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探究

2021-11-20 00:24潘婕
参花(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乡村振兴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新时代的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求,深度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势在必行。同时,数字时代,5G、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也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基层覆盖水平和服务效能提供契机。本文探究数字时代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以期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数字时代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振兴

近年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愈发受到重视。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其中的均等性要求,充分体现了公民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思想。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这一内在精神动力,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不竭动力。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这一系列有关政策,都成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制度保障。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2%,互联网普及率达55.9%。可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精神文化需求都受到互联网的深刻影响。数字时代下,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以5G、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蓬勃兴起,促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成为可能及趋势。

一、数字技术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推动作用

(一)充实乡村公共文化内容供给

新技术的变革催生了多元化、多形态的乡村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乡村具有一定数量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乡村资源禀赋较为深厚,随着4K/8K超高清视频的日益普及、实景三维重建等科技的发展,乡村文物古建、民俗民风馆、乡村旅游打卡地等可以通过数字化来展示。此外,在技术的加持下,公共文化活动则可以通过云直播、云展演、短视频的方式,更便捷、丰富、及时地呈现给村民。

(二)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公共文化机构利用公共文化云平台、新媒体等创新以需定供的互动方式,促使公共文化服务由单向的、菜单式的变成双向的、订单式的,服务效能显著提高、服务覆盖范围增大。此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乡村文创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利用5G、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够大力推动互动式、体验式、智能化的乡村文旅新模式发展,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将静态的、区域性的乡村资源转化为动态的、广泛化的乡村文旅特色。

二、数字时代背景下徐州市马庄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概况

笔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徐州市马庄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基于此案例研究,以形成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路径的启示。

(一)徐州市马庄村资源调查

马庄村位于徐州潘安湖街道,面积4.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343人。2020年,马庄村入选江苏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名单。田野调查重点围绕马庄村资源,收集、梳理、挖掘马庄村特色文旅资源、文旅活动,并利用数字手段进行资源转化,同步策划宣传推广。

1.马庄村的文化资源。村史馆:马庄村发展历程和马庄人精神内涵的缩影。神农广场:村民观看祭祀表演的重要地点。马庄香包:兼具工艺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艺术品。

2.马庄村的旅游资源。马庄村附近的潘安湖湿地公园由采煤塌陷区改造而成,内有一潘安水镇。村里还有一个集婚礼博物馆、酒店住宿、情景体验等为一体的潘安湖婚礼小镇。

(二)徐州市马庄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构建

马庄村的文旅资源整体上较为丰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也有一定成效。2020年,由江苏省文化馆建设的“文旅e乡村”上线,该小程序具备进村看看、视听空间、艺术课堂等八大功能。马庄村以“文旅e乡村”为载体,发布本村特色资源及活动信息,设计精美展示主页、优化服务系统,打造专题服务页,通过数字手段再造公共文化服务各项业务流程,如打通马庄村民宿预定、签到、住宿、退房全流程业务。此外,利用新媒体宣传矩阵,以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常态化联合宣传推广。

从马庄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路径中可以看出,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以挖掘本村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提供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利用数字手段融合线上线下活动及文旅资源,全方位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发展是篇大文章,从服务理念的革新、机制保障的完善、专业人才的培育、运营管理的提升、宣传推广的落实、数字技术的支持等角度,都可以提出许多路径实践方案。本文则主要从数字技术角度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路径。

(一)创新数字资源生产

我国乡村文化底蕴深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大力发展“互联网+”乡村文化,用数字手段创新以乡村文化为价值内核的数字资源生产,涵养乡村文化根基。

在文化资源方面,综合运用5G、智能视频采集、VR、AR等技术对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等进行智慧化改造,将不可移动的场馆资源转化为移动的线上展厅。探索运用短视频、云培训等新媒体技术创作并制作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文化艺术普及资源等,同时大力扶持乡村优质资源自媒体创作,增强资源供给力量。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针对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深度挖掘,构建以乡村文化价值为内核的数字文化资源库,形成完备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体系,该体系涵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乡村传统技艺传承人等乡村重要人才资源库、乡村特色文旅资源库、乡村文创产业库等。

在旅游资源方面,首先,培育和打造一批乡村文旅精品路线,形成旅游数字资源。其次,开发文创产品,融入乡村文化内容、特征符号、创意元素等,促进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最后,鼓励乡村民宿发展,配套乡村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设施设备,通过信息技术如AI人工智能、RFID技术应用、大数据等智能控制家居设备,提供自动化服务,提高运营服务效率,最终实现民宿资源的智慧化管理。

(二)构建统一共享平台

数字时代,要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离不开一个共享平台的,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上云增智”,才能够实现乡村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方面,以省级为重要抓手,构建全省一个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统一共享平台。这样全省一个平台的思路可以节约建设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避免各地重复投资,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资源和数据共享,为基层乡村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通道和平台,村民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统一入口获取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以江苏省为例,开发上线“文旅e乡村”小程序,秉持集约化建设、数据互通共享理念,搭建1个“文旅e乡村”+N个乡村框架体系,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数字化平台的共建共享。

另一方面,乡村特色各异,统一平台要因“村”制宜,实现“村村有特色、村村有阵地”。同时,重点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电商、志愿服务等应用功能。例如,上面阐述的苏北某乡村——徐州马庄村围绕香包,延伸发展香包历史线上资源、香包制作互动体验、文创香包产品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特色呈现为浓郁的香包文化。又如苏中某乡村——南通海安青墩村围绕青墩遗址文化,利用3D摄像机将青墩遗址博物馆进行全方位360°拍摄,形成VR全景视频,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并延伸发展精品旅游路线规划、青墩文化艺术节、短视频制作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特色呈现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如无锡宜兴大东村围绕美景、美食、民宿,汇聚特色个性化村主页,提供看旅游攻略、购产品、订民宿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特色呈现为文旅的深度融合。这三个乡村是“文旅e乡村”的试点村。总結起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更科学的发展是前期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乡村、具备优质红色旅游资源的乡村中选择几个样板乡村,重点开展平台的应用推广,形成经验后,再全省铺开应用。

(三)健全宣传运营体系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有宣传运营体系作支撑。利用新兴技术,重视内容生产与内容的采集、分析、宣传及服务,从而构建精准、智慧的宣传运营体系。

第一,抓住融媒体传播特点,策划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实现线上多渠道呈现。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创新活动形式,重点策划线上活动如乡村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等,也可策划具备乡村特色或融合乡村文旅元素的体验活动。利用数字文化服务传播手段宣传推介,于内借助文旅资源共享平台,于外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如抖音、微博等第三方平台,大力宣传推广。

第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如统一共享平台开发的志愿者服务模块,激发文化参与、增强服务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局面。结合当下社交媒体互动体系,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包括当地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团体、个人等。同时,引导、帮扶、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开展艺术活动,并拍摄记录,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打造。此外,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激励其参与当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为打造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可以利用各省统一的公共文化云平台对志愿者进行线上培训,统筹线上培训、线下实践全流程管理,分级分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训。

第三,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力精准、智慧的宣传运营体系构建。对服务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存储、挖掘、分析和应用,动态精准掌握村民文化需求和服务效果,有效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例如,依据用户活跃时间段的分析结果,在高峰期精准推送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依据用户喜好的分析结果,将文艺会演、公益培训、文创产品等各项不同服务内容分别智能推送给不同用户;依据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数据的分析结果,评估判断各个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形成横向对比和良性竞争,促进服务效能提升。

(作者简介:潘婕,女,本科,江苏省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数字时代新闻类高校学生创业指导探讨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