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研究

2021-11-21 13:17:40张燕平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财会学习 2021年33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财务会计事业单位

张燕 平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财务会计工作内容、方式、理念等都要随之进行改变,其精细化、现代化发展更为紧迫。有关人员要对当前工作进行深入分析,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工作态度不端正、信息化建设薄弱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为单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对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创新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时代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及特点

(一)信息时代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是实现单位预算的重要手段

财务会计工作包括了财务预算,这是各项经济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以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明确预算限额,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要详细记录每一笔资金的支出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有关人员还要深入分析财务活动,大力进行监督管理,为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是业务活动开展的有力保证

要提升财务会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将其作为其他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我国的事业单位类型多样,涵盖了科教文卫等多个方面,在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思想道德建设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需要以物质基础为支撑,因此其财务会计工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3.是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有力工具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不以盈利作为首要目的,但依然需要将财务管理作为其重点内容,实现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开始了内部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是单位提升资金利用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做好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够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二)信息时代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特点

1.财务工作的专业化

财务工作本身对专业化有着较高要求,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也有着较高要求。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接受过专业化的教育,所谓“专业人做专业事”,如此一来才能够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在日常工作中,还应以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进行工作,以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可定期开展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培训,从而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团队。

2.财务工作的系统化

财务会计具有强烈的系统性特点,要将单位所有和财务有关的工作都纳入其管理范围内,包括预算、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等。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财务工作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以便更好实现其发展目标,推动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3.财务工作的现代化

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工作模式,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财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便利,可将计算机作为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具,清晰便捷地反映出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在掌握了财务报表中的相关信息之后,可将其和上一阶段单位的发展进行对比,查看其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明确目标。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就是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合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会计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和普通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财政体系和国家行政体系有着密切联系。财务会计人员也受益于稳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工资水平,在岗位中态度较为懒散,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并不充分,缺乏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部分工作年限较长的职工对先进技术的理解不够深入,都沿用以往的工作模式,难以接受新理念,无法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内部监管不完善

在全面从严治党下,我国绝大部分事业单位都积极响应了国家号召,对内部各项工作,尤其是财务方面的工作加大了管控和监督力度。但是受到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旧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也无法解决当前阶段存在的财务问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以往的财务数据共享程度不高,或是无法转化为电子文件进行传阅,加大了工作难度。正是因为如此,部分人员利用信息差以及制度漏洞来获取私人利益,严重侵害了事业单位的利益,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财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财务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对他们而言较为陌生,会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而言,缺乏财务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直接让其接触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可能难度较大。

(四)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了让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更顺利地开展,部分单位建立了相关制度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制度并不再适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财务会计要结合信息化和电算化,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就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仍然较为缺乏,例如各部门权责划分并不清晰,跨部门管理现象较为普遍,这也直接导致部门间的财务信息不一致,数据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传输。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以会计信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以便了解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和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内控制度缺失,就会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造成财务风险,引起巨大损失。很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偏科”的现象都比较严重,例如过于注重经济或社会效益方面而忽略了内部管理,让财务会计工作无法顺利的落实到位。

三、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研究

(一)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很多工作模式、工作理念已经较为固定。在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需要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主动拥抱新时代,财务部门要和其他部门打通信息壁垒,全面提升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单位内部的宣传力度,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能够自上而下实现工作目标,将财务会计的创新按照要求落实到位。财务会计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打牢基础,根据单位需求不断提升个人能力。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之外,还要熟练应用财务会计软件,提升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定期进行专业技能以及思想方面的培训,促进单位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确保管理制度体系科学有效的一种方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内部控制系统也要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内部控制管理中,建立监督管理平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确保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其次,在对部门、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考核时,也可应用到现代信息技术。可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并利用计算机对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政府要加强引导

和普通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支柱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其财务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对技术有着较高要求。如果仅凭借单位自身的力量可能无法完成,此时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从资金、人员、技术、政策多个方面出发,为事业单位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可为此成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合理应用各类资源,转变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理念。要构建符合信息时代的,完善的,系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中心,加强财会工作和其他业务之间的联系,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平台。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应用优势,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制定关键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要深入考察市场经济的动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合理的发展决策,满足自身的经济效益和促进健康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本身就较为复杂,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在信息时代下,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想要推动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事业单位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就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转变其思想观念。要解决当前事业单位对财会工作不重视的问题,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要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风气,意识到财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从人员招聘环节来看,利用互联网面向社会招聘,择优录取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的财务会计人员,从源头上提升财会队伍整体素质。再次,从人员培训来看,要定期开展专业技能提升的相关培训活动。可邀请业界专业人员前来开展讲座或座谈会议,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及心得体会,熟悉国家政策,以及事业单位当前对财会工作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最后,财务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巧,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并充分发挥其优势,来降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或数据失真的问题,为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五)加强内审机构功能

审计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确保财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更需要以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管理出现一些纰漏。为此,完善的监管机制以及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就十分有必要。要定期对财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到查漏补缺,及时止损,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六)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计算失误,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要和业务部门进行联系,大力推动事业单位的“业财融合”,渗透到日常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并详细收集、记录财务数据。重点关注资金支出、收入等,并录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徇私舞弊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的工作,且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较为特殊,提升其财务工作水平,就是为保护国有资产提供保障。

(七)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否,和事业单位能否顺利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财务会计人员要形成保密意识,不泄露、不出卖机密信息,坚守职业道德精神,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二是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及时更新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安装杀毒软件,抵御黑客和病毒的攻击,保证信息安全。三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设置加密系统,确保关键财务信息在传输中不会泄露,减少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单位财会工作暴露出许多问题,包括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为了促进单位的稳定发展,要深入分析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单位领导而言,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大资金、人员投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内审机构功能,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及水平,从而实现创新持续高效的财务会计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财务会计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4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中华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 03:22:42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08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