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鑫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宁夏 银川750021)
在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劳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应在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个育人环节中,依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劳动教育模式,在创新体制机制中注重教育实效,在知行合一中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中,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劳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更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劳动素养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前途命运。长期以来,高校在劳动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大学生不认同劳动教育,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没机会劳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见,劳动教育始终存在着认识误区和薄弱环节。高校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因时而进地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创新劳动教育,将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从培养时代新人的全局高度出发,立足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基础上,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化为行动自觉,不断为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场域。
数字化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劳动形态。高校劳动教育在依托思想教育、技能培育和实践锻炼的同时,加强了对劳动心理、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的塑造。通过系统的劳育过程,将创造、责任、贡献等纳入公民的社会义务范畴,把劳动视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这都为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提供了着力点。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进入空前活跃期,谁能在发展中彰显创新能力,谁就能拥有新格局的主导权。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不断调整政策和发展战略,积极寻找创新突破口。人才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愈加凸显。青年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储备库,也是担当时代使命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提升新时代劳动者应对时代挑战的能力和本领,也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当前,中华民族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朝着伟大复兴的历史航程破浪前行,但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如何创新,劳动都是最关键的因素。创造性劳动和创新型劳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在接续奋斗中,弘扬劳动精神,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在劳动实践中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需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入手。2018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2]对于高校而言,立足现实,围绕“三个导向”开展劳动教育,才能让青年学子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引领作用,增强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在把握劳动本质的基础上,遵循价值导向,强化价值认同,尤其在劳动目的、劳动态度、劳动品德方面,让大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在想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基础上,秉持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根本旨归,在奋斗和奉献中收获成长和进步[3]。
在今天,劳动作为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早已不是教育的一个内容,而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将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使学生摒弃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的劳动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但无论是传统的体力劳动者,还是能够运用智能化工具开展工作的新型劳动者,都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发扬艰苦奋斗的品质,在传承中华民族世代优秀的劳动文化中,成就出彩人生。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创新创造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转型,需要拥有高质量的建设队伍和大批追求卓越的中国工匠。面对这样的时代要求,劳动教育需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知识和技术的实践转化能力。针对大中小各个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我国劳动教育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相较于小学在体验中注重对劳动习惯的培养、中学在认知中注重对基本劳动技能的习得,高校则在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劳动创造能力[4]。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首先,要打破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的现状,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引领之下,让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实训、学科实践服务和社会勤工助学等掌握劳动技能。其次,高校应将劳动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相结合,围绕创新创业,深化产教融合,将专业教育、就业指导和科研实践融为一体,在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加快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导向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总线索,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展开,以“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为育人导向。因此,高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应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个育人环节中,使学生逐渐形成“以劳动助力中国梦”的理想,并且在深刻理解劳动意义和劳动价值的基础上,以劳动品质为内核、以劳动技能为依托、以劳动精神为支柱,培塑责任担当意识。
高校劳动教育既面向生活世界又面向职业世界,所以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高校要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择业观,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和价值判断力,将其在对劳动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中将吃苦耐劳、踏实奋斗、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之中,最终成为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的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情怀的时代青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高校只有坚持正确的劳育实施路径,系统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综合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新时代的大学生,以其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世哲学、务实化的人生理想等特点给高校劳动教育学带来了新挑战。高校要想让大学生明劳动之理、习劳动之技、懂劳动之法,必须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构建开放性的劳动教育体系,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独立地位,尤其要形成一套涵盖课程劳育、专业劳育和实践劳育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保证时间、学分、场地和师资,重点打造劳动教育“金课群”[5]。
首先,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劳动的本质,熟悉劳动政策和法律法规,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其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各学科专业课以及创新创业等公共课的协同效应,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如与劳动理论、劳动知识、劳动习惯等育人元素相关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等,让学生在更加多样的课程体系中将感性的劳动知识上升为理性的劳动知识,努力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靠近。
实践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立足新时代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育人体系,高校应提高站位,准确把握实践内涵,统筹安排实践时间,不断丰富实践场域,依据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探究相结合的原则,把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认知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有效途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服务式学习的效能,打造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共同体”,凝聚三方的资源和力量。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前期建设,以家庭劳动教育为基础的生活化教育、以学校劳动教育为主导的规范化教育、以社会劳动教育为支持的多元化教育,使高校基本形成了立体化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但要想将各类实践活动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还必须营造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的育人场景,依托劳动周或劳动月打破传统课堂、校园的时空界域,在军事训练、创新创业、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训中,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使学生在实干中获得愉快的劳动体验、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享受真正的劳动成果。
高校劳动教育要实现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理想局面,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合力解决现实困境,多维度打造劳动教育“同心圆”。
首先,在经费投入方面,高校要统筹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积极与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开展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建设标准,逐一建好配齐劳动教育场所和劳动实践基地。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专业水平,独立组建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适配的教学团队,除聘用拥有丰富理论知的专任教师之外,还应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导师之外。此外,高校要与时俱进,开展全员劳动教育专项培训,持续优化劳动教育考评体系。最后,在安全保障建设方面,高校要密切联系政府和有关部门,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普及劳动安全常识,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形成切实可行的安全管控机制和事故应急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