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天津市海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市政工程建设,是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给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出行服务,为城市经济发展、为社会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中,质量、进度、经济利益三者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辩证关系,要保证工程质量、提升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似乎就需要加大政府的财政预算投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调研,现场勘查,论证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合理控制设计变更,重视限额设计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是控制项目造价的有效手段,可以为施工质量、工期进度控制提供很好的保障,避免资源浪费,合理控制好工程项目的造价投资。
市政工程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城市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娱乐、出行、休闲等提供服务,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既可以节省国家财政资金,为市民谋取更多福利,又能提升建设企业的设计、施工水平,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可以说,市政工程建设的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很大层面上是用工程造价来体现和衡量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市政工程建设一般对工期要求非常严格,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工程总量,就很有可能忽略工程质量,特别是在多个专业交叉施工的过程中,缺乏沟通配合,各干各的,做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的难度。
市政工程有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就是资金投入大。市政工程建设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范围,较大的规模,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很多的资金,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工程造价的管理职能,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得恰到好处。第二就是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其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更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第三就是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发生设计变更等,导致工程造价发生变化,都会给整个项目的造价带来相应的影响[1]。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最敏感的就是造价问题,最难控制的也是造价问题,必须用好每一分财政资金。一个市政工程项目,总的造价预算需要多少费用,在设计阶段就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可以说设计阶段对工程总价有着绝对的影响。造价控制是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设计中,每一个参与设计的人员,都必须要明确造价控制的目标。只有有目标、有范围的去选择方案、材料,才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但是在实际的项目设计中,一些工程项目并没有提出明确的造价控制目标,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方案,设计人员没有限制目标,或者根本没有严格按照控制目标去进行方案设计,最终超预算,导致设计造价与控制目标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失去对造价的有效控制。
市政工程资金为财政支出,设计人员与出资方联系不紧密,缺乏高效地沟通,投资控制的作用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好。项目由政府财政出钱,设计人员更多的是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考虑得最多的是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性能,以及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和同类项目的可比性,为了体现设计水平、理念的先进,会用到一些新材料、新技术,这种基于设计产值考虑的设计,往往就忽略了经济性的考虑,最终的方案势必需要较大的造价金额才能实现。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从技术方案的设计到审核,我们的设计人员都主要针对了技术方案的论证,并没有过多的考虑造价投入,这就避免不了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就是造价控制失效。
现阶段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一般都采用的是分阶段管理模式,比如估算、预算、结算,在大多数工程项目里都是分阶段来做的编制。在我们实际的工程案例中,造价管理的重点,往往落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基本都紧盯着设计估算和施工图纸预算上面,而在工程结算阶段,管理的力度不足或者说是忽略了这一块,使得投资与控制脱节。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迭代更新很快,市场价格总是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如果造价管理不能及时地根据市场价格行情变化做出定额调整,也就是造价管理失效。另外,一些设计人员缺乏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没有深入调研,缺乏一手资料,也是造成预算和结算误差大的主要原因。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而言,设计变更是导致造价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市政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有很多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设计变更在实际工程中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就设计变更对造价的影响而言,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以往的实际案例来看,设计变更越是频繁,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大,最终的造价也越高,导致实际造价和预算之间出现很大的误差,最终往往因为资金问题、或是工程量问题导致不能如期完工交付。市政工程施工环境特殊,与人们的生活、出行往往都有密切的关系,噪音污染、交通不便等等都影响着市民的生活。频繁的设计变更,不仅导致工期延误,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而且往往会增加投资,给工程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从设计变更的影响来看,早期的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要相对小一点。因为设计变更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影响是持续的,所以一定要重视设计会审工作,在后期施工阶段,尽可能的避免设计变更影响,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设计变更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重视设计会审,有问题尽早发现。即使有需要变更设计的,也要尽可能的早,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损失。越往后变更,造价影响越大。比如,采购环节变更设计,不仅要修改设计图纸,还有可能发生错误采购,需要重新采购,造成一些资金占用和损失;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不仅可能会造成提前准备的设备、材料不适用,需要重新采购,而且很可能会造成返工,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损失较大。尽管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设计变更出现,但是我们要通过加大控制力度,尽可能早发现问题,让变更尽可能在设计阶段初期发生,尤其是对造价影响大因素。
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设计阶段,一定要重视限额设计,设定造价控制目标。设计人员在满足项目质量、安全以及功能要求,确保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要考虑项目设计的经济性指标,把项目造价控制在设定目标内。此外,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要对工程设计标准、规范、性能要求、工程量、工程材料、设备的性能和市场价格行情有所了解,让预算定额更加准确,各阶段资金限额设计更加合理,准确预算工程投资总额,尽可能地缩小预算、估算与实际结算的差距。只有设计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后期设计变更才会少,造价控制才更有效。此外,还要提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诸多的影响造价准确性的因素有所考虑,尤其是施工阶段的动态影响,绝对不能忽视。对人工、环境、天气、市场因素等都要考虑到。
从项目全局出发,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坚持以目标成本为中心,合理规划为管理工具,动态成本为监控手段的成本管理思路,整合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成员班子,做好整体项目成本整体实施筹划及落地分解控制工作,确保工程造价目标成本可控。对部分批量化工作实施后台集中作业模式,做好前后台衔接,通过工作任务委托单做好项目交底及过程监控,确保后台交付成果质量可控[2]。以客户为中心,严把质量关,确保出具的成果文件质量可靠,未经项目经理审核的成果文件不得提交委托方。收到委托方指示后,及时回复,说明承做任务时间及需要协调沟通事项,接到后台疑问时要及时说明提疑解决方法及时间。对于重要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对于重要资料,需以邮件形式流转;对于重要现场资料,应拍照留底。拟订各专项整体服务计划,提前做好工作安排,确保服务进度可控。定期召开周例会,做好工作计划安排及时解决工作难题。项目实施完成后,应及时归还委托方资料,对项目成果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指标数据库,为后续项目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做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控制市政工程造价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设计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办公软件(BIM参与设计对提升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强化工程造价管理有很大帮助),规范设计流程,扩大信息输入量,加强分析和审核优化管理,提前分析各种动态影响因素,提前实施有效的策略、方案,加强控制,以提高造价预算的准确性,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