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气象极端雨量过多的危害

2021-11-20 16:04刘建明
新农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危害农业

摘要:在农业气象中,降雨量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客观环境因素受到的危害间接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和主观上农作物受到的直接危害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极端雨量过多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普遍性危害。

关键词:农业;极端降雨量;降雨量过多;危害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均出现了降雨量大幅度增长的现象。在持续性的降雨作用下,农田土体中的水分长时间保持过饱和状态,雨后的阳光直射会使土壤温度升高,容易造成缺氧、水土流失等土壤问题,也间接造成了农作物的的减产。因此,农业极端降雨量过多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1 农业气象极端雨量过多的危害

1.1 湿度严重过量导致土壤缺氧,肥力流失

水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为关键的生存条件之一。土壤在极度潮湿的环境下,表面会形成稀泥,使之密度加大,雨后经过太阳的暴晒,土壤表层会凝固变成坚硬的泥壳,造成土壤中的各类生物、微生物没有办法进行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一来,土壤中的能量交换就会变少,植物和微生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变多,从而导致土壤肥力流失,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现象被称之为土壤缺氧。土壤缺氧就会导致土壤中的氧气被二氧化碳替代,作物根系无法呼吸,不能够保证充足的氧气,植物就无法拥有与外界交换能量的源动力,就会产生农作物沤根、苗黄苗枯、萎蔫、生长发育不良等现象。

1.2 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

过多的降雨量会使得农作物见不到阳光的时间过长。农作物自身生长所需要积累的有机物的合成以及能量的交换离不开光合作用,虽然植物可以进行暗反应,但是暗反应必须是在光反应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一旦光合作用的稳定循环被打破,就会出现光反应供应原料不足,从而导致暗反应失去原料而无法继续运作,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暗反应提供的原料光反应无法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最终导致光合作用无法进行。农作物无法生产有机物和生命必须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循环的濒临死亡的情况,再加上湿度导致的土壤缺氧,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质量。

1.3 高秆类作物易倒伏

北方地区种植的苗株高、叶片大、穗位高的高秆作物,如玉米等,在极端的雨量侵袭下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长时间处于低温寡照的环境中,高秆作物根系发育不良,会导致农作物扎根入土浅、茎秆细长脆弱且韧性不足,在失去有利土壤肥力和光合作用的生存条件下的苗株就会变得十分脆弱。同时由于湿度过大,温度过低,恰好为一些病虫微生物提供了适合他们肆虐滋生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以红蜘蛛、潜叶蛾、卷叶蛾、苹果棉蚜以及轮纹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等为主要防治对象的病虫极易滋生,大大削减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又给农作物种植带来了更加繁复且冗杂的杀虫上药的任务,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难题。

2 結束语

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农业气象极端雨量过多带来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极端降雨量过多对于外界的客观条件所提供的生长环境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是对于农作物本身造成的危害。其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都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因此,只有在主观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双管齐下,从分析其带来的危害入手,才能够找到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作者简介:刘建明,男,本科,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危害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药+酒 危害大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网络的危害(三)
酗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