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菀丽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近年来,重庆重视产教融合教育的发展,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等,产教融合是当前重庆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攻方向,职业教育走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立交桥”,关系到重庆现代产业链、技能型人才链与教育培养人才链的内外循环系统建设,为重庆建成“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建设提供产业、人才支撑和引领[1]。
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200 余所,占全国职业院校约1.85%,其中,全市高职招生人数16.88 万,占全市普通本专科的59.90%,毕业人数10.38 万人,占普通本专科的49.05%,全市中职教育毕业人数11.65 万人,近三年累计全市职业教育毕业生多达60 余万人。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有“3+2”专本衔接、3年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永川区、合川区、长寿区等20 余个区县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各具地方特色,永川区产教融合发展为重庆企业输送2.5 万余人,毕业生留渝就业率分别达到80%以上。丰都实施“订单式培养+定向式就业”办学计划,学生“家门口”就业率达95%[2]。
据统计,重庆高等职业教育毕业去向落实率96%以上,实际就业率在80%以上,明显高于国家、重庆市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问卷调查发现,58%高职教育毕业生工资待遇在3500 元左右,24%在4000 元左右(男生居多),16%在3000 元左右,2%在2000 元左右,中职教育毕业生工资待遇更低且就业渠道更单一。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重庆按行业分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高出国家2.26 个百分点,重庆私营单位月平均工资在4500 元以上,而重庆职业教育毕业生工资待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3]。
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是畅通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主渠道。全市高职高专双师教师比例为47%与全国双师教师平均水平相当,走访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职院校了解,均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十四五”规划建设高水平、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重庆城市管理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高薪引进博士、行业领域突出贡献的具有理论和企业实践的高层次人才,各院校为每位高层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保障性资金 80—150 万元[4]。
重庆早期与澳大利亚建立职教合作项目,后与德国建立“6+1”支柱产业发展。2016年,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建立。当前,重庆职业教育搭建了对外交流办学的国际平台,与周边地区建立产教融合平台,如重庆地区和四川地域职业院校、两地企业成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联合11 个省市职业院校、企业成立的“长江经济带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等[5]。
调查发现,重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通而不畅”的主要痛点是职业教育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均衡、不匹配的问题。
一是实施性文件少。市政府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关于怎么具体优化企业入教、教融企业的建设方案还须完善。二是各区县因地制宜实施文件少。合川区、江津区、长寿区、璧山区等区县实施了相应的产教融合建设,但依据国家、重庆市文件实施。三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考核性文件少。在调查校企研修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等实践中发现,考核性指标文件较少,无法确保产教融合持续、长期育人建设[6]。
一是职业教育开展产教融合路径不够开阔。调查发现,产教融合育人过程中对人才定制培养方案、学生实习、教师实践锻炼等过于形式化、企业过分追求利益化,职业教育院校主动性、积极性受挫。二是企业急需人才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脱节现象比较突出。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招生专业有20 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一个学校同一专业开设二年制、三年制班,毕业生人数短时间内激增,社会企业吸纳人才有限[7]。
一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大。重庆市尚未出台“双师型”师资认定统一文件,各院校制订本学校认定标准,全市职业教育院校36.2%的专业存在趋同、相近情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性难度大。二是职业教育以指标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调查发现,重庆市不少职业院校努力向应用型本科迈进,项目化、指标化建设忽视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需求性、服务性。三是重庆学习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点、模式上下功夫不够。国内外的实践案例和经验总结,带动重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某一方面的建设,未能实现重庆本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内外循环发展趋势[8]。
一是从源头建设和管理上还未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当前本科教育内卷化趋势激烈,进一步减低了企业、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认可。二是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认可度不高。在走访重庆制造业、通信、建筑等企业时,不少企业人事认为职业教育生源差、学历低,不看好职业教育人才,大型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关键稳步推进企业发展,对风险把控尤为严格,不愿接受职业教育毕业生。三是市民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广大市民对重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关注度有很大不同,以地区为例,区县对职业教育认可度普遍高于主城区。调查群体中67.8%的人对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乐观,32.2%的人比较乐观,通过进一步分析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现状,仅有7.4%人的持乐观态度。目前,从重庆教育网发现,全重庆首批共建单位19 个,重庆一半的区县尚未建立网上共建机构,各区县对职业院校在对外合作上的宣传力度不够[9]。
通过深度调研、分析重庆产教融合的发展,研判重庆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横纵贯通桥梁重要作用。
尽快建立完善重庆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一是把产教融合发展纳入重庆产业发展统筹规划中,为各区县项目规划建设明确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各项指标建设要求。二是建立地方主要领导联系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建设以提高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三是市级职能部门联动,从金融、土地、信用以及地方税收等方面给予组合式的奖励,带动企业入教的积极性[10]。
一是加强试验点建设。建议市政府从重庆各区县实际出发,择工业重镇作为产教融合试点,加大资金、人力、政策等扶持力度,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二是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生态系统。建议市教育部门深化融合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效果。三是打造集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专业竞赛、职称评定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建设平台。建议市教育部门注重中业教育、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未来重庆产业发展趋势的对应性,大力解决重庆职业教育专业同质化问题[11]。
一是在做好教育改革“放管服”的同时,加强统筹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明确全市各职业院校办学规模、专业建设等,增加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二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师资队伍培养改革。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范统一标准,制订适应重庆的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三是大力推进地方政府主导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加快成渝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融合改革试验区,创建一批具有国家重要影响力的产教融合示范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企业。指导各区县、各职业院校与时俱进学习、借鉴国外的“双元制”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平等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植于地域与地域内中小微企业合作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国际经验。实地考察、学习国内产教融合的“六个高地”及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等[12]。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源头多元化的入学衔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生源的分流建设,强化中职教育通向高职教育的基础教育,高职教育搭建企业与职业教育生源选拔机制建设等,打通人才成长的职业教育纵向通道和校企对接的横向通道,形成人才协同链条。二是提高职业教育学历和行业标准的含金量。着重打造重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打通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三是做好宣传、引导长效机制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企业对“投资教育于人”更加重视,营造政府、高校、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产教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重庆十分重视产教融合教育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从重庆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的人才培养基本现状入手,探讨了重庆职业教育中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痛点,并提出了推进重庆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立交桥”的对策,以期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