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观下美术课堂中音乐运用的实践探究

2021-11-21 17:11:08⦿陈
小学生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美术课赏析美术

⦿陈 洁

美术活动是视觉性艺术,在传统美育的理念下,美术课要实现人文性,愉悦性,审美性,而人的感官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整体印象,依靠眼睛“看”可以刺激视觉,加上耳朵的“听”就更能唤醒学生的情感记忆,达到审美享受。在传统美术课堂中加上音乐的点缀更容易达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即美术表现、图像识读、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能力。

一、审美、情感与音乐

在美育的过程中,感性教育是美育的本质特征,而感性教育则依托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到“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和谐。”鉴赏力与美在音乐与美术中同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最深层次的审美则是情感的调动与激发。在情感的调动过程中,课程的人文性也深刻体现出来。

美术课在赏析《在激流中前进》这幅油画作品时候,可以采用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赏析导入,美术作品的静态美配上激昂的交响乐动态美,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感触劳动人民与大自然共同生存的那不屈的精神。我们美术课堂的人文精神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正如法国的费提斯所说—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所以在不同的美术课型中找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乐,或愉悦、或悲伤、或轻快更容易达到使学生深入情感之中,领略课程之美的目的。

二、美术语言与音乐

美术的韵律与音乐中的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有时候会理解不了美术的韵律概念,借助音乐的节拍就比较容易理解。线条的疏密,明暗之间的对比,重复,渐变等美术语言影响着美术作品的呈现,而音乐则是通过音的长短与轻重来决定听者是感到激动还是放松。所以赏析美术作品,感悟美术语言的运用,可以用有相同要素的音乐来辅助,使学生更加理解内涵的意义,这也符合桑代克的知识迁移理论中的相同要素说。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中画面跳跃闪动曼哈顿的街道,川流不息,永不停顿,如果直接让学生去赏析,很难体会蒙德里安的冷抽象的设计意图,但是如果同样是抽象艺术的音乐来解析,就能更好地理解那跳动的小点像音符一样富有激情与节奏。这幅作品完美诠释了音乐与美术的融合,用美术的“可视”来表达音乐的“可听”。学生会比较容易领会其中之奥妙,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是有助于学生提升图片识读能力的。

三、创造性实践与音乐

诚然所知,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必定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与音乐都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运用联想来提升创造力。

思维是创造力的产生基地,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达到思维的流畅性,是每个美术老师都会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利用音乐的辅助在课堂中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氛围,创造情境性,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例如在低龄段的美术课《快乐的小鸟》的课程中运用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惬意的森林,鸟儿在枝头尽情地嬉戏,它们在说些什么?它们是不是会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快乐地跳舞?情景式的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热情。

四、美术中的文化理解与音乐

文化理解也同样是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美术与音乐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艺术发展史中,美术与音乐几乎是在同时代变革。并且艺术的哲学思想与时代背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文化内涵,也是我们需要长期探究的方向。

例如我们可以寻找美术与音乐的相同之处,我们的中国绘画与戏曲艺术共有一个艺术手法-“留白”。就字面意义而言,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留白是在画面之中留出空白之意,而在戏曲中留白可分为舞台布景的留白;道具表演的留白;戏文主题的留白。中国传统艺术是有其深厚的哲学渊源,留白在儒家哲学根源是中庸之道。中国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中的留白,虽然因为其艺术形式不同而略有表现形式上的分别,然而在其精神内涵、审美价值、哲学根源上都是相通的。在美术课堂中除了领会美术语言,音乐语言,也可以升华到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其哲学智慧。

艺术来源于生活,充满了人文关怀,适当地使用音乐可以帮助美术教师使学生以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去领会课程的人文性。

五、小结

值得注意的是,盲目地使用美术与音乐的整合容易让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任何概念性的理解,所以在美术课堂中运用音乐的时候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例如想让学生理解直线线条与曲线线条给人的不同感觉,可以用节奏干脆,或者悠然绵长的音乐对比,让学生更加理解线条的不同用法。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而去选音乐,而非为了课堂形式要丰富而盲目地选择一首曲子。

猜你喜欢
美术课赏析美术
美术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8-02-22 12:15:48
早梅(节选)
趣味美术课
幼儿画刊(2017年2期)2017-03-20 15:52:01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