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磊
仔豬传染性胃肠炎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有呕吐、脱水和严重腹泻等。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岫岩是农业县,广大养殖户都是以家庭模式养殖生猪,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识不足,时常有此病的发生。
一是养殖户买进病猪或者带毒猪,从而引起发病。二是病猪或者带猪的粪便、呕吐物、呼吸以及污物等,引起仔猪群发病。三是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不做消毒处理,带入病毒,引起此病。四是冬春季节圈舍温度较低,仔猪内各项免疫系统尚未健全,从而发生此病。五是圈舍卫生较差,养殖仔猪密度过大,且不做消毒工作,或消毒不彻底而引发此病。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一般1天左右,最长可达3天。
发病仔猪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体温升高、口渴,明显脱水,膘情不好,病猪争抢着饮水,食少或不食。面部表现流泪、呕吐,由于腹泻严重,表现腹部疼痛。粪便呈灰白或黄绿水样状,且粪便恶臭、有血色乳状块。严重者2日左右便发生死亡,死亡较高。死亡率可达60%~70%,即使病愈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有的成为僵猪。
3.1 预防
自繁自养的猪场,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TGE—PED)二联苗,对母猪1年进行4次免疫,仔猪可获得很好的母源抗体,仔猪断奶时进行免疫,可有效的预防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
3.2 加强仔猪圈舍的饲养管理
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仔猪出生时,各项防御机能尚未健全,特别是圈舍温度要求很高,仔猪出生第一周温度应达到30~32℃,以后每周降2℃,直至室内温度达到18℃为宜。
仔猪圈舍应做到卫生、清洁、空气新鲜。做好仔猪圈舍的消毒工作。选择碘制或酸制的高效消毒药,每周不少于2次以上的消毒,对圈舍、设施、猪只及相关人员,不留死角彻底消毒。
减少仔猪群的各项应急反应,采取早期补饲,逐步断奶。断奶期应做到不换圈舍、不去势、减少断奶后的各项应急反应,预防仔猪腹泻病的发生。
3.3 治疗
对已发病的仔猪必须尽快隔离,防止传染。圈舍、器具要做到彻底的消毒。
健康仔猪必须紧急接种胃流二联苗,进行免疫。
采用穿心莲、黄芪多糖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同时可用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口服类药物可用合霉素、土霉素等进行灌服。