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 上海信谊联合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按一定的运行规则所制定的由工业单位向商业单位提供产品进行结算的价格(工业单位和商业单位可以是内部非独立的业务单位,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法人公司)。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必须体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必须体现更高质和更高效率的经济运行。
逐步完善集团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战略管理办法,并对以下几方面内容予以明确与规定:一是明确管理目的。在营销整合过程中让内部转移价格真正起到资源有效调配、市场响应快速、责权担当对等的纽带作用。二是界定适用范围。需要分别从业务单体、产品等角度,对管理范围进行清晰划分,如明确集体公司内部转移价格管理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工业单位与商业单位发生内部转移的所有成品和原料产品。三是强化工作机构组织保障。即指定集团公司财务总监(主牵头)、营销副总和生产副总为工作机构负责人;集团公司财务部为主办部门;商业、生产厂、采购中心、运营管理部为协办部门[1]。四是合理划分职责。积极成立内部转移价格调整委员会(简称调价委员会),且内部转移价格调整的终极审批属调价委员会。其中,调价委员会成员由集团公司营销副总、生产副总、财务总监以及市场部、财务部、运营管理部、采购中心和生产厂等组成,调价委员会领导为集团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集团公司财务部门是调价委员会的工作机构,负责内部转移价格调整的相关测算、牵头召开调价委员会的审批会议(或批件流转)、内部转移价格调整的文书草拟以及内部转移价格调整经批准后的通知下达等工作。
一是当出现市场销售价下跌或上涨,需要调整内部转移价格的,由商业市场部提出书面申请报告(阐明调价理由、尽最大可能可减少损失的消化途径和金额等),并提交申请理由的相关依据(书面评判资料)报集团公司财务部,书面申请应有营销副总/生产副总签字确认。
二是在集团公司财务部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向调价委员会提交相关报告和测算依据,约请调价委员会成员或召开评审会议,或进行书面文书传递分别签署意见,10个工作日内调价委员会成员做出审核建议、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并报公司董事长终极核准[2]。
三是调价委员会假定不以会议形式审议会签,则审议会签核定工作将走公司OA流程。一般给定销售板块和生产板块的审议时间为3个工作日。为保证时效,将遵守以下罚则:涉及销售板块拖延会签的,内部转移价格按最终市场价格核定;涉及生产板块拖延会签的,内部转移价格按生产成本价格核定。各方意见不同时,执行公司董事长的终极核准意见。接到审批意见后,集团公司财务部在3个工作日内以文本形式下发通知,予以执行;一般情况下,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内部转移价格的调整程序,特殊情况不受两个月的时间限制。
一是市场单独定价产品。一旦定价成功,由商业向价格调整委员会提出申报,调价委员会重新制定新的内部转移价格,予以执行。
二是对未核定过内部转移价格的新产品或休眠恢复供应产品制定新的内部转移价格,转移价制定原则区分销售模式:如属于终端产品,一般给定的销售费率不大于30%(人含工费)情况下倒算内部转移价格(但一般需确保生产厂边际收益率不低于20%,属于将来成长性极强的产品,可以不受20%的限制,但最低不得低于15%);如属于流通产品,则销售费率按6%核定,以此来倒算内部转移价格。
三是预算外产品(即非新产品或休眠恢复产品)的转移价核定,预算外产品通常属于流通产品,一般情况下销售费率按6%核定,但核年度内生产厂有负毛利产品的,且该预算外产品所测定的工费成本限定在年度预算平均工、费成本以内的,则销售费率的核定以生产厂毛利持平为最底线,不受6%费率的限制。同时,预算外产品核定内部转移价格所依据的对外售价和工费成本,以内部转移价格核定下达之日起的后三个月作为跟踪期,如果实际对外售价高于当时递交申请的价格,以及工费成本低于当时递交的成本,则调价委员会有权按核定原则重新下达内部转移价格,予以更正。另外,原料内部转移价格的核定以生产厂毛利持平为最底线。
费用平移原则是集团公司内部转移价格始终需要秉持的一项基本原则。以预算年度上年商业单位考核为基准,采购工业产品对外实现销售后产生的毛利,在扣除其费用后利润总额为“零”。此原则下的全部含义是利润留存工业单位。商业单位的利润产出可由其通过但不限于调整产品结构、扩大销售规模、管控费用、人员结构调整等方式实现。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将来的市场变化,强化工商联动,充分体现责、权、利结合的机制,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对转移价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总代(含区代)内部转移价格一经制定,且预算年度内不予调整,因各种市场因素致使市场售价上下波动,对利润和现金流量造成影响,原则上由生产厂和商业自行消化;对影响重大的产品招标价格波动采取备案制;如果影响现金流数额很大造成运营困难的,由商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依据,经价格委员会批准后,方可采取转移价调整方式。具体原则如下:特殊处理原则,因政府调控政策原因,对市场价格造成重大影响,可一事一议实施调价;包销边际贡献总量不变,内部调价按流程操作原则;产品市场售价升降与采购单价升降联动原则;一般情况下,一经确定的预算毛利率与预算费用率保持不变并紧密结合原则;因产品售价波动造成利润压力,以商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或扩大销量予以弥补为主,转移价调整为辅原则;当产品售价波动造成对利润的影响总额大于100万元(含),可申请内部转移价格调整;特殊情况下,内部转移价格调整幅度未与费用调整同步,导致费用率突破预算限额的,须经公司董事长批准[3]。
一是信息及时反馈原则。原材料和主要辅料、主要包装材料市场采购供应价每月公布一次,对于公司重点产品或涨跌幅度较大的原辅材料价格信息随时反馈给生产厂和商业,并作出价格的后续预测。二是稳定性原则。通常情况下采购价一经预算备案,年内不予调整,因各种市场因素致使采购价上下波动,对利润和现金流量造成影响的,原则上由采购中心通过采购降本自行消化。三是特例处理原则,重点大产品采购供应价(每公斤)涨跌幅超过2O%或其影响总额超过100万元(含)的情况下,由采购中心提出申请,调价委员会审议批准后,方实施采购预算备案价的调整和生产厂内部转移价格的调整。
一是基本原则。无论是商业因售价下跌引起的内部转移价格调整,还是因采购中心采购价上升导致生产厂内部转移价格的调整,其分担总原则是:由调价委员会认定涨(跌)价造成的利润损失总额,然后按采购中心承担20%(通过进一步采购降本进行消化)、生产厂承担40%(通过进一步挖潜降本、与商业商议调整产品结构和扩大销量等进行消化),商业承担40%的比例(通过扩大销售、调整品种结构、节约费用等进行消化),实施损失分担(即内部转移价格的调整按此原则进行换算)。二是纳入考核调整原则,除经调价委员会确认并批准可调整预算的以外,其他各项转移价调整所应分担的额度,均纳入KPI考核指标之中,做预算目标的增减处理,但对于公司总目标而言,此类调整系此消彼长的过程,公司总目标将保持不变。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有利于公司资源配置优化,有利于经济效益运行更加高效。本文中的集团公司应该从管理办法、管理流程、管理内容、管理原则四个层面入手,通过价格制定费用平移,产品内部转移价格调整、采购内部转移价格调整以及损失分担和消化等积极措施,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内部转移管理机制,以实现集团公司价值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