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希彩 陈海曦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向往和追求,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增强。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吸引劳动力回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社会意义重大。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主要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乡村自然景观或人文特色等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在乡村地区开展的多层面的旅游活动。根据有关的竞争力理论,并结合乡村旅游的内涵,所谓乡村旅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企业在乡村旅游市场上,争夺旅游客源和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取产业发展要素,从而促进旅游增长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
河南省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快速发展,已经覆盖全省18地市。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统计,目前河南省有3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0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其中只有平顶山(含汝州)、信阳、洛阳三个地市超过3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有1791个乡镇和4万多个村庄,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十一国庆假期,虽有新冠疫情影响,但河南省的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了9.09%,达到7234.98万人次,旅游收入恢复了去年同期的七成多,达到360.71亿元。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十一国庆节期间全省乡村旅游人数占全部游客的75%以上,达到5426.24万人次。预计到2025年,河南省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3000亿元。
河南省不仅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重点旅游省区之一,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类型齐全,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占河南省旅游资源的80%以上。特别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后,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3]。同时河南省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之一,越来越多的乡村通过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河南省目前典型的乡村旅游景点,比如睡仙桥村、何家冲村、田铺大塆等,这些景点各有特色,需要挖掘。
河南乡村旅游的需求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需求,二是国际需求。首先,国内需求因素需求因素的根本所在[4]。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2018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8582.95万人次,乡村旅游人数达39123.8万人次,但整体水平依旧很低,具体表现在:第一,河南省乡村旅游人均消费较低,对消费的带动力不大;第二,近几年河南省乡村旅游虽有明显发展,但旅游产品种类、质量、组织水平都较低,同质化严重,还只停留在观光的阶段。其次,国际需求方面。河南乡村旅游的游客还包括诸多国外游客,近几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河南省入境游客321.73万人次,同比增长4.7%,这也必将带动旅馆、餐饮等行业的发展。
目前,河南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这些中小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还存在若干问题,亟待改善。如由于当地经济条件制约,不少地方,尤其不发达地区存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简陋,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态度差等问题,甚至有些地方还存在安全隐患、价格不公、宰客等现象。另外,河南乡村旅游的大多数中小旅游企业规模主体较小,人才缺乏,乡村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水平不高,特色文化内涵体现不足,没有对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大多数中小旅游企业在市场中随意定价,存在恶性竞争,导致河南乡村旅游行业发展受限。
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政策规划会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竞争力[5]。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这些文件政策对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使乡村旅游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支撑。今后,河南省将对乡村旅游环境进行优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此外,相应的机遇因素也是竞争力的重要促进手段,比如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等举措,都能够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河南省地形复杂,有山区、平原和盆地等,乡村旅游要获得长足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如位于伏牛山、太行山、大别山等山区的乡村,可以利用当地的山水景观,打造吃喝玩乐一体的旅游景点;位于平原地区的乡村,可以依靠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地方风俗等发展乡村旅游,如信阳的大别山民俗文化村;位于盆地的乡村,可以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等人文资源,建设多功能娱乐小镇。乡村旅游资源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挖掘,最终进行资源整合并加以深度利用。
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注重从产品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体验经济,从单一产品转向复合型产品,从观光型转向休闲度假型,不断提升和延伸自己的服务链、产品链、价值链,合理规划利用当地资源,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可依托文化资源打造体验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依托生态资源打造康养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依托现代农业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此外,河南省乡村旅游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提升国际竞争力。首先,优化入境旅游政策,提高入境旅游服务品质。其次利用“老家河南”“一村一品”等政策建立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第三,依托河南省政务云系统,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第四,合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乡村旅游宣传,提高乡村旅游品牌,扩大乡村旅游市场。
针对河南乡村旅游出现的同行业竞争与中小企业结构问题,可从多方面着手。第一,乡村旅游中小企业可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决策者素质,提升服务意识,树立长远发展思想和全局发展观念。第二,和大型旅游知名企业合作,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核心竞争力,创新经营理念,实现与自身企业的融合发展。第三,进行旅行社转型升级,将服务网络延伸至农村,打造旅行社信用品牌体系,提高乡村旅行社整体质量。第四,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创新营销模式,和携程网、去哪儿等知名旅游网站合作,引入电子商务,适应智慧旅游时代。
政府要为乡村旅游业创造良好环境,促其高质量发展[6]。首先,将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旅游圈或旅游带,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产生足够吸引力,带动周边相关如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其次,不断发展经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环境条件,形成旺盛的乡村旅游需求。第三,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监管,对乡村旅游行业的信用体系进行强化完善,建立乡村旅游主体信用档案,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第四,发挥政府作用,为乡村旅游提供财政、融资、旅游用地、配套设施等政策扶持。
近年来,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人数还将持续增加。未来,河南省乡村旅游可以从优化生产要素、提高国内国际需求、实施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不断开拓乡村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