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培琼
郑州商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1200
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号召下,我国旅游城市发展已经从求量不求质过渡到追求更多自我体验方式,人们对游乐休闲体验度的需求不断提高。所以,离开高压喧嚣的城市,重返纯朴的田园乡村放松,是众多城市追梦人梦寐以求的。因此,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河南省农村旅游民宿起步较晚,其乡村民宿旅游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从国外民宿研究来看,起步早,发展历史长久,整体行业较为成熟,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而国内关于民宿旅游的研究分析大部分都在理论层面上,实操性较低,尽管国内也曾掀起过一阵“民宿热”,民宿研究的市场也已经基本形成,研究内容和方法也不断深入化,但这不能否认目前我国民宿旅游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当然这也与我国的发展历史有关。另外,尽管国内民宿研究已经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和乡村民宿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但如何差异化的研究各个地区的民宿经济发展,还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1]。
民宿起步较晚,尽管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大量民宿酒店,但基本都缺乏统一管理,其设施也相对来说较为落后,而且因为民宿本身依托于乡村旅游,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其规模化发展成本较大,民宿房间量有限,无法接纳当前最流行的团队出游,只能接受部分家庭或者个人旅行,而且一旦房间设施出现故障,维修时间久,调换房间的可能性,而民宿由于大部分都是农户经营,如果产生矛盾,消费者一方就很被动,如果出现经济纠纷,民宿在处理这些事情上就比较麻烦,因此,这些问题都会给民宿市场带来负面影响[2]。
一是宣传力度不足。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如今,在市场上并非如此,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各个行业,如何搞好宣传与传播无疑是首要任务,在自媒体时代,各个新闻电台,手机APP,直播带货平台等,都在用各种办法宣传着产品与服务也说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河南是中原地区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因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典众多,比如少林寺、嵩山、云台山、安阳殷墟、康百万庄园、开封夜市、龙门石窟等等,可以说河南的旅游景区在热度上在全国地区都榜上有名,然而我们在配套的民宿资源方面的宣传远远不够[3]。比如: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网上已经有这样的宣传,去丽江古城不住民宿客栈就不是一次圆满的旅游体验,河南景点与民宿在传播宣传上是不成正比的,因此,要加强广告宣传,另外民宿更看重较好的住宿体验,所以宣传与住宿体验要共同发展。
二是市场辨识度不够。一个产业一个品牌要有辨识度,才能在消费者人群中传播,在一个班级里,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前几名,也并非班干部,那你在班级里就没有足够的辨识度,更无法让大家认识,比如一提到通讯界华为,大家都知道它的5G业务。如何提高民宿的辨识度,其实就是需要个性化、特殊化,让你的民宿能明显和其他民宿区分开来,再比如一提到去蒙古大草原,大家都想去蒙古包里玩,去云南会想去白族、纳西族房屋,去日本大家都渴望和式风格的建筑。与国内众多旅游民宿来比,河南民宿在个性化、特色化的路上还有一段距离要走[4]。
关于卫生方面,2020年1月份,微博、热搜出现了一则新闻:涉及喜来登、希尔顿等品牌的9家五星级酒店在新年之初被“摘掉”了五星级旅游饭店资格,近期文旅部在暗访中发现,国际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卫生和消防问题严重。试想,在五星级酒店苛刻的标准下国际知名民牌的酒店都能够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众多快捷酒店和民宿客栈就更让人担忧,首先民宿没有市场化、规范化,在制度上就不受约束,出现卫生问题的概率就会增大。另外民宿洗漱用品是否定期更换,床单被褥是否每天换洗,因为民宿本身就没有专门的处理场所和设施,所以就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怀疑。
关于安全方面,对于民宿这种服务行业来说,安全问题是消费者和国家相关部门最为关注的,必须符合行业规定。比如客房内硬件是否合理配套,是否有消防安全标识,楼层内安全通道标识,消防栓与灭火器数量是否达标。另外民宿经营者是否具有卫生部门的证明、饮食许可、从业资格等要求。就目前省内民宿经营情况来看,大部分都属于个体户,由自家房屋改造而成,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约束,因此,安全标准很难达标[5]。
关于法律政策,成熟市场都有约束性,相关法律政策也对这种商业行为进行了规范,在这样的前提下消费者才能放心消费。然而民宿产业目前在我省没有统一管理部门监管,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管理起来就比较麻烦,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之间容易互相推诿,这样必然会让一些不法分子有利可图。
加大网络宣传。当前在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民宿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提高知名度,比如近两年比较流行的直播,可以与景点合作,直播民宿附近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为自己的民宿增添特色。同时也可以让那些前来旅游住宿的旅客把民宿分享至朋友圈,赠送优惠券或者小礼品等提高民宿知名度。除此之外,民宿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社交软件,定期更新装修、菜系、最新的活动或旅客们的感悟等等,为自己积累粉丝。通过这些方式来让更多人了解河南民宿的特色。
运用互联网并与旅客互动。在去哪儿、携程、途牛等著名APP软件上,上传具有本店特色的宣传照、文字和视频,让远在各地的消费者能够直接感受到民宿的真实场景,给出具体定位和民宿周围的景区以及路线,让他们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民宿商可以通过相关软件的评论区留言,来和游客进行及时的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潮流,逐渐打开民宿市场。
一是学习国内外民宿发展经验。发展离不开学习和借鉴,我省的民宿亦是如此。比如台湾地区民宿,民宿产业主要依靠当地旅游环境来发挥其作用,民宿产业注重与大自然原生态环境相结合,在保护旅游景区和历史古迹的前提下开发民宿。而在河南山区里,已经有一部分石窑民宿出现在,这首先加强了历史古村落保护,其次也是推进乡村文旅融合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得到了郑州市政府的激励政策支持。在发展民宿产业和全域旅游的基础上,如何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如何整合石窑资源与民宿发展是河省民宿旅游发展的重心[6]。
二是培养专业人才。社会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才是一个产业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民宿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已经从期初的个体户逐步发展到有规模有组织的商业化规模,因而民宿业对于艺术设计、旅游资源开发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但是目前我省专业化的民宿设计团队和企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也比较匮乏。一般而言,民宿身兼多职,集管理、服务于一身,从企业角度来看,长期这样有可能降低其服务品质,因为即使服务差,也不会受到他人的约束;有的即使雇佣员工,但也不会给到专业化的岗前培训,这种人员无法快速适应旅游环境的变化。因此,我省应该加强对一线民宿从业者的技能培训和对民宿管理者的综合培训,也可以和当地专业的旅游学校合作,建立校企校地合作基地,有效解决民宿对管理人才和专业服务人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给高校生实操锻炼的机会。
从国内外民宿发展情况对比来看,西方国家的民宿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在相关法规条例的制定上,西方国家的民宿法基本一致,依据相关建筑法律和消防法律对民宿进行改造、装修和管理,也同时将民宿法纳入酒店管理办法的范畴内,这对民宿经营起到了一定的管理约束作用。所以,我省应该学习先行地区,完善民宿法律法规,建立一套自我运营、监督、管理的体系,为民宿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河南民宿产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民宿缺乏传统酒店的行业规范,硬件软件设施没有明确的标准,这有可能直接降低旅客的住宿体验。当地管理部门未给出法律来约束民宿产业,管理较为混乱,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这无疑给河南省民宿产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河南省坐拥深厚的文化底蕴,民宿产业有较大的挖掘潜力,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民宿案例,对河南省民宿发展进行改革,通过学习实践,加之政府相关政策的落地,河南民宿产业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