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锦612块井间砂体发育和展布规律不明确的现状,本文主要根据岩石结构、组分、沉积构造特征,以及沉积序列组合分析研究,最后综合沉积环境分析,结合测井相特征,分析该块单井相和剖面相,认为该块主要发育3种微相类型:沟道微相、沟道间微相和沟道前缘微相。
关键词:锦612块;大凌河油层;
1概况
锦612断块位于辽宁省凌海市西八千乡。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本次研究的目的层为沙河街组沙三段大凌河油层大Ⅱ油层组。其构造面积2.0km2,含油面积1.32km2,油层埋深1230~1350m。估算石油地质储量370×104t。。截止2020年3月,该块共有油井31口,开井15口,日产油126.8t/d,日产水329.2m3/d,平均单井日产油2.4t/d,平均单井日产水12.2m3/d,综合含水54.4%,采油速度1.8%,采出程度13.3%。
2岩性组合及沉积背景
锦612断块钻井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一、二段,东营组及上第三系馆陶组。
3沉积相模式
3.1沉积物源
沙三深陷期西部凹陷急剧下沉,西部凸起中央凸起急剧抬升,并遭到强烈的风化剥蚀,大量碎屑物质被搬运至山前湖盆边缘堆积下来,为沙三期重力流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保证
3.2沉积模式与沉积微相划分
根据前人对西部凹陷欢喜岭油田大凌河油层区域沉积研究和本次对锦612断块区大凌河油层沉积标志的研究,结合岩心观察确定本井区大凌河油层为湖底扇沉积体系。湖底扇沉积体系的沉积微相划分如下:
内扇亚相:主沟道,主沟堤和漫溢微相;中扇亚相:沟道,沟道间和沟道前缘微相;外扇亚相:末梢工区处于中扇外缘。
4沉积相标志
4.1岩相特征
岩性及其组合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根据锦612断块4口取心井(锦612、613、619、612-18-30井)大Ⅱ油层组20.65m岩心观察描述分析,大Ⅱ油层组共有7种岩石相类型,各种岩石相类型中以砂砾岩相、泥质砂砾岩相、砾岩相三种岩石相为主,三者占总岩石相的74.7%,其次依次为泥岩相、含砾中砂岩相、含砾粗砂岩相、泥质粉砂岩相。反映出该断块沉积储层岩性以粗碎屑沉积为主的特点。
锦612断块大凌河油层Ⅱ油层组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占所做岩样岩石类型的62%、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占所做岩样岩石类型的23%、另外长石砂岩占15%。其主要岩石类型长石岩屑砂岩中稳定组份石英含量为35.5%,不稳定组份长石含量为29%,钾长石和斜长石各占一半。岩屑成份相对较单一,以变质岩为主,占碎屑成份的22.5%,其次为酸性岩浆岩,占碎屑成份的12%。由碎屑成份含量可看出该块岩石类型比较单一,且成份成熟度低的特点。
4.2粒度分布概率曲线特征
锦612断块的粒度概率曲线大致有两种类型,概率曲线特征如下:
a.上凸微弧型:该曲线为一波折的、向上凸的曲线,以很低的坡度延伸,分选很不好。悬浮总体占整个粒度分布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曲线分布在1Ф~5Ф,粒度区间大,可延至粗砂和细粒级。这反映了沉积物分选差,堆积快的特点。三分之二以上的样品属于这种类型。
b.直线型:该曲线由一平缓直线组成,即基本上只有一个悬浮总体,直线斜角15°~30°,粒度分布范围大,粒径范围为-1Ф~5Ф,分选很差,同样反映出快速堆积的特点。
总之,以上三种类型概率曲线均表明锦612断块大Ⅱ油层组为一套粗碎屑重力流沉积体系。
4.3电性特征
箱型曲线形态
根据其形态变化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典型箱型:自然电位曲线犹如一个竖立起的箱子或者水桶,自然电位负异常且幅度较高,顶底呈突变接触,单层厚度较大,是较强水流条件且有丰富的物源供应条件下的快速堆积,反映出沉积速度快,沉积终止也快。
厚层微齿化箱型:曲线形态总体上为箱型,但具有多个锯齿状起伏,自然电位负异常且幅度较大,顶底呈突变接触。该种曲线形态反映出沉积物源供给丰富,在总的很强的水流条件下时而减弱时而增强的脉动性水流变化,造成沉积物多次短暂的间歇沉积,反映在曲线形态上为微齿化箱形。储层叠加厚度大。
各种箱型曲线均反映沉积物体是在高流态、高物源丰度条件下的快速沉积及间歇性沉积。箱型曲线形态多分布在辫状沟道微相中。
砂体形态及连续性
锦612断块大Ⅱ油层组储层厚度大,砂体分布面积广,钻遇率高。迭加砂体厚度由北东向南西方向由薄变厚,主体砂岩主要分布在锦612井一带。平面上砂体连片分布,连续性好,由北东向南西方向伸展,方向性好。
5主要沉积微相的沉积特征
湖底扇中扇亚相根据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砂体性质、测井曲线形态等,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微相:沟道微相、沟道间微相和沟道前缘微相。
沟道微相是该断块主要储集砂体。沉积物主要是砂岩,砂砾岩。连续沉积的砂砾岩厚度一般只有几米,间歇时泥岩薄,常被下一次重力流所冲蚀。沉积层序以正韵律为主,块状层理、递变层理和平行层理普遍发育。
沟道间微相是沟道所夹持的地带,是洪水漫溢堤岸與沟间地带的沉积。沟道间砂体是较低密度下沉积而成的,岩性较细,厚度较小,沉积层序以正韵律为主,主要发育平行层理。平面上沟道间砂体呈片状分布。自然电位曲线为指形或齿形,其幅度较小,电阻率曲线值相对较低。
6结论
(1)依据岩石成份、结构、沉积构造特征及沉积序列组合,结合测井相特征,在单井相、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主要发育以下3种微相类型: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道侧缘微相,前缘薄层砂微相。
(2)依据井取芯资料,该块兴隆台油层储层岩性以含砾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粗砂岩或砂砾岩。岩石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其次为岩屑,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孔隙式胶结。物性较好,孔隙度为23.2%,渗透率为119×10-3μm2,碳酸盐含量7%-20%,泥质含量10%-15%,粒度中值为0.06-0.52mm,属中孔中渗储层。
参考文献:
[1]刘影. 细分油层在欢喜岭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 特种油气藏, 2004, 11(2):31-32.
[2]徐旺林,王天琦,魏立花等. 沿层属性分析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 2002,37(增刊):83-87.
作者简介:
李晗丽(1988-),女,技术员,201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现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