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园艺学院,江苏 句容212400)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如何把“育人教育”贯穿资助工作始终,把“输血式”资助向可持续的“造血式”资助转变,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扶智”“扶志”“强能”并重,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资助工作的发展性强调由“保障型”向“发展型”发展,通过创造性的资助育人活动,实现家庭经济困难生由“他助”变为“自助及助他”,深化高校育人内涵。
发展性资助是指在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经济帮扶的框架体系上,以学生“励志成才”为根本目的,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生不同阶段的需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让其在能力提升、素质提高、心理健全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在发展性资助实施路径中,在确保公平性和效率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主导、校企齐参与资助工作,搭建系统互动资助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家庭经济困难生思想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1]。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学校资助体系的健全,受助学生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后,有部分受助学生产生了“等、靠、要”依赖思想,认为获取资助资金比靠付出获得报酬要容易得多,获取资助资金更是理所当然。并没有养成自立自强、感恩上进的良好品质,其感恩意识极其淡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中包括助学贷款,但有部分学生认为助学贷款是需要自己还的,所以要么不愿意申请,要么毕业后不按时还贷,诚信意识淡薄,国家资助的育人功效并没有完全发挥。发展性资助工作既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物质帮扶,又要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创新性教育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学会感恩。
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生来自农村,因家庭经济条件、所受的教育资源、父母关注度等因素影响,性格较内向、敏感。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其他学生更保守、不自信,不太愿意向周围的同学倾吐心声。处理事情时往往不果断。发展性资助工作是在原先单一的经济帮扶基础上,精准把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理特征,分阶段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帮扶。通过把物质帮扶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国家资助政策不仅仅是扶贫、扶弱,更是希望通过一系列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励志成才。所以,高校的资助工作者在做好学生经济帮扶的同时,更要做好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资助政策背后的意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关爱,激发励志成才和感恩回报社会、学校的信念[2]。同时,发展型资助工作注重物质帮扶和精神激励两者的相辅相成与齐抓共管,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之以“渔”,建构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四者有效融合的育人机制。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育人是资助工作的关键之举。发展型资助工作注重培养和提升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深入挖掘和开展育人活动,让困难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促进困难生的全面发展。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识别与认定是发展性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诚信。一般情况下,学生自愿申请,书面承诺,不需提供当地开具的贫困证明,这就加大了精准认定的难度。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学生在申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诚信缺失,将报送同级信用管理机构,但还是会出现有学生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此外,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地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区别,但目前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面使用的是统一标准,无法做到对象和资助级别的精准认定,导致不能识别出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生。
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帮扶形式有精神激励、奖助学金、实物奖励等。其中,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确实有着激励和引领作用,但由于奖学金覆盖面有限,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发展性资助,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扶持方式应该贯穿于大学各个阶段。实物奖励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燃眉之急,但也缺乏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扶持,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繁重复杂,师资队伍配备不齐全,所以工作重心主要落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生经济困难上,忽略了他们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负担和他们成长中的实际需求,缺少提升其综合能力与素质、更好应对未来发展的平台[3]。
高校开展的资助教育活动中存在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有学生认为开展的活动较形式化;有学生认为参加此类活动对自己没有作用,导致资助活动的教育引导目的未实现。很难使学生主动反思并规划自身的成长计划,充分地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另一方面,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老师、学校很难实地走访认证。部分困难生在被动接受无偿资助的同时,易产生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和依赖心理,在家庭经济困难评定时想方设法获取困难生身份,甚至和其他同学争抢名额,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资助工作难以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来看,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主要依靠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等学生工作管理条线的人员完成,专业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业、心理方面的帮扶与关注不足,学校各部门之间缺乏合力引导和有效的统筹监督教育机制,没有形成资助育人工作特色,资助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做好学生困难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发展性育人的重要环节。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开展精准资助育人工作。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优势,把高校资助系统与学生生源地民政系统对接,进行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识别,促进国家资助政策精准落地,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4]。高校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加强信息共享,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作用,定期分析学生的校园卡消费情况、学业成绩等信息。结合老师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多方听取意见,精准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切合他们需求的发展“资助包”。为在确保公平性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高校的精准资助提供了新途径。
高校要转变工作理念,把育人贯穿于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通过搭建多元化平台,把能力提升、道德浸润、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扶持,激励大学生励志成才。高校可以给学生建立资助档案,实施积分制,将积分与受助金额和类型相挂钩。根据不同年级和能力,大一学生侧重经济资助和心理帮扶,大二学生侧重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大三学生侧重于公益实践和社会实践。搭建道德素质培养平台,进行综合素质发展要求考核[5];搭建能力提升平台,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扩展能力培养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能力提升奖助学金,鼓励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搭建心理素质培育平台,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使其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高校资助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扶志教育融入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润物无声、育人于无形。学校扎实推进励志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等教育,激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生树立自立自强信念。同时,开展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指导、专业辅导等帮助和指导家庭经济困难生提升自助本领,变“他助”为“自助”,再到“助他”,实现发展性资助育人功能。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完善顶层设计。首先,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学生资助工作,完善资助工作的保障措施,通过科学的资助流程、规范的财务管理来保障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其次,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注重育人主客关系,形成专业教师思想育人、行政部门服务育人、管理部门管理育人的多格局育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