运动技巧。
在完成掌握了基础的羽毛球运动行为技巧后,教师指导学生划分练习小组,鼓励学生将学会的技巧应用到运动过程中,真正通过实践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技术要点,最终使羽毛球教学核心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落到实处,满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求的同时,通过此种教育方式使学生正确认知此项运动,以此树立学生终身运动的健康意识,实现学生身体综合素质与心理建设水平的同步提升。
该文从规范高职羽毛球教学核心课程教学课时、引进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剖析羽毛球运动技巧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核心课程改革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不仅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也采用教育市场实际调研的方式,定位了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社会可供应给教学改革工作的相关的手段。为此,要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学生身体素质差的问题,还需要有关教育单位针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以此使我国高职院校向社会输出的人才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与较强的心理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